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2022年12月31日21:58:15 歷史 1939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崇禎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崇禎在位時一直頗有爭議,也被許多人所同情,認為明朝之所以亡於他手並非是他個人的過錯。也有不少人認為,崇禎是一位勵精圖治,頗有作為的國君,只是在崇禎之前的皇帝太不作為,積壓了太多事件。到了崇禎時期又全爆發了,加上各地天災人禍。導致明王朝日薄西山,大廈將傾,無力回天而已。但是這種觀點也讓人很是懷疑。


清軍入關之初,打的可是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清軍試圖通過百姓對崇禎皇帝尊崇籠絡漢族人心,因此要求史官對崇禎又各種特意的美化。那麼我們也可以看下崇禎是怎麼失國的。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在崇禎即位之初,崇禎也確實有過一番作為,那便是兵不血刃地剷除了魏忠賢宦官集團。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崇禎的這一番作為在當時,一下子便讓他的威望達到了頂峰,被稱作「聖人出」。但是除這件事之外,崇禎的其他行為就乏善可陳了,崇禎的那些所謂的勵精圖治之舉事實上也都存在著諸多疑問,其實我們往深里看的話,崇禎他只是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實質上他並沒有去真正的去治理國家。

崇禎最為人所推崇的便是節儉。據記載,崇禎自登基以來,始終保持著儉樸的美德。當時擔任翰林院編修的吳偉業這樣記載到:後宮每月、每季的禮儀性宴會,以前外戚或者出嫁的公主都要按時送來食品,可是到了崇禎登基掌權以後,專門下旨予以禁止此項行為。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並且崇禎在朝堂上穿的衣服,有時也竟然打著補丁,據說有次他在朝堂上穿的內衣袖子破損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觀,崇禎只好不時把它塞進去遮掩。有時,連他的襪子也都縫上布襪底。

他時常說:「朕正在號召天下由奢侈回歸樸素,要讓後輩知道艱難,這件事情應該從自身做起。」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崇禎十六年,考慮到財政困難,崇禎還宣布他的膳食費用減去一半,后妃等減4/10,宮女太監減去3/10。一個月以後,他再次提倡節儉反對奢侈,自己以身作則,除了堅持以前宣布的「減膳撤樂」之外,規定只有重大節慶典禮才可以使用金銀器皿,日常生活一律改用錫器木器、瓷器,並且要大臣們仿效。並強調,如果今後依然置若罔聞,奢侈靡費,必將嚴懲不貸。崇禎還曾經下令,讓後宮宮女學習紡紗技術賺錢,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這樣一看,作為一個皇帝,所做的這些事情看上去著實令人感動,但是,當我們看到另一部分事實的時候,又要產生一個深深的疑問了。

