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貫中西,一肚子洋墨水卻鍾愛三寸金蓮,清末怪傑之出格人生

2022年10月31日12:55:18 歷史 1829

他曾在堅定地擁護納妾制度時說,「如果你是個女人,控制丈夫的最好辦法就是和另一女人合力,把他壓在石榴裙下,咱們中國的納妾制度,乃社會祥和、家庭幸福之壓底絕技。」

你能想像得出這是學貫中西,一肚子洋墨水留洋十幾年的新知識分子說出的話嗎?這如此荒誕不羈,可笑的封建陋習觀念居然出自一個擁有十三個博士學位的青年才俊。

他是誰?

他就是清末怪傑:辜鴻銘


學貫中西,一肚子洋墨水卻鍾愛三寸金蓮,清末怪傑之出格人生 - 天天要聞



天賦異稟,獲得13個博士學位

辜鴻銘(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湯生,祖籍福建省惠安縣

他的祖輩由中國的福建遷移到南洋,他的父親是英國洋人橡膠園的總管,會講流利閩南語馬來語,英語;母親是金髮碧眼的洋人,講葡萄牙語和英語。

這種環境下出生的辜鴻銘有天生的優勢,得益於父母的優秀遺傳基因與環境,他的語言天賦很高。


學貫中西,一肚子洋墨水卻鍾愛三寸金蓮,清末怪傑之出格人生 - 天天要聞



種植園的主人布朗夫婦膝下沒有子女,於是就把辜鴻銘收為養子。

1867年,布朗夫婦返回英國,順帶把十歲的辜鴻銘帶上了,他們要讓孩子見識一下強大的西方世界

臨別之際,父親把辜鴻銘帶到祖宗的牌位面前,對他說要永遠記住自己是中國人,是華夏子孫。

1870年,14歲的辜鴻銘又前往德國,學習科學,哲學,神學等學科,期間有輾轉英國等地學習各種不同的知識文化。

1880年,在西洋求學將近14年的辜鴻銘學成返回故鄉檳城,他以超強的天賦與努力獲得了13個博士學位。

保守落後的婚姻觀,娶妻納妾

辜鴻銘在學術上的成就在此就不過多地闡述了,網上關於他的個人功績比比皆是,本文僅從他的婚姻觀點,家庭觀入手作文。

學貫中西,一肚子洋墨水卻鍾愛三寸金蓮,清末怪傑之出格人生 - 天天要聞

中西混血的辜鴻銘長得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加上留洋的經歷,他的談吐不凡,出口成章,老街坊鄰居看到這個有顏值有實力的小鮮肉,巴不得把自己的閨女許配給他,上門提請的人絡繹不絕。

可是辜鴻銘一個都沒有看上,父母被兒子的做法搞得一愣一愣的,介紹過來的都是妙齡女子,落落大方,長得可是標緻又入眼,為啥自己的兒子就沒有看上一個呢?

隨著時間的流逝,辜鴻銘已經到了28歲了,在當時這個年齡可是高齡青年了,父母急壞了,問兒子究竟娶什麼條件的妻子?

沒想到這個留洋十幾年的兒子居然說自己只對:三寸金蓮的小腳媳婦有興趣。

這是什麼胡言亂語,辜鴻銘的父母以為自己聽錯了,和兒子求證了幾次,得到都是相同的答案。

好吧,對於這個唯一的兒子,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找這:三寸金蓮了。

沒多久,就找到了一個名為淑姑的中國人,她是一個舊社會文化熏陶的古典婦女,從小就是受到三綱五常和婦功,婦德,婦容的影響。

妻子的條件符合辜鴻銘的要求,所以婚後他們兩個過著琴瑟和鳴的生活,男主外,女主內,成婚多年,妻子為丈夫誕下兩個女兒。辜鴻銘起了納小妾的想法。


學貫中西,一肚子洋墨水卻鍾愛三寸金蓮,清末怪傑之出格人生 - 天天要聞


妻子淑姑不但沒有反對,她還自責的認為沒有為丈夫誕下兒子實在對不住他,於是她自告奮勇的為丈夫尋覓了一名小妾,那是一名日本女子名為吉田貞子,因為戰爭與父母走散,背後被賣入青樓。

辜鴻銘與她婚後共育有一兒一女,她與正妻相處得十分融洽,兩個人都唯丈夫馬首是瞻,而辜鴻銘也對自己的兩個妻妾很寵愛。

與其說是寵愛,還不如說這是一種以愛之名義的霸佔與控制,辜鴻銘特有的大男子主義是但是那個社會已經逐開化的新時代女性所不能容忍的。

偷換概念,詭辯天才

辜鴻銘的語言天賦十分高超,他懂得很多種西方語言,很多中國傳統名著都是經他手翻譯流傳至西方,可以說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貢獻了很多。

但是在個人生活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爭議。

堂堂一個留洋回來的知識分子,居然還留著清朝標誌性髮型鼠尾辮。

有一個經典的故事,辜鴻銘在給大學生上課的時候,學生對他的鼠尾辮提出質疑,他直接怒懟學生:我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

他內心的婚姻觀是男尊女卑,他崇尚一夫多妻制度的原因,辜鴻銘曾經打過這樣一個比喻,他將男人比作茶壺,女人比作茶杯,因此一個茶壺應該多配幾個茶杯,這樣才有面子。在他看來,女子天生就是男子的附庸,每當有人因此要跟他辯論的時候,都會因為不敵他的豐厚學識而敗下陣來,因此也沒有人能將他怎麼樣。

他還是一個實打實的保皇派,雖然是保皇派,但對他並不畏懼權威,多次取笑慈禧袁世凱等當權人物。

孰是孰非,由後人評價

辜鴻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他以自身豐富的學識,多次撰稿翻譯傳統著作的文章,使得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的文化有所了解,翻開華夏文明輝煌璀璨的篇章。

但是其生活,家庭以及非工作方面的行為,又十分怪誕滑稽,我們在佩服這個怪傑學富五車的同時也對他的私人生活有所詬病。

無論如何,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不能嚴於律人,寬以律己,我們應當看到他優秀的一面,同時反思歷史人物有爭議的一面,有借鑒有反思才會進步。



學貫中西,一肚子洋墨水卻鍾愛三寸金蓮,清末怪傑之出格人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