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之父陳振龍:為了拯救福建的饑荒百姓,他冒死把紅薯藤帶回國

2022年12月19日23:14:37 歷史 1422

陳振龍是紅薯之父,福建長樂人。是他把紅薯引進到國內,拯救了無數的饑民。


紅薯之父陳振龍:為了拯救福建的饑荒百姓,他冒死把紅薯藤帶回國 - 天天要聞


1543年,陳振龍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刻苦讀書,20歲時看中了秀才,再往上一步考中舉人的話,就可以出仕做官光宗耀祖了。

可惜,此後的幾次鄉試,陳振龍都名落孫山,無緣中舉。

眼看三十而立了,迫於生計,陳振龍只得選擇成為一名商人。

只不過明清時期,職業從高到低分別為士農工商,商人雖然有錢,但社會地位是最低的。

陳振龍棄學從商,也是無奈之舉。為了生活,掙錢不寒磣。

福建地區自古以來就商貿發達,自從鄭和下西洋開闢航線後,更有許多商戶駕船出海,直接和外國人做生意,賺了很多的真金白銀。

紅薯之父陳振龍:為了拯救福建的饑荒百姓,他冒死把紅薯藤帶回國 - 天天要聞

而且福建人都很團結,注重宗族文化。在同鄉人的幫扶下,陳振龍很快就摸到了生意的門道,在和外國人的生意貿易中賺取了第一桶金。

1593年,福建發生了大旱,饑民遍地,餓死了很多人。

陳振龍這時正在呂宋做生意,呂宋就是今天的菲律賓。當他聽說了國內的饑荒後,十分的憂心,想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做些什麼。

這天,他行走在菲律賓的鄉村地區時,看到了當地人在收穫一種叫朱薯的食物。

朱就是紅色的意思,朱薯也就是紅薯。

紅薯的藤蔓鬱鬱蔥蔥,一鋤頭下去能挖出一大串的果實,產量十分大。關鍵是,紅薯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烤著吃,煮著吃,飽腹感很強,很耐餓。

紅薯之父陳振龍:為了拯救福建的饑荒百姓,他冒死把紅薯藤帶回國 - 天天要聞

在陳振龍仔細請教了當地人後,他更加發現紅薯渾身都是寶。果實可以給人吃,葉子藤蔓可以餵豬餵雞,或者把晒乾的紅薯葉用來燒火煮飯。

最令人欣喜的是,紅薯的適應能力很強,很容易種植。它耐熱耐水耐乾旱,幾乎不需要肥料和人工,種下去以後基本不需要打理,產量還特別高。

陳振龍如獲至寶,他覺得如果能把這種食物引進到國內,那得救活多少老百姓呀!

想到就做,陳振龍下定決心一定要把紅薯帶回國內。

不過,當時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紅薯也是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菲律賓的。

西班牙人很清楚紅薯的巨大價值,把它當做了大寶貝,不允許有人把紅薯帶出菲律賓。

陳振龍在前兩次攜帶紅薯出境的時候,被菲律賓海關人員發現了,遭到了一頓暴打,遍體鱗傷。

紅薯之父陳振龍:為了拯救福建的饑荒百姓,他冒死把紅薯藤帶回國 - 天天要聞

但是陳振龍依然不放棄初衷,他在心裡告訴自己:「一定要把紅薯帶到中國,拯救飢餓的千萬百姓。」

帶在身上是不行了,菲律賓海關查得特別嚴,貼身衣服都要搜查。放在行李包袱里也不行,海關人員會把包袱里的物品一件件的拿出來翻看。

那還如何是好呢?陳振龍絞盡腦汁的想著帶紅薯回國的辦法。

突然,陳振龍靈光一閃。他發現紅薯藤和船上的吸水繩特別的相似,吸水繩是用麻繩編成的。

於是,陳振龍就把紅薯藤和細麻繩編在了一起,又在外面抹上了泥土,從外表看上去就和吸水繩一模一樣。

光這樣,還不夠,為了防止船老闆走漏風聲,陳振龍還賄賂了船老闆。船老闆收了好處,即便看出端倪,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

就這樣,陳振龍順利的通過了菲律賓海關的檢查,登上了回國的船,把紅薯藤帶回了國內。

回家路上,陳振龍像寶貝一樣把紅薯藤護著。一回到家,他就喊來兒子和他一起種植下紅薯苗,做起了初步試驗。

幾個月後,地里果然結出了碩大的紅薯果實。陳振龍開心極了,他讓家人和鄰居都品嘗了一番,眾人都說好吃。

為了推廣紅薯這種食物,讓更多的百姓都能擺脫飢餓,陳振龍讓兒子去求見福建巡撫金學曾,向他展示了種植紅薯的好處。

作為福建的地方官,金學曾正愁無法解決當地的饑荒問題。當他親眼見到這種生命力頑強又高產的薯類,高興地眼泛淚花,直呼:「百姓有救了!」

他找來陳振龍作為老師,讓他指導福建各地紅薯的種植方法,對紅薯採取藤苗扦插種植和精心護理。

紅薯之父陳振龍:為了拯救福建的饑荒百姓,他冒死把紅薯藤帶回國 - 天天要聞

幾個月後,紅薯果然大獲豐收。只見紅薯子母鉤連,一串串,一簇簇,碩大紅滿,十分誘人,生吃起來甜絲絲的,口感很好。

很快,福建的大多數地方都種上了紅薯,饑荒問題也被解決了。

巡撫金學曾在陳振龍紅薯種植方法的基礎下,寫出了我國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

而由於菲律賓當時屬於番邦外國,所以又把紅薯叫做番薯。

因為紅薯的引入,明朝饑荒問題也得以緩解,國運也得以延續下去。

在饑荒年間,有句話叫做:「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意思是大多數百姓在饑荒年間都是靠紅薯活命的。

毫無疑問,陳振龍絕對是千萬百姓的救命恩人。

紅薯之父陳振龍:為了拯救福建的饑荒百姓,他冒死把紅薯藤帶回國 - 天天要聞

當我們在品讀這段歷史時,當我們在吃紅薯的時候,也要牢記陳振龍當年冒死引進紅薯的巨大貢獻,記住前輩的豐功偉績,以便激勵我們有朝一日也能為國出大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