據史載,當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的軍隊開進北京之後,發現這樣一個「節儉」的皇帝,在後宮中竟然養著3萬多名宮女嬪妃。而同時,在崇禎的私人銀庫(區別於屬於國家的國庫)中,竟然藏有白銀 3000餘萬兩 黃金150萬兩。而在當時,國家財政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李自成圍困北京時,調山海關的吳三桂進京勤王需要100 萬兩的軍費,國家財政拿不出,在國家大事上「節儉」崇禎竟然都捨不得將自己這些發霉的銀子拿出來。由此,對於他的「節儉」,恐怕我們要打個問號了。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此外,不少人認為崇禎是個勤政的皇帝,所謂「勤於政務,事必躬親」。但在事必躬親的背後則是他的剛愎自用,急躁多疑。在他剷除了魏忠賢宦官集團之後,因為不信任大臣,他又重用另一批宦官,讓他們行使監軍和提督京營的大權。大批宦官被派往各地,凌駕於地方督撫之上。更有甚者,他還派宦官去管理戶、工二部,這下就將戶,工部尚書擱置到一旁,他的這樣一番操作,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使宦官權力日益膨脹,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加劇。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而崇禎的另一個重大失誤便是中了滿族人的反間計,冤殺名將袁崇煥。之所以會如此,這可能與崇禎性格上的急躁多疑有關。在崇禎登基後,發現明朝最大的敵人乃是東北的後金,即後來的清政權。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其時,清太祖努爾哈赤已經去世,皇太極在位。雙方常年拉鋸戰,明軍敗多勝少,其主要原因便是缺乏一個有才幹的軍事統帥。而袁崇煥是明末時期不可多得的帥才,也被百姓稱為「袁長城」。他曾在寧遠城用大炮打傷清太祖努爾哈赤,後來由於閹黨的迫害,袁崇煥被迫離職。危難之際,崇禎皇帝重新起用袁崇煥。袁崇煥一經上任,就把東北的防務布置得井井有條,使後金不敢窺視寧錦一線。面對袁崇煥的嚴防死守,皇太極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便繞過山海關,從京畿的北面越過長城,威脅北京,袁崇煥率部回京勤王。在燕京城下,袁崇煥與清軍展開激戰,儘管千里奔襲,將士十分疲敝,仍然打敗了清軍的進攻。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正面進攻不行,於是皇太極使出了一招反間計,他故意在明軍俘虜面前暗示袁崇煥勾結了清軍,然後又暗放俘虜逃走。俘虜「逃回」燕京,將這個「消息」報告給崇禎。這一下崇禎坐不住了。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對於袁崇煥和清軍的幾乎同時出現在燕京,崇禎對這事本就有所懷疑,這下俘虜一告狀,使崇禎就更確信袁崇煥為姦細。於是,他以「議餉」的名義將袁崇煥誘騙至京城中,不做任何核查,竟然下令將袁崇煥殘忍地處死,並將他的家人流放至福建。如此一來,大明王朝的頂樑柱轟然倒塌,明朝的東北屏障瞬間蕩然無存,八旗軍隊得以馳騁東北大地,如人無人之境。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在外患加劇的同時,內憂也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闖王李自成所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勢力也越加龐大,大明軍對「剿匪」也屢屢失利。雖然李自成的農民軍開始逼進京城,但是崇禎也還有是希望的,但到了這時候崇禎卻跟大臣們玩弄「小聰明」,這一下徹底斷送了這最後的希望。

為了對抗李自成武裝,崇禎想到了能征善戰的吳三桂。吳三桂繼袁崇煥之後鎮守了山海關多年,一樣將皇太極擋在關外,實戰經驗和能力都十分了得。調此人來指揮軍隊對抗李自成,也不失為一計良策。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但就在這性命攸關的時刻,崇禎竟然又打起了小算盤:把吳三桂調進關,就等於把寧遠放棄給清兵,他不願擔當這個喪失國土的罪名,便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商議與清軍議和,然後再調吳三桂和李自成作戰。但是,沒承想這件事走漏了風聲,崇禎姦猾,又不想擔當「媚外」的罪名,竟然立即將陳新甲處死了。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這麼一來,誰還願意跟崇禎戮力同心?本來就和崇禎離心的大臣們對政事更不上心了。最後終於決定下來調吳三桂進京勤王,朝廷卻拿不出那一百萬兩餉銀,崇禎捨不得拿出他那些發霉的私房錢,竟然要大臣們捐錢。一眾大臣們也都不願買賬,攀扯拖拉幾個月,等吳三桂率軍出發時,北京已經陷落了。

崇禎皇帝在絕望之下,砍殺了皇后嬪妃公主之後,就在煤山上吊自縊而亡。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有意思的是,他在臨死前咬破手指給李自成留下了一封血書,稱自己並非亡國之君,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臣下所誤。但是考慮到前面所說的崇禎行為,在表面上看,這說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細分析的話,卻並非如此。崇禎的節儉、勤政只不過是一些表面文章罷了。真正關鍵的地方顯示他並不是一個明君。他的後宮嬪妃眾多,乃是一種「多欲」;其性情多疑,猜忌別人又急於求成;剛愎自用,又不辨忠奸,顯然不具備最後,他想要跟清軍和談又不想擔當壞名聲,在密約泄漏後又殺兵部尚書以保全自己的名聲,完全是一種「以智治國」的策略,導致臣下也都跟他耍心眼,朝廷完全失去了凝聚力等等。

明朝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也最有爭議的皇帝-崇禎 - 天天要聞

關於崇禎亡國之因是其時運不佳,大臣無能,而其本人則無力回天的說法,這個是要持保留意見的。

實際上,明朝亡國之因有我們所說的大勢所趨,崇禎無力回天等等因素,但是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因於這位擁有著「儉樸」「勤政」的「好」名聲的皇帝本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