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運故事 | 紅色大廠里的兩個「第一」

2023年01月06日15:36:04 歷史 1611

開欄的話: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我國,工運史是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史為鑒,資政育人」重要指示要求,近年來,山東省總工會及有關地方工會精心打造了一批工人運動歷史展覽館,已經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依託工人運動歷史展覽館,不斷加強對紅色工運資源的收集整理、規劃保護、活化利用和研究闡釋,是工會組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舉措。基於對山東工人運動歷史展覽館展陳史料的深入研究,史館組織部分同志撰寫了「工運故事」系列文章,茲開設專欄陸續刊發,以引導讀者聚焦百年山東工人運動歷史,在對歷史點滴的解讀中,強化歷史認知,築牢歷史記憶,堅定歷史自信,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大廠里的兩個「第一」

工運故事 | 紅色大廠里的兩個「第一」 - 天天要聞

山東工人運動歷史展覽館陳列的這張原創油畫作品,生動描繪了黨領導下的山東省第一個產業工會誕生的場面。油畫的背景是津浦路大槐樹機廠,一百年前直到現在一直被濟南人稱為「鐵路大廠」。在這裡誕生了黨領導下的山東省第一個產業工會,也誕生了最早的山東省企業黨支部。

晚清時期,隨著《南京條約》等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各帝國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強行以投資、借款方式修築鐵路。英國奪得津浦鐵路修築權。因這條鐵路通過山東,當時山東已是德國的勢力範圍,德國不允許。經過討價還價之後,英德達成南北兩段分修的協議:從天津至山東韓庄(今濟寧市微山縣)為北段,由德國修築;韓庄至南京浦口為南段,由英國修築。全路於1908年開工,1911年通車。

為滿足建成後的津浦鐵路機、客、貨車修理的需要,1909年,德國工程公司進駐濟南大槐樹庄,開始了建廠勘探、設計和籌建工作。直到1913年4月1日,交通部直轄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建成並正式投產。無論是規模還是設備配置,都比同時期的浦鎮廠、天津廠勝出一籌。工廠的全部機器設備由德國購入,工廠廠長是德國人道格米理,絕大部分管理人員也都是德國人,工人大多數來自天津、德州和濟南本地。全廠有機械設備82台,職工411人,在當時已是「大廠」了,所以濟南人普遍稱其為「鐵路大廠」,如今仍然保留這樣的叫法。另外,廠名還曾用過「津浦大廠」「濟南大廠」「濟南機車廠」,也有當時習慣稱為「大槐樹機廠」。直到1966年,工廠才正式改稱「濟南機車工廠」。歷史上,該廠廠名變更過二十幾次,現稱「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如今,第一任廠長道格米理的辦公大樓被改造成廠史館,記錄著這個紅色大廠輝煌的過往。

「鐵路大廠」距濟南外城3公里,處在津浦線的中心地段,也處在當時中國南北革命的中心,集中在這裡的產業工人有一定的文化技術素質,新文化、新思潮經這裡向南北傳輸,衝擊著「舊文化」的思想基礎,同樣也撼動了舊有的生產方式。

據記載,當時津浦大廠工人的月薪只有幾元至幾十元,而德國人的月薪是二百五十元至五百元。1914年,津浦大廠花車場的工人們為反對監工和把頭無故打人,紛紛找其「算賬」,引發了全廠的罷工。這些為保護權益而生的鬥爭零星且缺乏組織,不僅沒得到工廠響應,帶頭工人反而被開除。

1921年春,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是中國最早的六個黨組織之一。1921年5月1日,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在長辛店建立了工人俱樂部,自北而南,影響甚大。各地紛紛派代表前去參觀,回來之後也組織起了工人俱樂部。在濟南,王盡美、王荷波等人首先做通了津浦鐵路濟南機車廠架工車間監工劉俊山的工作,隨後聯合各車間的監工,在中大槐樹北街增盛東醬菜園後院租了五間房子,購置樂器,還請了一位曾在清宮裡唱過戲的傅師傅教京戲。監工們認為,搞起俱樂部,吹拉彈唱,不算是什麼政治活動,還可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倒是樂享其成。其實監工們有所不知,取得他們的支持,通過他們把工人召集起來,藉以接近群眾,這是共產黨早期組織在工廠開展工作的一種入手方法,最終目的是把工人組織起來。津浦鐵路大槐樹機廠工人俱樂部,作為山東第一個基層企業工會性質的組織,就這樣出現了。

