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最不要臉篡位:爺爺篡孫子位,還奉孫子是太上皇

2022年10月13日02:40:20 歷史 1472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會有人謀權篡位,有弟弟篡哥哥位的,有兒子篡爸爸位的,有叔叔篡侄子位的……

但是最不要臉的,是爺爺篡了孫子位的,別說不可能,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位。

三國之後,司馬家撿了個漏,當了皇帝,建立了西晉。當了皇帝創建西晉的司馬炎是二兒子司馬昭的嫡長子,也就是司馬懿的孫子。

這個篡位的爺爺是司馬刺懿的第九子司馬倫,被篡位的是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

歷史最不要臉篡位:爺爺篡孫子位,還奉孫子是太上皇 - 天天要聞

司馬炎為何傳位給「傻」兒子?

晉武帝司馬炎一共有二十六個兒子,二兒子司馬衷智商有點低下,連司馬炎自己都說「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可最後,他還是把皇位傳給了司馬衷。

司馬衷能當皇帝,要歸於他的生母楊艷

楊艷是司馬炎的正妻,二人恩愛有加。楊氏生了三男三女,老大夭折,老二司馬衷成了嫡長子,雖然他愚鈍,常被其他兄弟恥笑,卻深受皇后寵愛,一心想讓司馬衷當皇帝。

為了讓司馬衷能當上皇帝,皇后想辦法讓他與賈南風結婚。賈南風的父親是西晉開國功臣賈充,在朝中勢力非同一般。有了賈家的支持,就等於有了朝中大臣的支持與輔佐。

漸漸的,晉武帝也被皇后與賈充洗了腦,越來越覺得司馬衷是可以當皇帝的,雖然他不聰明,但是有這麼多有經驗的大臣忠心於他,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歷史最不要臉篡位:爺爺篡孫子位,還奉孫子是太上皇 - 天天要聞

「何不食肉糜爛」

而這位司馬衷當了皇帝後,做了件聞名後世的事。

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這就是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爛」的典故。

歷史最不要臉篡位:爺爺篡孫子位,還奉孫子是太上皇 - 天天要聞

史上有名的「丑後」

晉惠帝「善良」而「單純」,皇后賈南風卻心狠手辣,野心比能力大,是歷史上有名的「丑後」,這個丑後,想必說的是思想與品質的極端醜惡吧。

賈南風在還是太子妃的時候,就殘害太子其她嬪妃,嫉妒懷孕的嬪妃,命人戳她們的腹部,導致流產。晉惠帝繼位後,賈南風成了皇后,她也知道這皇帝蠢,於是以為可以只手庶天,操弄皇權,開始剷除異己,挑起「八王之亂」,讓自己的丈夫受盡折磨。

賈南風自己沒有孩子,想盡一切辦法迫害太子司馬遹,最後以謀反之罪廢了太子,且殺了太子生母。

司馬遹在朝中頗有名望,他的太子位被廢,引起了眾臣對皇后的共憤。早就有謀反之心的趙王司馬倫,假擬詔書,以謀殺太子之罪把賈南風抓了起來,毒酒賜死。接著,司馬倫開始清算與自己作對的大臣,為篡位作準備。

歷史最不要臉篡位:爺爺篡孫子位,還奉孫子是太上皇 - 天天要聞

爺爺篡侄孫的位,還奉侄孫為太上皇?

所有篡位者都要給天下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當不能自圓其說時,他們就裝神弄鬼,拿「天意」來說事。司馬倫則借用了他爹司馬懿,說司馬懿給類似國師的人託夢了,他認為要讓司馬倫早日入駐西宮

於是司馬倫派人以「保護惠帝」的名義,將司馬衷囚禁起來,自己稱帝。爺爺篡位侄孫的奇觀就這麼發生了,而且這位爺爺還奉侄孫為太上皇!簡直是天下奇聞。

司馬倫搶了帝位,卻不是當皇帝的料。他只知道享樂,天天縱情於後宮,朝中的事根本就不管,全交給了他的親信孫秀。孫秀大肆的提拔晉陞親信,導致一時間朝中做官服的貂都不夠了,只好用狗尾代替,這就是著名的「狗尾續貂」的故事,就發生在西晉司馬倫身上。

歷史最不要臉篡位:爺爺篡孫子位,還奉孫子是太上皇 - 天天要聞

四個月的短命皇帝

當時,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都擁有強大的兵力,各佔一方。在廢除賈南風勢力時三王也有出力,他們原本以為司馬倫當了皇帝會用心治國,誰知道也是昏君一個,不用多久,這司馬家的天下就成他孫家的了,這他何不答應。

於是三王起義,廢了司馬倫,東海王司馬越迎回了被諸王輪流挾持,受盡凌辱的晉惠帝。

前後算一下,司馬倫應該做了四個月的皇帝,以致於在西晉的史冊上,都不承認他這個皇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開篇:「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抗戰的烽煙里,山西曾有支「隱形王牌軍」——走出82位開國將軍,卻在歷史書頁中悄然沉睡。論戰功,它從2000人的青年總隊發展成15萬鐵血勁旅,論傳奇,它在閻錫山的眼皮子底下「借殼上市」,把晉綏軍的軀殼變成共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 天天要聞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2022年秋,瑞典南部的林雪平市郊外,一支隸屬政府考古團隊的研究人員在採石場勘探時,意外發現了一座距今1100餘年的維京時代石棺。這座孤懸于山丘頂端的墓葬,以獨特的環形石陣和石砌墓穴結構,成為北歐考古史上的罕見發現。
傅作義起義後,解放軍代表陶鑄為何怒斥守城的師長孫英年? - 天天要聞

傅作義起義後,解放軍代表陶鑄為何怒斥守城的師長孫英年?

1949年1月22日凌晨,北平西直門城樓上,311師師長孫英年第三次摸向腰間配槍。城下三十米處,解放軍代表陶鑄的吉普車引擎未熄,車燈直射城門洞。他下車後為何怒斥孫英年?這場持續六小時的城門對峙,將決定千年古都的命運——是玉石俱焚,還是完整交
中國最會玩「文字遊戲」的小城,卻3000年沒改過地名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會玩「文字遊戲」的小城,卻3000年沒改過地名

從一條3分多鐘的視頻《邯鄲,得勁兒》開始,邯鄲這座城市,在今年一次次霸榜熱搜。在語言體系里,邯鄲話屬晉語邯新片,同時摻雜了冀魯官話和中原官話。無論山西、河南、山東任何一個省份的人來此,都能從隻言片語中get到一些熟悉的辭彙。這是一座讓「山河
尹悟銘同志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尹悟銘同志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年僅45歲

南京藝術學院5月17日發布訃告: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創作與實踐處處長尹悟銘同志,因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不幸於2025年5月16日晚23時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45歲。▲尹悟銘(資料圖)尹悟銘同志於1980年9月出生於陝西興平,2000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2005年7月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
長期任職山西、36歲當縣長,徐計連已調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 天天要聞

長期任職山西、36歲當縣長,徐計連已調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政府網站「領導信息」一欄最新信息顯示,徐計連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副師長。徐計連(資料圖)徐計連長期任職山西。公開信息顯示,徐計連,男,漢族,1983年1月出生,工程碩士,中共黨員。徐計連是重慶市雲陽縣人,工程師職稱,2007年7月參加工作後進入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礦建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