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打敗司馬懿後,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突然撤軍呢?

2022年12月23日21:22:03 歷史 1088

諸葛亮倒數第二次北伐,這一仗不可小覷,為什麼呢?因為這是繼第一次北伐失利後,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如果贏了歷史可能改寫。另外這也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交手戰,但諸葛丞相在大破司馬懿時選擇了退兵,令人嘆息遺憾。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諸葛亮下令退兵?是打不動了?還是後勤跟不上?或者是其它原因?

諸葛亮北伐打敗司馬懿後,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突然撤軍呢?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

一是時機;此時諸葛亮選擇北伐時機是對的,曹真病重,少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二是人和:不僅如此,諸葛亮還招攬鮮卑人軻比能,讓他起兵響應,人和有了

三是天時:雍涼地區半年沒下雨,天時很到位。

四是地利:雖然說北伐路線沒怎麼改變,但諸葛亮發明了木牛運糧,減緩了因路途而影響運糧的問題,也算地利吧。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諸葛亮發兵包圍了祁山堡,並在其東北修建鹵城作為大營。

諸葛亮北伐打敗司馬懿後,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突然撤軍呢? - 天天要聞

司馬懿

司馬懿親自挂帥

曹魏方面見蜀漢來勢洶洶,直接派司馬懿挂帥率軍抵抗。司馬懿派費曜、戴陵與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則率軍隨後跟進。諸葛亮得知後,留王平繼續攻打,自己則北上上邽對那裡的麥田進行了「破壞」。麥子熟了,哪有不收的道理。期間戴陵派軍阻攔被諸葛亮打退,最後司馬懿大軍到來,諸葛亮才停止破壞,麥田並沒有破壞完全。

司馬懿到達上邽之東,開始據險而守並不主動出擊。看到這裡你會感到奇怪,一向「侵掠如火"、"兵貴神速」的司馬懿怎麼採取守勢?原因很簡單,主動進攻的司馬懿並沒有佔到便宜,所以只能堅守等待時機。甚至在司馬懿進軍鹵城之時,選擇登山掘營,與漢軍對峙,依然不與交戰。這個行為得到了其他將領的不滿「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但是司馬懿的隱忍是出了名的,這些個「流言蜚語」,司馬懿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諸葛亮北伐打敗司馬懿後,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突然撤軍呢? - 天天要聞

司馬懿

此時由於諸葛亮的破壞,導致魏軍陷入缺糧之中,不得不靠關中運糧以及收取胡人穀物做糧。從目前局勢來看,形勢朝著有利於蜀漢的方向發展。諸葛亮為了戰勝司馬懿,撤了祁山堡的包圍,把主力集中在了鹵城。司馬懿也不甘示弱主動出擊,採取鉗形攻勢,派張郃攻打鹵城南的王平,自己則進攻諸葛亮主力軍。

諸葛亮也發起還擊,派大將魏延高翔、吳班三路進攻,大破魏軍。魏軍敗得有多慘呢?有記載說:蜀軍斬殺了3000名魏軍軍官,收穫鎧甲5000具,弩箭3000支。雖然數字可能有誇大,但給魏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司馬懿吃了一個大敗仗,士氣低落,處於強弩之末的狀態。就算關中有運糧,這怎麼能難倒諸葛亮,他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慢慢截斷魏軍後路。只要諸葛亮繼續和司馬懿耗著,司馬懿必輸無疑。然而,命運給丞相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突然撤兵

負責運送糧草的李嚴出了差錯,不僅如此還假借劉禪手諭要諸葛亮退軍。諸葛亮沒辦法,眼見糧草不濟,皇上又催,只好放棄進攻班師回朝。司馬懿一看好機會,立刻派張郃追擊,儘管張郃不情願,怕中計。但還是不得不去,結果可想而知,一位老將就此隕落木門道。這給曹魏的打擊非常大,這可是五子良將之一啊,相當於五虎將的存在。他就這樣白白送了命,對魏軍的士氣再一次造成沉重的打擊。

諸葛亮北伐打敗司馬懿後,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突然撤軍呢? - 天天要聞

李嚴

回到成都的諸葛亮發現自己被李嚴坑了,是李嚴自己辦事不利故意設的局。借口糧草不濟以及諸葛亮外出已久恐生事端就勸劉禪詔他回來,但諸葛亮回來之後開始裝傻。這就是一個腹黑的典型代表。當然李嚴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想扳倒諸葛亮當上一把手,然而因為他的私心壞了北伐大計。因此諸葛亮夥同眾人一起參他,把李嚴流放了。非常可惜,因為李嚴的私慾把原本好好的北伐局勢給攪亂了。

諸葛亮大破司馬懿而退軍,不是因為打不下去了,是因為內部不團結,導致司馬懿僥倖勝利。如果馬謖還活著,被諸葛亮派去置辦糧草,估計北伐可以順利進行,歷史也可能改寫。因為馬謖雖然實戰不行,但他和諸葛亮關係好,斷不會幹出這樣的事。諸葛亮撤軍,真的是一種無奈。因為隊友不給力,使絆子,導致功虧一簣。

諸葛亮北伐打敗司馬懿後,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突然撤軍呢? - 天天要聞

司馬懿

如果諸葛亮換一個靠譜的人來負責糧草運送,可能歷史就會改寫。沒有後顧之憂士氣正盛的蜀軍,不管進攻還是拼消耗,司馬懿都不佔優勢,不僅受不住還有可能被諸葛亮反推到長安。所以,諸葛亮大敗司馬懿選擇撤退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與不甘,畢竟這是為數不多離勝利很近的一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