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2022年11月24日22:55:03 歷史 160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2017年11月21日,93歲高齡的辛巴威總統穆加貝狼狽下台,結束了他長達三十年的總統生涯,一個時代的落幕,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令世人唏噓不已。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就在世人為這位獨裁者的下台分析緣由時,其實早在1985年,鄧小平在一次與穆加貝的會面結束後,便對穆加貝作出評價:「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當時周圍隨行人員以為只是談話過程令鄧小平感到不滿,所以才作此評價,萬萬沒想到,轉眼間32年過去,鄧小平的評價一語成讖,幾乎能稱為獨裁者,在辛巴威隻手遮天的穆加貝,居然在晚年時落魄下台。

當初鄧小平在與穆加貝的談話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會讓鄧小平對他作出如此評價?穆加貝又為何被迫辭去總統職位?一切還得從穆加貝其人說起。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領袖起於畎畝

1924年2月21日,羅伯特·加布里埃爾·穆加貝出生在辛巴威的一個木匠家庭。

那個年代,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資本主義勢力洗牌,社會主義隨著蘇聯的成立崛起,在一系列鬥爭與妥協後,世界回到相對穩定的狀態,資本主義開啟所謂的「十年繁榮」。

但無論如何變化,英法等老牌殖民強國的力量卻並未消弱多少,他們對殖民地的控制猶在,白人對非洲人民的壓迫依舊在這片非洲的遼闊土地上延續,一如既往,而穆加貝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

比起軍事殖民,英國的文化殖民對廣大被殖民國家的影響更為深刻。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甘地

以印度為例,印度獨立主要領導人中的甘地真納尼赫魯等人都受過純正的英國教育,他們在英國生活過,在英國取得學位,甚至他們中還有人身穿英軍制服為英國而戰。

與他們一樣,穆加貝同樣受英國教育熏陶,在高中畢業後前往南非,在白人創辦的福特爾哈大學學習,在此獲得文學學士和教育學學士學位。

哪怕是後來領導辛巴威參與反帝鬥爭並成功獨立,可穆加貝身上卻仍有一股濃濃的英倫范兒,招待記者時從來都是身穿剪裁得體的西裝,請所有來訪者喝英式茶,教授他的孩子們英國禮儀。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因其盲目地尊崇所有英國傳統,所以穆加貝被人評價為「比英國人還像英國人」,或許放到現在可以被調侃一句山竹人(外黑內白),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穆加貝在福特爾哈求學的這段時間,同樣也是世界發生大變革大動蕩之際,在亞歐大陸,法西斯掀起瘋狂的侵略戰爭,全世界61個國家17億人口被捲入無休止的軍事對抗中,死亡蔓延到每一個角落。

1945年,隨著日本代表在「密蘇里」號簽字,二戰正式宣告結束,而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在這場持續數年的戰爭中,將積攢數個世紀的家底徹底打空,不復往日榮光,失去絕對統治力的英法再難維持對殖民地的控制,世界因此迎來民族獨立浪潮。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密蘇里號受降儀式

二戰爆發前,非洲名義上只有三個國家具有獨立地位,即衣索比亞賴比瑞亞埃及

在二戰結束後,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非洲北部和東北部率先邁出獨立步伐。

1956年,摩洛哥突尼西亞蘇丹紛紛衝破英法殖民枷鎖,宣布獨立,這也打響了非洲獨立浪潮的第一槍。

據統計,光是1960年一年,非洲便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

而在廣闊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迦納成為了這片區域第一個獲得獨立的國家,在迦納人民為自由而奮鬥之際,我們故事的主角穆加貝正好身處旋渦中心,親耳聆聽了迦納人民奏響自由與獨立的凱歌。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非洲各國獨立形勢圖

早年的生活、學習經歷,令穆加貝感受到非洲白人社會與黑人社會之間的參差,高高在上的白人老爺、自卑無助的非洲原住民,所見所聞無不令穆加貝痛心不已。

當時的他認為,造成這種巨大反差與落後的根本原因在於知識的差距,正如羅素所說:「人人理應平等,實際上卻遠不是這樣——特別是人與人有知識的差別。」

因此,這時的穆加貝致力於教育事業,希望通過教育來幫助非洲人民走出貧困獲得平等的地位。

1952至1960年,穆加貝先後在辛巴威、尚比亞各地任教,並最終孤身一人來到他的「悟道之地」——迦納。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各國殖民地在非洲劃分

迦納覺醒與「槍杆子里出政權」

因盛產黃金,所以迦納在殖民時代被稱為「黃金海岸」,於1821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初到迦納時,殖民者用一文不值的玻璃珠換取黃金,再將不計其數的黃金運往歐洲本土助推國家發展。

