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2022年12月02日22:41:04 歷史 1843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41年6月,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正式發起對蘇聯的戰爭,與此同時作為德國軸心國的日本在蘇聯遠東地區虎視眈眈。

面對這種東西兩線夾擊狀況,斯大林心力交瘁,連續六次致電毛主席,請求出兵支援,卻都被一一回絕,到底是什麼原因?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追本溯源,查清本質

1939年8月23日,蘇德兩國簽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兩國曾經相處融洽,你出錢,我出力的情況下,互相壯大,併合作了20年之久。

在希特勒的大肆擴張下,合作了20年的老朋友,終於撕破臉,德軍露出真面目,準備隨時對蘇聯開戰。這正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德國因為本身資源有限,在佔領過波蘭、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14個歐洲國家,嘗到甜頭後,又覬覦蘇聯廣袤的土地和石油。

再加上瓜分波蘭時得到的不平等對待,德軍一直耿耿於懷,為將要發起的蘇德之戰埋下禍根。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一旦一方有了這樣的想法,那這場惡戰在所難免。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希特勒

時的蘇聯已完成兩個五年計劃(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是在德國的幫助下完成的),軍事、科研方面實力都不容小覷。

如果再任由其發展下去,日益擴大,以後想攻打恐怕只會難上加難。所以,此刻不打,更待何時?

戰爭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941年5月,潛伏在日本的蘇聯間諜佐爾格收穫秘密情報,德國將在6月22日對蘇聯展開進攻,兵力為170-190個師,總人數達550萬人,此計劃稱為「巴巴羅薩」計劃

可見德為攻佔蘇聯做了充足的戰前準備,然而這一情報並未引起斯大林的重視,他覺得一切不可能來得這麼快,德軍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集結這麼多的兵力,再說還真沒到開戰這一步。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巴巴羅薩」計劃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疏忽,讓斯大林陷入了萬劫不復,以至於他在戰爭初期節節失利。

21天300萬軍隊幾乎無一生還,這是斯大林付出的慘痛代價。

還真是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卻在陰溝里翻了船。

從此,面對情報,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此時,希特勒面對勝利的喜悅,狂妄地站在勝利者的姿態上,口出狂言,要在3個月內拿下蘇聯。按照當時德軍的實力和希特勒的精準指揮是完全有可能的。

斯大林慌了,蘇聯慌了,面對這樣的慘痛局面,猝不及防的戰爭,他就像個無頭蒼蠅般到處亂撞。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希特勒

中國人常說:「禍不單行,福不雙至。」

當你以為你已經夠慘的時候,豈不知還有更慘的在等著你。

同時,日本在蘇聯的遠東地區也準備開始行動,等著希特勒拿下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後,全面佔領蘇聯。

於是,日本立馬給中國的東北地區增加至20個師的兵力,想想20個師,還是很恐怖的,總人數超過70萬,看來動作不小,似乎對拿下蘇聯勢在必得。

德日針對蘇聯欲形成東西包夾之勢,一時間遠東地區烏雲密布,斯大林內心惆悵萬分。

這一難解之局,又該如何化解?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季米特洛夫

大林聯繫了共產國際的領導人季米特洛夫,他希望可以通過共產國際方面得到其他各國的保護以及幫助。

此時,蘇聯的存亡已迫在眉睫。

斯大林請求中共支援,三次致電

1941年7月,斯大林選擇第一次致電毛主席,他希望毛主席可以出一些兵力破壞鐵路交通,這樣的話能暫時牽制一下日軍,不至於讓他們的動作那麼快。

雖然斯大林心裡迫切的消極,但他還是很客氣地請求毛主席,希望得到暫時的延緩。

面對斯大林的請求,毛主席的態度既誠懇又積極,而且迅速做出回應。

7月2日,他聯繫副總司令彭德懷說:「一旦日蘇開戰,我們八路軍不可能不管,按我們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們也只能配合,而不是真的要去戰場上跟鬼子拼殺。」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彭德懷

毛主席第一時間的回復,可以看出在面對這一情況時的態度是沒問題的,但他特彆強調了「只配合,不作戰」這幾個字後,面對毛主席苦口婆心地勸告,彭德懷明白了毛主席的言外之意。畢竟是合作很多年的老戰友了。

此時的八路軍搞一些小破壞還是可以的,但真的想要牽制住日軍,可能性還是極小的。如果德日真的佔領了蘇聯,對其他國家來說,也是一種極其可怕的現象。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毛主席也是焦頭爛額。

1941年11月12日,斯大林第二次致電毛主席,長城方向似乎有動作,不太安全,想要毛主席增加一些兵力在長城方向。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同時斯大林還藉助共產國際方面的力量,對毛主席施壓。

