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秦」字是從何而來的?

2023年09月14日17:13:05 歷史 1074

飛廉伯益的後人)的後人也被稱為「秦人」,這個「秦」字是從何而來的?

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出,秦王室一族其正確的姓氏應該是嬴姓趙氏,但在對嬴姓趙氏的稱呼中,「秦」字出現的頻率遠比「趙」還多,這是為什麼?商末,紂王的保鏢惡來是飛廉的兒子,惡來有個後裔叫做大駱,這個大駱有個小兒子叫做非子,非子和他的祖輩造父一樣擅長養馬。當時非子住在犬丘,附近的人都知道非子畜養馬匹的能力,於是就有人將他推薦給了周孝王。周孝王聽聞非子很有名,便召見了他,在這次面試中,非子面對周孝王的提問,舉止得體,對答如流,周孝王十分欣賞他,便讓非子在渭水一帶為周王室養馬。

非子得到這個工作後,也滿心歡喜的為周王室效命,工作兢兢業業。在非子精心養殖下,周王室的馬匹一天比一天強壯,而且繁殖甚多。周孝王看著這些駿馬賓士在大地之上,心中十分喜悅,彷彿自己也正馳騁在周王朝的大地上,巡視著這塊土地上的百姓們,這種成就感讓他十分快樂,因此周孝王對非子也非常有好感,便有了立他為大駱繼承人的念頭。

但問題是非子是大駱的小兒子,沒有正當理由不能隨意廢長立庶。周孝王的這個念頭就受到了大駱長子成的外祖父申侯的反對,於是周孝王就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既然非子不能繼承家業,那對他另外進行封賞就好了,最後周孝王將秦地封給了非子,約公元前900年前後,非子在秦地建立了一座叫做秦亭(今甘肅清水秦亭鎮)的城邑,成為了周朝附庸國

周孝王很喜歡非子,對他的獎賞不僅是這些,到非子這裡嬴姓已經歷千年,早已失祀,周孝王就讓非子重新祭祀嬴姓,非子也因此得到了嬴姓宗主的地位。當時有嬴姓十四氏,他們對非子承祀嬴姓宗主還是有很大意見的,但有周孝王的支持,非子也總算頂住了壓力,也是到了這個時候,「秦」和「嬴」正式結合,因此非子也被稱為「秦贏」。

所以真正能列入秦國君王的第一個人應該還是非子,因為「秦」是因他而生,而秦亭這座城邑的建立,也是日後秦人開始擴張土地的基礎,所以真正的「秦」正是始於此處,而未來秦國的奠基者也正是非子。後人有詩記載:大隴西來萬嶺橫,秦亭何處覓荒荊。非子考牧方分土,隴右山川盡姓贏。

商周時期,有以封地為氏的習慣,這麼看非子這一支當為秦氏,但因為非子生於犬丘趙氏,所以從非子到後來的秦王室均以「趙」為姓。而且因其屬地為秦,故秦也成了非子這一支的象徵,等到了秦朝滅亡後,其王族子孫為了紀念這個朝代,這才以「秦」為氏,這也是陝西秦氏的來源,和趙氏一樣,秦氏的源頭也是嬴姓。#秦朝##歷史##歷史回眸#

圖為非子

歷史上的「秦」字是從何而來的?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秦」字是從何而來的?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秦」字是從何而來的?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