後來,殖民者又用槍炮征服黃金海岸的非洲原住民,將他們變為奴隸販賣至美洲種植園,黃金海岸這一美好名稱的背後,其實暗藏著無數非洲人民的血與淚。

當穆加貝來到迦納時,他發現黃金海岸並不如他想像中的那般富饒安定,獨立的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人民運動的熱情高漲,街道上幾乎每天都有遊行示威。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既來之則安之,穆加貝沒有被迦納的一片混亂嚇退,選擇在此地定居教書。

迦納生活期間,穆加貝與他的第一任妻子莎莉相識相知相愛,最後踏入婚姻的殿堂,在後來的日子裡,莎莉成為穆加貝最親密的戰友和唯一的朋友,直到莎莉的生命盡頭。

在迦納人民大會黨與領導人恩克魯瑪的努力下,英國殖民者與他們建立的傀儡政府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並最終屈服於民意,宣布結束英國對迦納的統治。

人們在街頭奔走相告,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雖然仍然處於貧困之中,但他們已經擺脫了身上最沉重的枷鎖,獲得最寶貴的自由。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恩克魯瑪

目睹迦納共和國的成立,穆加貝心情激蕩,他終於意識到,教育或許能讓部分非洲人民擺脫貧困,卻永遠不能幫助他們改變靈魂上的貧瘠。

民族獨立勢在必行,人微言輕不是沉默的借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經過一番思考後,穆加貝最終決定投身獨立運動,從此,他成為恩克魯瑪的後繼者,開啟自己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

1960年,穆加貝與妻子莎莉回到辛巴威,知識分子出身的他迅速在國內嶄露頭角,並於1961年成為非洲民族聯盟(簡稱「民盟」)的宣傳書記。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在穆加貝回到辛巴威(當時還稱作南羅得西亞)前,辛巴威便已經存在諸多支持獨立解放的本土勢力,可他們大多支持和平過渡政權,希望能用協商的方式從英國政府手中接過權力的交接棒。

但年輕氣盛的穆加貝卻與他們的道路恰恰相反,他公開反對當時白人建立的南羅得西亞政府,是最強硬的激進派,如同黑夜裡最耀眼的炬火,一時間風頭無兩。

正所謂「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穆加貝被白人政府盯上的同時,也引來黑人同志的猜忌,在多方勢力聯合下,穆加貝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送入監獄,開啟長達十年的牢獄之災。

尼采曾說:「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在獄中,穆加貝並沒有因為一時失意而從此心灰意冷,眼前的失敗令他更加清醒,要想將辛巴威的獨立解放貫徹到底,手上必須掌握能夠支持武裝鬥爭的力量。

後來,這一想法隨著穆加貝讀到毛主席的著作後得到完善,主席「槍杆子里出政權」的理論將穆加貝的想法徹底完善成體系,並指引著他下一步的行動。

漫長的監獄生活里,穆加貝堅持學習,以函授的方式先後獲得巴蘇陀蘭大學教育學士和倫敦大學經濟學法學和行政管理學學士學位,這使得他成為諸多非洲領導人中獲得學位最多的一位。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十年囚徒生涯,沒有將穆加貝的抗爭意志消磨乾淨,反而如同被海浪衝擊的礁石,歷經歲月變遷依舊屹立不倒更顯崢嶸。

1974年11月,穆加貝獲釋,正當所有人以為他會吸取過往教訓低調行事時,他卻出乎意料地活躍,於1975年4月前往莫三比克民盟營地進行組織工作,建立辛巴威非洲民族解放軍,將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後,穆加貝與黑人戰士們活躍於羅得西亞地區,穿插迂迴在各國邊境,與白人政府在叢林、山地、平原、街道作戰,鼓舞當地被壓迫的黑人加入隊伍,逐漸壯大組織實力,轉眼間,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非洲游擊隊

由於戰爭出現白熱化趨勢,英國背上了默許壓迫、阻礙自由的罵名,這逼迫英國政府不得不下場收拾爛攤子。

1979年10月,英國在倫敦召開蘭開斯特大廈會議,會議最終決定以和平方式解決辛巴威問題,於次年2月在聯合國監督下,辛巴威舉行民主選舉。

大選毫不意外地以穆加貝領導的辛巴威民盟大獲全勝收尾,自此,經過二十多年抗爭,辛巴威成功擺脫殖民者的統治,獲得獨立地位,穆加貝出任政府總理,「鬥士」穆加貝的故事告一段落,「統治者」穆加貝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鄧小平與穆加貝

辛巴威獨立之際,儘管隨著美蘇兩國各自在軍事上的失利以及國內的經濟下行,兩極對峙的尖銳程度有所緩和,但只要美蘇之間沒有人率先倒下,世界便仍處在爆發全面戰爭的邊緣。

作為非洲第三世界國家,辛巴威沒有選擇倒向美蘇任何一邊,而是加入了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組成的不結盟運動,以小國合眾之力在大國壓迫下頑強生存。