共產國際方面還對毛主席同志提出了嚴厲的批評,面對批評、攻擊,毛主席仍堅持自己布置好的戰略方針。

他指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的兵還沒有養好,並不適合長途跋涉大規模作戰,這對八路軍來說是不可行的,八路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去協助蘇軍作戰,而不是把八路軍放在戰場上去拼殺。

面對輿論和壓力,毛主席一再堅持,以保護我軍力量為出發點,儲蓄更多力量,而不是盲目、魯莽地聽從他人指揮和調遣,跟敵人硬碰硬。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不敢拿軍隊里任何人的性命開玩笑,也害怕做錯任何一個決策。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德國軍隊

1942年5月斯大林第三次致電毛主席,還是希望毛主席能出一部分的兵力牽制一下日軍,這次的地點是南滿。

說每一次日軍有可能進攻蘇聯的消息對蘇聯來說都是致命的威脅,但我們八路軍的命也是命啊,怎麼能隨意派遣。

面對斯大林的這次請求,毛主席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作戰計劃,再次拒絕。

又三次請求支援,局勢終於扭轉

俗話說得好,事不過三,然而斯大林又第四次致電毛主席,請求出兵。

大林這次改變策略了,以給新武器裝備的名義為由,希望派八路軍到內蒙古和外蒙古的交界處,接收新的武器裝備,但想要獲得新武器裝備就得拿兵力交換。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新式武器裝備當然是我方軍隊想要且迫切需要的,但讓八路軍在裸露的地方接受裝備,對我軍來說毫無防備,萬一日軍投彈下來,我們將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如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況且,以往蘇聯提供武器的受益者都是國民黨,不是我們共產黨,我們更不能拿八路軍的性命開玩笑。

從根本上來說,這一切都是不切實際的。我們不能因為一點武器裝備,就置八路軍的性命於不顧。這個賬,怎麼算都划不來。

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出,斯大林的內心是十分崩潰的,他想用武器來誘惑我軍,獲得暫時的援助,也是不可取的。

接著,斯大林又第五次致電毛主席,詢問:「中共方面是否可以派出較小型的游擊隊到滿蒙交界的地區輪番接受較小批量的武器,以加強抗敵力量。」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經過一系列的斟酌後,毛主席仍然否定了斯大林的這一方案,拒不出兵。

儘管斯大林已經惱羞成怒,然而他並沒有放棄,還是心存一絲僥倖。面對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誰也不能掉以輕心,誰也不能拿國家的未來和人民的性命開玩笑。

面對一次又一次地拒絕,斯大林仍相信只要我方肯出兵支援,給他們一絲的喘息機會,那勝利便是指日可待的。

於是,就有了第六次的致電,斯大林第六次致電毛主席,面對前面五次致電失敗而歸的下場,斯大林這次改變策略,不要求作戰,只要求部署,他要求毛主席把兵力部署在長城內外一線。

許經過一系列的接觸後,斯大林覺得這樣的部署對雙方來說都是代價最小,且最有可能達成的。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德國裝甲部隊進攻蘇聯

或者說,他有可能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才會提出一個毛主席極有可能接受的請求。

毛主席看完電報後,明白了斯大林的意思,經過研究之後,毛主席從實際出發開始了真正的援助。

他把羅瑞卿、楊成武以及呂正操等部部署在長城內外一線,準備隨時向東北地區滲透。這樣的位置對八路軍來說是最有利的,進可攻,退可守,還能在關鍵時刻給日軍致命一擊。

後來的結果也證明了毛主席這一決策的正確性,同時也保護了我軍的大部分實力。

戰爭面前強大自己,人人有責

其實戰爭剛打響的時候,1941年6月23日,毛主席就起草了《關於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的約定》的文章

人人都想要自由和獨立,不想受壓迫和奴役。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而真的戰爭來臨那一刻,我們是那樣的無助與絕望,戰爭之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共同對抗敵人。

只有一致對外才能保證革命的勝利,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在各自真實實力下做出的一切相對應的部署,而不是不自量力的螳臂當車。

毛主席之所以一直堅持拒不出兵,是因為敵我雙方力量上的絕對差異。在我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如何分心乏術地去對別人進行支援?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一切以傷害自身來成全別人的幫助,都是不可行且不可取的。

我們只有在權衡利弊下,選擇一種最安全,最穩妥的方法來實現連橫,才是最可靠,且最容易實現的。

1941年,斯大林六次請求八路軍出兵援蘇,毛主席是如何決策的?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解放軍

只有雙方共同強大,且利益掛鉤的情況下,彼此才能走得更加長遠、長久。

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會成為別人的依靠。我們才能藉助自己的力量,保護好自己想要保護的人民和國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