俱樂部將租房作為活動場所,還在其他地方設了四處工人夜校。王盡美、王荷波等人經常到這裡,給工人們上課,傳播革命思想。1922年6月18日,黨領導下建立的山東省第一個產業工會——濟南大槐樹機廠工會正式宣告成立,成立大會上發布了工會簡章,提出工會的宗旨是「提倡工人之教育」、「增進各廠工人之智識」、「發揚工人之道德」、增強工人「愛國之觀念」、「保全工人之利益與幸福」。

1922年7月26日,成立僅一個月的濟南大槐樹機廠工會組織全廠1000餘名工人為改善生活條件而舉行了罷工,堅持了7天,並三次派代表到天津路局請願,迫使當局答應了大部分條件,首次罷工取得了勝利。這是在黨的領導下,齊魯大地掀起的第一次產業工人大罷工。

1925年春,經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批准,在中大槐樹北街程炳忠家,中共津浦鐵路濟南大槐樹機廠黨支部正式成立,這是山東省成立的第一個企業黨支部。工會成為該廠黨支部的重要活動地點之一。據黨支部第一任書記劉子久(解放後曾任國家勞動部副部長)回憶,他在王盡美創辦的《齊魯青年》周刊當校對,同時開始從事工運工作。工會在北大槐樹租了幾間房子,他們和工人混得很熟,聯繫一些活動能力很強的同志在工人中發展黨員,「在這時候,黨的支部和這些黨員同志都是很起作用的」(《濟南工運史料》)。

省總工會組織部供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 天天要聞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新重慶-重慶日報 鄒進賢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人物簡介】鄒進賢(1899~1930)又名鄒游、鄒定達,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縣(現重慶市綦江區)人。四川共產主義先驅者,四川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要領導人。
宇文護弒君連環局:西魏宗室婚配簿里的血色權謀 - 天天要聞

宇文護弒君連環局:西魏宗室婚配簿里的血色權謀

獨孤部私兵的崛起:從草原鐵騎到關隴暗棋 公元535年的關中平原,寒風卷著沙塵掠過殘破的城垣。一支身披獸皮、腰懸彎刀的騎兵隊伍悄然進入長安,馬蹄踏碎北魏末年的最後寧靜。這支隊伍的首領獨孤信不會想到,他帶來的五百私兵,將在未來三十年里成為撬動中
四平市司法局團委開展「弘揚五四精神 銘記英雄歷史」主題團日活動 - 天天要聞

四平市司法局團委開展「弘揚五四精神 銘記英雄歷史」主題團日活動

為紀念五四運動106周年,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5月6日,四平市司法局團委組織市直司法行政系統青年幹部參觀解放一江山島空戰紀念館,開展「弘揚五四精神 銘記英雄歷史」主題團日活動。 在紀念館內,全體青年幹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參觀了各個展廳。...
青島雙星名人家族內鬥 84歲創始人被兒子和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青島雙星名人家族內鬥 84歲創始人被兒子和孫子逼宮?

「 知名鞋服企業青島雙星名人集團陷入內鬥傳聞之中,有媒體報道稱84歲的雙星鞋服集團董事長汪海聲稱遭兒子、兒媳以及孫子『逼宮』。」5月5日,一封署名是青島雙星名人創始人汪海的公開信在網上流傳。雙星名人鞋業正是80、90後耳熟能詳的雙星運動鞋生產商,汪海是創始人、總裁,今年84歲。網上流傳的公開信稱,汪海被兒子汪...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春申君傳奇》沈國冰1按照楚國王室傳統,太子傅不僅要教授太子詩書禮樂,還要教導太子騎射武藝。一般,太子傅很難文武兼備。但是頃襄王為太子熊完所選定的太子傅黃歇,卻是文武雙全。楚人尚武,作為楚國王室的傳人,每一個被立為太子的王子都要文武兼修。翻身上馬,可以馳騁戰場。立於...
噩耗傳來:他不幸犧牲,年僅42歲 - 天天要聞

噩耗傳來:他不幸犧牲,年僅42歲

5月1日上午,退役軍人高武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自己卻不幸犧牲,生命定格在42歲。高武,男,漢族,1983年1月出生,武警退役,中共黨員,溫州鄱陽商會副會長,中保恆傑保安集團法人代表。他養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今年16歲,女兒今年8歲,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5月1日,高武攜帶妻女出發去浙江省溫州市楠溪江阿...
我的姓怎麼來的?姓王真是王,姓鐘不撞鐘…… - 天天要聞

我的姓怎麼來的?姓王真是王,姓鐘不撞鐘……

先來假設一段對話——好問題,一問一個不吱聲。你的姓氏是怎麼來的?和祖先之間有什麼關係?如果姓「王」,祖上是不是國王?如果姓「鍾」,祖上是不是撞鐘的?如果姓「龍」,祖上總不會是真龍吧?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得將目光轉回上古時期。祖宗在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