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一「勇士」祝宗梁
石磅
高中時代的祝宗梁
晚年的祝宗梁
這位勇士叫祝宗梁,生於1920年,每當講起自己當年抗日殺奸的壯舉,他卻顯得十分淡定,「日本人轟炸天津南開中學的時候,我只有17歲,社會經驗不多,不知深淺,但是有一腔熱血。那種愛國熱情和對日寇漢奸的憎恨,使我加入了抗日殺奸團。」
天津光陸影院
天津國泰影院
當時天津的「光陸」、「國泰」這兩家電影院,都被日本人收買了,盡放一些不利於抗戰的影片,抗日殺奸團決定燒毀這兩家電影院。行動人員分成了兩個小組,祝宗梁參加的是「光陸」那個組,他事先在銀幕底下藏好了燃燒彈,又在樓上安置了一顆炸彈。就在電影放映中間觀眾休息的時候,樓上的小組成員把宣傳抗日的傳單撒了下來,觀眾紛紛撿起傳單,一時間引起了場內的混亂,就在這時,突然一股白光閃起(因為燃燒彈里有鎂粉),銀幕被火燒得卷了起來,觀眾紛紛逃向出口。就在這個當口,祝宗梁把炸彈引爆了,隨著一聲巨響,樓房垮了下來,整個電影院變成了一片廢墟。
抗日殺奸團成員們
抗日殺奸團成員們
1938年春天的一個傍晚,祝宗梁、袁漢俊等4人要去炸日軍公車,每人各帶一個炸彈,從天津西站、北站分別上了日本人的車。他們只坐了一站就下車,把4個炸彈留在了車上。其中一輛行駛到天津老城東面角的時候爆炸,鐵皮都炸裂了,從車上抬下了六、七個死傷的日本兵。另一輛車空了沒人,只把車炸壞了。其他兩個炸彈沒能爆炸。
老式公車
祝宗梁、孫若愚、呂迪綱選定了河北大經路、金剛橋附近的日軍糧食、稻草的露天堆棧。下午五、六點鐘他們各帶了4顆燃燒彈,孫、呂二人從北牆外,祝宗梁從南牆外同時把燃燒彈扔了進去。然後立即騎車奔上了金剛橋,看到大火已經燒了起來。
日軍物資燃起大火
「七.七事變」發生一周年的時候,天津偽商會會長王竹林這個大漢奸,在報紙上發表了大量吹捧日軍的言論,抗日殺奸團決定對他予以「制裁」,任務就落在了祝宗梁的身上。
1938年12月28日,晚上6點左右,抗團戰友孫若愚跑來告訴祝宗梁,他在豐澤園飯店附近發現了423號汽車,那是王竹林的車,於是他倆叫上了另一位戰友孫湘德,帶著槍來到豐澤園飯店。
漢奸王竹林
就在離飯店大約20米遠的一個衚衕里,孫若愚介紹了附近的道路情況,三人商量好了撤退路線,決定由祝宗梁與孫湘德擔任主攻,孫若愚負責掩護。等了一個多小時,王竹林的汽車開向了飯店,兩名「殺手」趕緊奔向門口,此刻王竹林已經走到了車門前,正回頭與眾人道別。他們兩人走到離王約5米遠的位置,祝宗梁開了第一槍,槍響的時候,王竹林轉身看見了祝宗梁,還叫了一聲。緊接著他們兩人向王竹林連開了7槍,也沒顧得上看他死沒死,就按計劃撤退了。
第二天,天津報紙上刊登了王竹林頭部中槍、在送往醫院途中喪命的消息,並且把殺手說得很神秘。這是祝宗梁第一次開槍殺奸,成功的喜悅鼓舞著抗日殺奸團勇士的鬥志,他們決定要搞一次影響面大的行動——將目標鎖定了積極為日軍融資、破壞中國金融秩序的偽儲備銀行天津分行經理程錫庚的頭上。
漢奸程錫庚
但是這傢伙住在英租界的一所花園洋房裡,警衛森嚴,難以刺殺。祝宗梁他們經過調查發現他喜歡看電影,於是便決定在電影院里展開刺殺。
天津大光明影院
這是個星期天,祝宗梁和戰友袁漢俊轉到大光明影院的時候,正好發現程錫庚的1657號汽車就停在電影院的門外。真是天賜良機,兩人找來另一名戰友劉友深一起參加行動。三人商量了之後,決定由祝宗梁主攻,劉友深、袁漢俊兩人掩護。但是眼下的麻煩是:他們誰也沒見過程錫庚,只知道此人五十多歲,禿頭頂,戴金絲邊眼鏡。
祝宗梁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馬上到放映室去寫了個尋人廣告:「程經理外找」。播放過後祝宗梁回來時劉友深告訴他,前邊有個人看見了廣告,剛要站起來朝外走,但被身邊的妻子用手一按又坐下了。通過這個動作,祝宗梁他們認定此人就是程逆無疑。三人商定讓劉友深在門口接應,祝宗梁從另一個方向走到程錫庚的後面一排,他坐下來先看電影,讓心靜下來。
不一會兒電影裡面槍聲大作,祝宗梁立刻拿出手槍對準程錫庚的腦袋連開了四槍。影院里的秩序立刻亂了,祝宗梁趕緊撤退,劉友深挽著他的手臂擠在人群中一起下樓。當他們下到二樓時,突然上來一個人,從後面抱住了祝宗梁。祝宗梁扭身對著他的腹部連開兩槍,此人倒下去了。又上來一個人抱著了祝宗梁,他再開槍的時候子彈沒了。兩人便扭打著一起滾下了樓去。那人的身體壓在祝宗梁身上,祝宗梁抱著他的頭,他扭頭把祝宗梁的手指狠狠咬了一口。這時袁漢俊跑過來,對著那人開了一槍,他的身體頓時軟了。袁漢俊把丟了一隻皮鞋的祝宗梁扶起來離開了電影院。觀眾們都走光了,也來不及去取腳踏車,就走了一段路,坐黃包車回去了。
第二天祝宗梁仍然像往日一樣去上課,語文老師王則民沒講新課,他把從報紙上看到的新聞講給學生們聽,根本不知道殺奸的勇士就坐在課堂上,沉浸在勝利的愉快之中。
