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乂因是靈太后(北魏宣武帝皇后)妹夫,在靈太后臨朝時權傾朝野,恃寵驕盈。
富貴生淫慾,有錢就想嫖。元乂常示意手下人打聽宮外民間美女,姿色稍佳者即不放過。命人將中意美婦藏於食輿中,上面、用布帕覆蓋,載人禁中,供他享用。守門衛士雖明知,卻不敢過問,只能竊笑而已。一些輕薄子弟,投其所好,專以酒色事之,乃至姑姐婦女,朋淫無別。
清河王元懌多次懲戒他,元乂告元懌謀反,禁元懌門下,朝廷權貴都為元懌辯誣。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元乂與宦官劉騰將靈太后軟禁,囚元懌於門下省。誣陷元懌謀反,將他殺害。將靈太后幽禁於北宮。元乂遂與太師高陽王元雍等輔政,常直禁中。靈太后親生子孝明帝呼為姨父,封其子元亮平原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
其後再誅反對自己的政變領袖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和元乂前盟友、禁衛出身的右衛將軍奚康生。另外兩次禁衛起事被消滅於萌芽狀態。數次禁衛起事當中可能導致與奚康生等禁衛同一出身、長孫肥家族的長孫忻被殺。劉騰死後,元叉對靈太后放鬆了警惕。正光六年(525年)二月,孝明帝與靈太后、丞相元雍密謀圖叉。元叉知道後甚懼,辭官求解罪。乃以元叉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侍中、領左右。元叉雖去兵權,然總任內外,殊不慮有黜廢之理。後眾人煽動孝明帝寵妃潘外憐在元詡面前進言,元叉出宿,遂解其侍中之職。未幾,有人告叉及其弟爪謀反。起事有日,得其手書。孝昌二年,靈太后於是將元乂及弟元爪一同賜死於家,得年四十一歲。
太后因其妹的緣故,復追贈元叉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冀州刺史,追封江陽王,謚號景昭。元叉死後,胡玄輝與元叉弟元羅私通。
其墓誌與志蓋分別於1925、1935年於洛陽被發現,1974年對元乂墓進行考古發掘。
元乂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