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2023年07月02日19:14:03 歷史 1624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江東猛虎孫堅)

在此次長途行軍的路上,孫堅的所為,不但影響了討董聯盟的構成,還使荊州的局勢徹底變了天。

逼死荊州刺史王叡

東漢的州刺史俸祿只有六百石,地位並沒有二千石的郡太守高,平時只擁有州里的監察之權,督察太守。

但有個特殊情況,如果州里爆發了大規模大範圍的叛亂,刺史可以臨時擁有州兵。待叛亂平息後再交回兵權。

荊州刺史王叡就碰到了這種特殊情況。

自186年,他到荊州後,先討伐了在南陽叛亂的江夏兵(《後漢書·孝靈帝紀》),後與武陵郡兵平定了武陵蠻族的作亂(《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又與孫堅一起鎮壓了,響應長沙郡區星叛亂的零陵桂陽兩郡叛眾。(《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當時荊州局勢圖)

王叡南征北戰,一直兵權在握,又逢董卓之亂,也就準備舉兵參加討伐董卓(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吳錄》)。

由於王叡是位有權的「戰時刺史」,加上出身於名門世家琅琊王氏(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案王氏譜),既看不起武人孫堅(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吳錄》),又與武陵太守曹寅的關係一直鬧得很僵。

189年,王叡才將州治所從武陵郡的漢壽縣,遷到南郡江陵縣(今荊州市)。《南齊書·卷十五·州郡志下》)

之前曹寅、王叡二人同在武陵,州、郡治所又緊相鄰,搞得勢同水火,以至於王叡揚言要殺掉曹寅。

王叡勢大,曹寅怕啊。但畢竟也是一郡之首,位在刺史之上,豈能坐以待斃。

得知孫堅北上,曹寅靈機一動,偽作了董卓派來的朝廷使者、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列舉王叡的罪狀,讓孫堅逮捕誅殺王叡。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王叡有能力但太傲慢)

於是,諷刺的一幕發生了。

「前往討伐董卓」的孫堅,奉「董卓使者」之命,轉頭奔襲前往江陵城,收治「也準備討董」的王叡。

孫堅軍突然出現在了江陵城遠處,一頭霧水的王叡登樓觀望,派出使者出城問是來幹什麼的。

孫軍前部說:「我軍久於徵戰勞苦,得到的賞賜還不夠添置衣服,這樣一支叫花子軍隊怎麼去討董?還請王使君(對刺史的敬稱)給點軍費。」

使者回復後,王叡很大方,說道:「我身為刺史,怎麼會吝嗇呢?」

於是打開府庫,讓孫堅派一隊人馬自己進城搬,要多少拿多少,以顯示自己沒有保留。

孫堅派的人進城後,王叡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孫堅,驚訝地問道:

「派士兵來搬就行了,孫府君(對太守的直稱)怎麼也親自來了?」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孫堅原形畢露,回道:「奉朝廷使者之令,前來誅殺閣下!」

王叡問自己何罪之有。

孫堅的回答讓人很無語,「你犯了『不知道』什麼罪!」

漢有「無所知」,宋有「莫須有」。孫軍入了江陵城,王叡已為魚肉,還能怎樣?

實在沒了辦法,王叡刮下金粉,和著酒喝下而死。

(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吳錄》)

荊州刺史空缺了,討董聯盟少了一鎮諸侯加入。

宴殺南陽太守張咨

孫堅兼并了江陵城裡的州兵,繼續北上,沿途不斷有支持討董的人馬武裝加入。

當快到南陽郡境內時,已聚集起了幾萬人馬。(《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江夏太守劉祥是劉巴之父)

江夏太守、蕩寇將軍劉祥,是劉巴的父親,在孫堅經漢水北上途中,與他有所交流來往,二人「同心」。(裴注《三國志·劉巴傳》引《零陵先賢傳》)

孫堅還沒到南陽,在南陽郡魯陽縣的盟軍隊友、後將軍袁術,就表孫堅為代理(假)中郎將。(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獻帝春秋》)