抗日殺奸團負責人曾澈
到了這一年的6月,抗日殺奸團的負責人曾澈帶來重慶的命令,要參加刺殺程錫庚的人員都到重慶去。那時因為離學期終了很近,祝宗梁與袁漢俊拖到七月份才乘船到了香港,再轉乘飛機到了重慶。
香港輪船碼頭
重慶國民政府
重慶國民政府
原來在天津有四個軍統分子被英工部局逮捕,他們被日本硬說是「刺程犯」要求引渡。戴笠要求他們二人去向港英當局自首就是為了營救這四個人。
倫敦法院
戴笠還表示他已經與外交部長王寵惠研究過,港英當局頂多把祝宗梁、袁漢俊送到倫敦去。無論送到哪裡,他都會設法營救的。
軍統局局長戴笠
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王寵惠
祝宗梁、袁漢俊在香港一切自首的手續都是軍統代辦的,同時還向各通訊社、各報館都發了通訊稿。讓祝宗梁詳細地寫了一篇程案的經過與有關的證據:
(一)在樓梯口扭打時,祝宗梁的手槍遺失了。這是左輪手槍,六顆子彈都用過。手槍上有指紋是祝宗梁的。(二)存在著找人的廣告版是祝宗梁寫的,可以查對筆跡。(三)在樓梯口扭打時祝宗梁丟了一隻皮鞋,是右腳的。可以通過氣味查證。
左輪手槍
老式皮鞋
祝宗梁他們向港英當局自首的消息一發出去,各報紙都是在頭版登載。不但是香港,連內地各城市,甚至淪陷區也都登了這個消息。祝宗梁和袁漢俊在香港一點事也沒有。可是天津那四個假刺程犯的引渡問題,卻一直都沒解決。日本人還加強封鎖了租界。後來這事鬧的已經不止是地方問題,都擴大到兩國政府間的事情了。
日本提出苛刻的條件有:(一)立即引渡四個刺程犯。(二)將李漢元(英工部局的工作人員,反對引渡的關鍵人物)撤職。還有封鎖滇緬公路等等。否則就出兵佔領英租界。最後,英國屈服了——四個假刺程犯被引渡了。祝宗梁、袁漢俊在香港的自首也不予受理,滇緬公路也被封鎖了。
英國就這樣很不體面地幫助敵人卡住了同盟國的喉嚨口,祝宗梁和袁漢俊則因為香港不受理,11月份就返回了重慶。
1943年初,抗日殺奸團成員鄭有溥被捕叛變,波及到上海抗日殺奸團,由重慶來上海的申質文、祝宗梁,以及一些上海抗團的成員,共9人被捕。日本憲兵剝光祝宗梁的衣服用竹條抽,還用木棍向身上亂戳,用打火機燒大腿,用自來水灌鼻孔……但是祝宗梁一口咬定自己叫「張志宏」,他還曾吞鐵自殺未遂,最後受到重慶方面內線的暗中營救被保釋出獄。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後,祝宗梁認為抗日殺奸團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在他的主持下將該團就地解散。國共內戰開始後,他認為自己應該急流勇退,1946年申請了去美國深造。
美國堪薩斯大學
祝宗梁來到美國堪薩斯城大學讀書。1947年夏回到上海,找了一份教書的工作,「保密局」來信要給祝宗梁詮敘中校軍銜,以後又寄來一個通知,叫他到上海市政府調查室報到。祝宗梁均未予理睬,只留下了寄來的抗戰紀念章和雲麾勳章各一枚。
抗戰紀念章(正面)
抗戰紀念章(背面)
雲麾勳章
1959年,祝宗梁因為曾參加抗日殺奸團活動,被懷疑犯有特務罪,被關押審查9年。
上海軍管會通令
到了「文革」時期,祝宗梁又以「反革命」罪被判刑15年。
刑滿後,祝宗梁被送到安徽省白茅嶺監獄勞動改造做泥瓦匠,直到1976年才被特赦重獲自由。
安徽白茅嶺監獄
安徽白茅嶺監獄
上海軍管會通令
1980年,祝宗梁被宣布撤銷「文革」時軍管會的判決,政府將他安置在當時的上海縣環保設備廠工作,直至退休,這期間他還擔任過當時的上海縣政協常委。
抗日勇士祝宗梁
已過期頤之年的祝宗梁十分淡然地講述自己勇士壯舉和遭受的苦難,他說自己既不是軍統,也沒參加國民黨,只是一名自發抗日的愛國青年。
石磅
【作者簡介】石磅,原名謝午元,1950年6月出生於河北保定,祖籍浙江紹興會稽,1970年11月入伍,先後在吉林省軍區文藝宣傳隊、瀋陽軍區話劇團擔任演員、創作員,榮立三等功一次。1986年轉業到天津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改名為石磅,任文學編輯、藝術室主任。先後參演話劇、電影、電視劇20多部,創作出版長篇小說6部、中短篇小說、散文、話劇、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劇本共計約300餘萬字。表演、創作均有獲獎。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瞭望中國新媒體顧問。
瞭望中國新媒體刊頭題字 馬譽煒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