這一期間,穆加貝代表辛巴威,以中立態度對各國進行訪問,其中就包括中國,其中一次訪問,穆加貝還與鄧小平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談話。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張維為教授

如今大名鼎鼎的張維為教授,當時作為鄧小平的譯員參與了談話的全過程,根據他的回憶,這場談話給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1985年8月28日,穆加貝以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主席、政府總理的身份第二次訪問中國。

上午10時許,鄧小平與穆加貝一行人在人民大會堂正式見面,兩位從殘酷鬥爭中走出的老人如老朋友一般擁抱、問候並展開談話。

從參與辛巴威獨立解放運動之初,穆加貝便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將《毛選》奉若圭臬,對那位身在遙遠東方的老人崇拜萬分。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鄧小平與穆加貝

因此,儘管辛巴威在社會體制上屬於資本主義,可穆加貝等領導人奉行的治國綱領卻是整體偏向社會主義。

談話之時,鄧小平提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各種政策的成功嘗試,言語中不勝自豪。

聽著鄧小平的娓娓道來,穆加貝頻頻點頭認可,如何合理地過渡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的局面,這同樣是辛巴威目前面臨的挑戰。

除此之外,鄧公還勸穆加貝切記要結合實際情況,不能完全照搬別國經驗,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鄧小平

談話進行一個多小時,雙方都意猶未盡地握手告別。

待穆加貝一行人離去後,鄧小平隨手拿起服務員遞過的毛巾,咀嚼著方才那場談話,而後感慨般地說了一句:「這個人聽不進去,要自己碰(自己吃虧)。」

當時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曉得鄧公為何出此評價,直到許多年後一語成讖,才不得不感嘆鄧公的眼光。

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1987年12月,辛巴威政府完成改組,穆加貝成為改組後的第一任執行總統,從此開始了他長達30年的漫長總統生涯。

上任後,穆加貝開啟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他履行他的諾言,為實現「耕者有其田」,他將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令大多數人獲得經濟來源。

他發行辛巴威元,建立屬於辛巴威本國的金融體系,抵抗來自歐美的金融傾軋,在發行之初,辛巴威元在匯率方面佔盡優勢。

他注重教育,在各地興建學校,讓孩子們穿上整潔的校服,哪怕國家再如何貧窮落後,都不以犧牲教育為代價,而他本人則兼任辛巴威所有大學的校長,並經常抽空給議會講課。

穆加貝做了許多他認為正確的事情,並在初期得到了顯著回報,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為了完成土地改革,幫當年跟著他打游擊的老兄弟們出口惡氣,穆加貝從國內的白人農場主手中,以低價或無償的方式收走土地,不過其中大部分土地,卻悄悄流入穆加貝家族囊中。

在辛巴威,1%的白人佔據著70%的土地,他們掌握著農作物生產技術以及農產品銷售途徑,面對國家的暴力徵收,他們選擇武力對抗,卻被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黑人國民趕出農場,流落街頭。

得到土地的黑人農民只會使用落後的農作物生產方式,且對銷售一竅不通,導致他們在得到土地後所創造出的價值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辛巴威錢幣

眼見白人農場主在辛巴威的悲慘遭遇,許多國外投資者紛紛收拾金銀細軟逃離辛巴威,他們的撤資使得辛巴威喪失建設的原動力,發展進程遲遲無法推進。

隨著世界範圍內金融危機的爆發,毫無底蘊的辛巴威被危機大潮吞沒,通貨膨脹空前嚴重,為此,政府開始發行大額鈔票應對時局,卻只能加劇情況惡化,所發行的 1000 億元鈔票打破了世界紀錄。

一時間,辛巴威成為世界最貧困的國家之一,昔日那個發展潛力無限的辛巴威在歷史舞台上曇花一現後又黯淡退場。

為了整頓經濟,穆加貝無奈放棄辛巴威幣,接受美元為主體的金融體系。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為了鎮壓白人與反對黨,他出動軍警鎮壓自由之聲,成為自己過去最厭惡的人。

第一任妻子莎莉去世後,他變得越發沉默、孤僻,孤獨地坐在權力的王座上,對權力流連忘返不肯撒手,如一位癮君子。

晚年,為了讓第二任妻子格蕾絲接過權力的交接棒,他舉起屠刀揮向過去的老戰友、老同志,最終犯了眾怒,在一片噓聲中走下政治舞台。

2019年9月6日,褪去一切光環的穆加貝在新加坡一家醫院溘然長逝,享年95歲。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1985年,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訪華,鄧公:這人不聽勸,將來要吃虧 - 天天要聞

穆加貝

穆加貝帶領辛巴威走向獨立自由,同時又將辛巴威帶入貧困的黑夜中,他是英雄,也是瘋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是而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