說明此時袁術已和孫堅也取得了聯繫,並且拉近了關係。

南陽是當時第一大郡,人口上百萬,比有的州還多,又是全國冶鐵中心,兵器、甲胄製造能力天下居首。

所以漢代南陽太守一直是舉足輕重的職位。

此時的南陽太守張咨也是個很有名望的人。(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英雄記》)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張咨名氣大遵守禮法)

初,(董)卓信任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用其所舉韓馥劉岱孔伷、張咨、張邈等出宰州郡。而(韓)馥等至官,皆合兵將以討(董)卓。--《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這條史料有兩個信息。

一、張咨與韓馥、劉岱、孔伷、張邈幾位大佬齊名,也是189年出京就郡的。

二、張咨也參加了討董。收留袁術就是印證。

那麼問題來了,孫堅殺王叡是有私怨,殺張咨又是為了什麼?是不是和袁術、劉祥」同心「早有預謀?

我們看完完孫堅殺張咨的過程,再下結論。

得知孫堅幾萬大軍進入南陽,張咨泰然自若,看上去毫無波瀾,很有儒雅風度。(《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孫堅沿水路到宛城路線)

但是孫堅兵多糧食消耗大,就請求張咨提供軍糧。

張咨就詢問掌管法度的官員,該官員答覆:「孫堅是鄰郡太守,按律不應該給他們軍糧。」於是就沒給。(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獻帝春秋》)

孫堅抵達宛城外駐紮下來,給張咨送去祭祀用的牛和酒,作為表達敬意的禮物。

第二天,張咨出城到孫堅營中回禮。

當眾人酒喝得正香的時候,長沙郡主簿進帳給孫堅說道:

「從進南陽,一路上總是受到各種阻礙,也不給我們提供糧草軍資,請求逮捕南陽主簿查明緣由!」

張咨一聽這是在找茬啊,心知不好,便借口要離開,卻被布置在帳外的士兵堵了回去。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張咨被斬於孫堅大營)

過了一會兒,長沙主簿又進帳對孫堅說道:

「南陽太守阻擋義軍,致使不能及時討伐董卓,請求以軍法處置!」

於是就拉著張咨斬首于軍門。

南陽郡中上下都感到震懾恐懼,孫堅要什麼便提供什麼。

之後,孫堅繼續北上到魯陽,與袁術相見,投入其麾下。

(《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由上面可以看出,張咨是嚴格遵循禮法辦事的人,按律不給孫堅提供糧草就該死嗎?理在張咨一邊,孫堅就這麼嗜殺無性嗎?後來袁術也有次不給他糧,為什麼不也殺了?

更何況孫堅軍缺糧也能抵達宛城,就沒辦法不殺張咨抵達魯陽嗎?

有理由相信,殺張咨,為袁術兼并南陽,就是他與劉祥「同心」,獻給袁術的投名狀。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江夏太守劉祥被殺

這不,劉祥被為張咨復仇的南陽士民殺了。

時孫堅舉兵討董卓,以南陽太守張咨不給軍糧,殺之。(劉)祥與(孫堅)同心,南陽士民由此怨(劉)祥,舉兵攻之,(劉祥)與戰,敗亡。--裴注《三國志·劉巴傳》引《零陵先賢傳》

張咨儒雅有名,又按禮法行事,還是很得民心的。

因為劉祥參與了害死張咨,仍忠誠於張咨的南陽人,舉兵打敗殺死了他。

這就是說孫堅殺張咨,是場預先商量好的陰謀的證據之一。

荊州局勢的改變

孫堅離開荊南長沙郡,一路向北,逼死州刺史,殺死南陽太守,又間接地造成江夏太守死亡。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孫堅帶給荊州局勢的改變)

致使州郡空缺,繁華的荊北三郡,南陽為袁術所得,劉表得到機會順利入主南郡,並扶植起江夏太守黃祖;荊南四郡趁機疏遠偏安,直到劉表到州十年後,才將其正式納入自己的實際控制範圍。

可以說,孫堅此行很大地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著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