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2023年09月03日21:41:03 歷史 1450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文|旭華說史

編輯|旭華說史

«——【·前言·】——»

「精英階層」作為一個社會學泛稱概念,對其進行研究必須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展開,這個「環境」包括兩個層面

其一,中世紀晚期倫敦「精英階層」是在什麼樣的空間中活動,也就是倫敦此時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

其二,倫敦為「精英階層」提供了什麼樣的社會前提,也就是其所具有的人文環境。本章把倫敦的城市背景及其在中世紀晚期英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作為主要內容。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中世紀倫敦城市發展概況·】——»

倫敦城已經有近年的歷史,它的每條街道、每個廣場、每寸土地下面都是重重的歷史。羅馬人在約公元世紀建立了這座城市,此後逐漸成為羅馬人在英國的統治中心。

在英國境內,倫敦城的地理條件十分優越,這也是羅馬人早期在此建城的主要緣由。

早在羅馬時期修建起來的「羅馬大道」便由三條以倫敦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幹線組成,一條通向約克和北方,另一條通向切斯特和卡萊爾,還有一條通向格洛斯特威爾士及西南方向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倫敦位於英國東南部平原,跨泰晤士河一一沿泰晤士河可深入英國南部腹地,有極好的交通條件進行商品集散。此後逐漸成為不列顛與歐洲大陸進行貿易的門戶,在英國經濟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衡量古代城市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是人口的數量,早在公元世紀末,倫敦城修建了米高的環倫敦石城牆,此時的倫敦人口已經增長成英國當時最多的城鎮。

此後的幾個世紀,倫敦城幾經榮辱興衰。威廉征服後,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於在公元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

倫敦在中古時期的中世紀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隨著貿易中心的轉移,倫敦的區位優勢便顯示出來,逐漸發展成兼主要商業貿易港口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為一體的大型城市,經濟迅速發展,人口急劇膨脹。

世紀初,倫敦約有萬人,黑死病之後人口有所減少,世紀恢復到原有水平,年人口增加到萬。但這僅僅是倫敦城市膨脹的開端,年以後的年間,倫敦人口增長了倍之多,遠高於同時期的英國人口增長速度。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16世紀中葉,倫敦的人口達到了萬,伊麗莎白統治晚期,這個數字變成萬。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這種快速的人口增長並非來自於高出生率,相反由於城市生存環境限制及疫病的影響,倫敦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大規模的人口迀移才是增長的主要緣由。

大量人口在倫敦的聚集使這座城市迅速膨脹起來,並成為當時英國城市化運動的領跑者。在一定意義上,世紀倫敦發展狀況代表了英格蘭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城市化的最高水平。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據上表可知,僅人口方面而言14世紀以來的倫敦城遠遠的甩開了英格蘭的其他城市,並且領先優勢不斷擴大。

16世紀早期,在英格蘭人口超過5000人的城『市有14個,而倫敦的人口數量位居首位,這使其在將近有26個大城市、17000多個小城市及小市鎮和村莊的英國脫穎而出。

倫敦人口增加是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雖然有學者認為倫敦的發展榨乾了英格蘭,但無論怎樣最終英國社會還是向積極方面發展

從長遠來看,倫敦的膨脹締造了一個長期穩定,需求可觀的國內市場,推動了一個以首都為中心民族市場的形成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倫敦城市化起步的另一個有利方面在於來自於全英格蘭鄉村、市鎮的各階層大量湧入首都,他們參與到倫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或顯或隱地影響著倫敦的社會發展方向

人口的集中使倫敦成為社會上層的聚集地,他們依靠自己所掌握的各種有利資源為社會創造新增價值。城市精英們與孕育變革的中世紀晚期英國社會相契合,使倫敦的文化變的複雜而多元。

時代賦予了這時期的「精英階層」良好的機遇,他們大多成為倫敦最富有創造力、生命力的變革力量。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融合在社會變革之中,有了本階層不同於傳統等級社會的文化認同。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眾多的人口是中世紀的倫敦的發展優勢,這為世紀的英國城市化起到了支撐和帶動作用。

而來自全國各地的遷移性人口,則使各種文化和習俗在倫敦城交匯、碰撞,併產生了新的生活方式,這些都為倫敦「精英階層」的出現提供了優異的環境。

«——【·「精英階層」在倫敦興起的社會條件·】——»

16世紀前後,倫敦城市體系已基本確立,倫敦成為英國最大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教育、醫療及法律中心。

雖然建城較早,但倫敦正是這樣一個「身兼數職」的「新興」城市,它的一些新特點,深深著影響著城市精英階層的發展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首都並不一定完全是一個國家的絕對中心,當今很多國家的現實情況均能為此提供證明,中世紀中期的倫敦也是如此,9世紀時,它曾一度被看成一座防禦城市而非商業中心。

12世紀以後,王國內不穩定因素增多,地方貴族勢力趨於強大,對外戰爭頻繁,國王要處理的政務遠超此前。因此,四處巡視的制度已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愛德華三世時,逐漸改變了國王的四處「巡遊」習慣,開始把威斯敏斯特作為固定的政務辦公場所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1340至年,中書省內務部、財務署先後進駐此地,其它各部門也開始在此辦公。(誠然,由於地域所限大部分機構都進駐了倫敦城而非販鄰的威斯敏斯特。)重要的是,議會的召開大多數時候選址在此。

