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瓜瀝發現骨骸,與82年前曾發生在這裡的抗戰英勇往事有關嗎?

2022年11月02日17:15:03 歷史 123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張文傑

因為等待一份鑒定報告,這兩天,對於汪建慶來說,日子過得特別慢。

這份鑒定,事關三位抗日烈士身份的真實性,有望透過歷史的迷霧,揭開一段悲壯的戰爭往事。而出具鑒定報告的,是原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主任法醫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張繼宗,以及浙江迪安司法鑒定中心。

建在廟裡的抗日戰爭陣亡將士墓

在蕭山瓜瀝鎮沿塘村,化成禪寺由來已久,建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幾經廢棄又得以重建。作為本村村民,55歲的汪建慶便是這座寺廟的原負責人。

據史料記載,1940年,因130多位將士據寺頑強抵抗,遭日軍血腥屠殺,寺院也被日軍炮火夷為平地。這段歷史,在寺內立著的一塊石碑上有跡可循。

跟隨汪建慶走向一座偏殿,打開後門,只見後院里聳立著三座墳塋,墳前立著墓碑,中間的那塊墓碑上赫然寫著「抗日戰爭陣亡將士紀念碑」。

蕭山瓜瀝發現骨骸,與82年前曾發生在這裡的抗戰英勇往事有關嗎? - 天天要聞

「紀念碑立於2003年,那其實是一座合葬墓。」汪建慶介紹,20世紀末,一眾發起人開始商量籌資重建化成禪寺。在清理廢墟、挖地基的時候,發現了大量骨骸,還有些軍人遺物。人們把這些散亂的遺骨遺物聚攏在一起,建造了這座抗日戰爭陣亡將士墓。

汪建慶還拿出一袋珍貴物品,裡面有帽徽、紐扣,以及眾多銹跡斑斑的子彈殼。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物證,除了少部分是村民撿到送來,更多是挖掘時現場發現的。

蕭山瓜瀝發現骨骸,與82年前曾發生在這裡的抗戰英勇往事有關嗎? - 天天要聞

權威專家參與鑒定骨骸

10月中旬,在寺廟東北角的圍牆外、村內河邊的一棵大樹底下,又有村民在勞作時挖出大量骨骸。為了證實這些骨骸的來源,村民將其收集起來送到了化成禪寺,並希望找權威專家來鑒定一下。「如果真是抗日將士遺骸,我們應該建一座公墓來緬懷他們。」

蕭山瓜瀝發現骨骸,與82年前曾發生在這裡的抗戰英勇往事有關嗎? - 天天要聞

通過蕭山抗戰紀念館,汪建慶輾轉聯繫到了張繼宗教授。前兩天,聽聞事情的前因後果,張教授被深深打動,從北京飛來蕭山,同時帶來了浙江迪安司法鑒定中心的三名法醫。

蕭山瓜瀝發現骨骸,與82年前曾發生在這裡的抗戰英勇往事有關嗎? - 天天要聞

作為我國著名法醫人類學家,張繼宗創建了中國人骨骼、性別、身高鑒定的多種方法,並在全國進行推廣,培養了大批掌握法醫人類學鑒定技術的基層法醫,曾多次參與重大案件的法醫人類學鑒定工作,包括118重慶空難、國航韓國釜山空難、甘肅無名顱骨案等。尤其在顱骨容貌鑒定方面,其造詣很深,主持了趙尚志烈士遺骨鑒定、歷史人物黃飛鴻照片鑒定等。

制定了細緻、嚴密的工作方案後,以張繼宗為組長的專家團隊開始分工合作。他們在化成禪寺搭好工作台,從清洗骨骸到歸類整理,再到拍照留證,整個工作有條不紊,花費了大半天時間,最終將三具骨骸清理鑒定完畢。

「從現場鑒定情況來看,符合人體結構特徵,且部分骨骸有被燒焦的痕迹。」張繼宗表示,根據搜集到的相關物證材料,還需進一步分析研究,待結果出來後會出具書面鑒定報告。

結果究竟如何?汪建慶和村民們在耐心等待,屆時我們也將繼續關注。

(來源:小時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