引言
1952年沈毅被判處死刑,但是陳賡為了他向主席和總理求情,最後沈毅的死刑改為了死緩,當時這件事情非常重大,所以採取了保密措施。
當沈毅看到自己的改判文書,淚水流了下來,他決定一定要痛改前非,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生。那麼沈毅到底是誰?他犯了什麼錯誤,被判為死刑?最後又因為什麼,讓陳賡大將為他求情,逃過死刑的呢?
留學法國
1924年,沈毅已經長大成人,為了他有一個好的前途,他的父親安排他到法國留學,在法國他選擇了導彈學,因為他希望把自己的所學用來反抗外國侵略上,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他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且獲得了碩士學位。
畢業後,沈毅立即就趕回祖國,他迫不及待想要在戰場上立功,於是一回來就參加了國民黨,因為自己出色的能力和學歷,他被聘為了南京炮兵學院的一名老師。
參加我黨
隨著中日戰爭的爆發,國民政府從南京搬到了重慶,當時周總理作為我黨的代表,也來到了重慶進行國共兩黨合作的工作。在一次酒會上,周總理認識了沈毅。
當沈毅得知周總理也曾留學法國後,感覺遇到了知己,於是把自己的苦悶跟總理說了出來,原來沈毅剛畢業來到學校當老師後,他的志向還是很大的,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國家的面貌。
但是現實卻讓他陷入苦悶,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他教的學生身上,當時自己的學生,很多都是有背景的官二代的孩子,由於身份特殊,他們根本沒有為國為民的報負,每天的學習就是敷衍了事,這讓沈毅感到非常的痛心。
而學校的教官之間,也都是敷衍成風,他們根本不好好教書,而是把精力放在攀援關係上,沈毅跟他們格格不入,所以受到了冷落,他看到這些人醉生夢死,就非常生氣,但是自己又改變不了什麼。
周總理聽完沈毅的苦水後,知道這個人本性非常好,是我黨需要的人才,於是他向沈毅提出了入黨的邀請,沈毅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說自己考慮一下。
跟周總理分開後,沈毅對我党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跟著共產黨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於是他立刻聯繫了周總理,周總理非常開心,立即給他寫了介紹信,並送去了延安,組織安排他在炮兵團擔任總教官。
犯下大罪
新中國成立後,沈毅被安排到了民航總局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和錢打交道,民航總局所有的款項都要經過他的手才能調撥,由於到了和平年代,沈毅覺得應該過好生活了,所以開始挪用公款來滿足自己奢靡的個人生活。
幾年的時間裡,他一下就貪污了幾個億,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就在他享受美好生活時,他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國家的注意,於是對他進行了調查,結果他的違法行為被調查了出來,因為貪污數目巨大,影響惡劣,最後被判處了死刑。
沈毅獲罪後,非常的後悔,自己的大好前程就這樣毀了,而自己也違背了初心,在監獄裡,他每天都在懺悔。
罪被赦免
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穩定階段後,主席把陳賡從前線招了回來,讓他建立一所軍事院校,陳賡得到命令後,組建了哈軍工,當時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學校的老師很難尋找,因為這些人才必須都是專家,於是他開始在大範圍尋找老師。
不久,有一個人告訴他沈毅非常合適這個職位,但是現在在監獄,陳賡知道這個情況後,經過再三的思考,最終決定向組織要這個人。他先找到了主席,問主席要人,主席很為難,對他說:「換個人不行嗎?」陳賡搖搖頭:「這個人對我們太重要了」,主席思考半晌,對陳賡說:「可以去找總理,看看他的想法。」
陳賡於是立即找到了總理,經過總理和各方的調解,最終大家決定將沈毅的死刑改為了死緩,總理最後說:「希望他戴罪立功。」
後來,沈毅沒有辜負大家期望,在哈工大培養了很多軍事人才,他本人後來也被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