從此,倫敦真正的成為了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並且此後一直沒有改變。威斯敏斯特也逐漸與倫敦合併,成為這個城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這裡常常聚集了大量的宮廷成員、政府官員以及議員,一旦議會幵會或重大政治事件發生,大批的地方政客、官員、貴族及隨從就會蜂擁而至

另外,隨著王室在政治控制力上的不斷加強,倫敦的官吏機構逐漸龐大起來。以至於有學者斷言,16到17世紀這個偉大民族國家最顯著的特徵,是宮廷和中央政府的巨大拓展。這類例證很多,如16世紀建立的「增收法院」和「監護法院」,使各個機構的官員和公務人員越來越多。

此外,自亨利七世開始,支付給廷臣的年金和費用逐漸增加,遠遠快於物價上漲的速度,也說明官員數目的增加十分明顯。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上述官員大多居住在倫敦,或者一年中總會來倫敦幾次,當然,他們到倫敦來主要是受到宮廷的引力

一方面,自1466-1483年在位的愛德華四世開始,英國的王權就走出了百年戰爭的陰霾。16世紀以後,英國君主獲得的財政和軍事資源大為增加、王權的控制延伸至王國的邊遠鄉村,奢華昂貴的王室生活風氣日盛,來自全國的貴族精英也捲入到這股洪流中

另一方面,宮廷是晉陞和榮耀的唯一場所、收益之源。不管是那些臨時的,還是半永久的移民官員,這些人一旦進入倫敦,絕大多數都將靠近宮廷。他們尋找各種機會接近王駕,或投身皇家軍隊,或成為王室政府官員。

出於各種原因,他們被拖入政治漩滴的中心並越來越依賴君王的支持,似乎除此之外,飛黃騰達別無他法。昔日強大的地方當權者再也不能蔬視王權,不得不變成阿諛焰媚的廷臣和馴服的薪金領取者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隨著國家世俗化以及官吏機構擴張所產生的大量政府職位空缺,地方貴族受此吸引而湧入倫敦

社會上的一些保守勢力,都渴望貴族能佔有這些職位,以免它們落入出身卑賤、地位低下的人們手中。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普通市民階級的革新精神和實際見識在行政管理方面比在任何其他方面能更加高度地顯示出來。」

許多舊貴族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而新近興起的「精英階層」們則獲得了更多參與政治的機會。

從倫敦的住房情況上看,也反映出當時湧入倫敦城人們的生活狀況。數百名鄉紳在倫敦及附近租用裝修過的住房,而1560年時,僅有30多名貴族(約貴族的一半)在倫敦擁有住房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此前的30年,倫敦的主教們在王權的命令下一個一個地被迫捐獻了教區在中世紀時期的世襲遺產,從而保證了貴族伯爵們有可居的奢華之所。

然而,一旦這些奪自主教的豪門大宅被瓜分完畢後,倫敦的高級住房便變的緊張起來

這些高大宅院幾乎都分布在斯特蘭德大街和泰晤士河間連接威斯敏斯特和倫敦城的地區,而王宮(白金漢宮)及議會、政府各部都集中於威斯敏斯特,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政治因素對貴族生活的巨大影響。

無奈的是,在這些舊貴族的後代中很少有人是一流的政治家,因此不再需要非常寬敞的住所。而倫敦的各處,似乎到處遊盪著政要們的下屬、門客和家屬,於是房屋的轉租一度盛行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中世紀的倫敦總被認為是由混亂的街道和昏暗的茅舍組成的小城市,事實卻並非如此,它有許多華麗的住宅

專門為出租給社會精英而建的城市建築以驚人速度增長,考文特花園、女王大道、特魯里街和聖馬丁路都在此列。

有數據表明1620-1630年,有59%的貴族租賃住房,而那些高檔住房的租金,可與20世紀中期倫敦的租賃價格相比

«——【·結語·】——»

貴族和鄉紳們把他們的大量時間和金錢消耗在倫敦,為的是可以更加的靠近政治中心,當他們在倫敦時,絕大多數人都遊走於宮廷。最受寵信的人,可以獲得進入國王常呆的王室私室和前廳的機會。

在那個到處充斥著變革和理想的時代,侍從於宮廷或國家是一種必須,也是一種社會習俗、一種樂事和談資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這種理想並不是無的放矢,1561年,加斯梯良通過《朝臣》一書大肆宣揚有教養和舉止優雅人士所應具有的新社會理想。此後,安立甘化新版的《朝》更是具體強調了此內容即不管是在宮廷還是鄉村,都要服務於君主。

「到倫敦去」的狂熱,已經演化成一種使命感和責任

這種理想化的責任觀並不是唯一的動機,權力以外,貴族在內的社會精英們還屈服於財富。他們希望能在倫敦見到國王,有地位者可以參加國王的私人宴會來當面對其表示衷心。

因為此種方式可以更多的得到來自國王的恩賜一一土地或金銀,當地方官員的提名權被廷臣們逐漸掌握後,在鄉村的人們,也開始為了獲得職位而前往首都倫敦打點遊說

根據16世紀的倫敦「精英階層」興起的社會背景,進一步解析與探討 - 天天要聞

正如時人所言:「一個人在宮廷沒有朋友,就像撐桿跳沒有撐桿一樣。」於是,到倫敦追逐權力的人越來越多。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譯本第版第1卷.1995
  2. 李增洪.13-15世紀倫敦社會各階層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 馬克垚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宄北京學術出版社,199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