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2022年10月12日19:44:39 歷史 1830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兩軍初一接觸,趙國就吃了大虧;

首先趙軍發現秦軍斥候,於是擊殺了幾個秦軍斥候,但是沒想到秦軍斥候反過來斬殺了趙軍裨將茄;

其次,在正面交戰中,王齕擊敗趙軍,攻佔了趙軍的二鄣城,並斬殺四名趙軍都尉

戰報傳到邯鄲,趙王就急了。

本來趙孝成王剛剛繼位才三年多,看到韓國人竟然主動把上黨地區送給自己,這可是戰略要地,趙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加上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也支持拿下上黨十七城。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圖註:影視劇中的趙孝成王

趙王其實也不傻,問趙勝: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打怎麼辦?

趙勝說:白起來了我們有廉頗,廉頗雖然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趙王這才下定決心接收上黨地區。

結果趙王寄予厚望的廉頗一開始就打了敗仗,裨將竟然被秦軍的斥候殺了,四名都尉都被陣斬……

趙孝成王氣的想御駕親征,就把大臣叫過來商量。

結果一個叫樓昌的大臣建議說:御駕親征也沒好處,還不如派人去秦國議和!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另外一個大臣虞卿表示反對:樓昌之所以想議和,是因為他認為我軍必敗。但是如果我們主動求和,秦國會答應嗎?大王你想一下,秦軍的戰略是啥?肯定是要滅亡趙國啊,這還議啥和?

如果你真的要議和,也應該聯合楚國魏國,秦國人看到趙國和其他大國外交,肯定擔心我們聯合起來伐秦,這個時候再和談才是真的和談。

但是趙王並沒有聽取虞卿的建議,而是聽從樓昌的建議,直接派鄭朱去秦國求和。

鄭朱到了秦國後,秦國丞相范雎大喜,直接大張旗鼓地招待鄭朱,專門把鄭朱前來秦國求和的消息傳得滿天下都知道。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圖註:影視劇中的范雎

趙王得到這個消息後,專門問虞卿:你看,范雎這麼大張旗鼓地招待我們求和的使者,你還說啥秦國不會和談!你現在還有啥要說的?

虞卿說:根據我的看法,大王你求和的意願肯定沒戲,而且趙軍也肯定完了!范雎把鄭朱求和的事情搞得天下皆知,那麼魏國和楚國肯定以為秦趙打不起來了,要和談,他們肯定不會出兵救援趙國了。而秦國看到各國都沒準備救趙國,那麼他們肯定只想擊敗趙國也不會議和的。

果然,秦國丞相范雎把鄭朱求和的事情大肆宣傳出去,但是無論怎麼宣傳,都沒有議和地打算。

而此時魏國、楚國等國都認為趙國既然準備議和了,那也沒必要派兵救趙了。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老謀深算的秦國在和談一事上欺騙了趙國,更欺騙了其他國家。

在看到各國都沒有救趙的準備後,秦國再次使出離間計,通過賄賂趙王身邊的親信說秦國人只害怕閼與之戰中擊敗秦國人的趙奢父子,根本不怕閉門不出不敢打仗的膽小鬼廉頗。

年輕的趙王本來就想御駕親征,擊敗秦軍拿下上黨,沒想到寄予厚望的廉頗連續失敗,最後還被秦軍打得閉門不出,簡直太丟趙國人的臉了。

於是輕輕鬆鬆中計,用初出茅廬的趙括換下穩重的老將廉頗……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秦國也暗中派出白起,在長平教了一把趙括如何帶兵打仗。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圖註:白起

其實長平之戰的結局早在戰場外就決定了。

首先趙國君主趙孝成王見利忘義,貪圖韓國人送上上黨十七城的利益,中了韓國禍水北引的計策,認為趙國可以輕鬆佔據上黨地區;

接著趙孝成王未能正確判斷秦國的戰略目標是統一六國,秦國服務這一戰略目標的政策是「遠交近攻」,還以為秦趙兩國可以輕鬆和談,說明趙孝成王壓根不知道秦軍要的是什麼;

然後趙孝成王在戰與和之間搖擺不定,熱血上頭就想要御駕親征,聽樓昌的就想要議和,對於虞卿的正確意見不但不聽,還故意問他你不是說秦國不和談嗎,現在為啥還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趙國使者到秦國呢……

最後才是中了離間計,用趙括臨陣換將換下廉頗。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孫子兵法》里就直接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

長平之戰中,趙國在廟算上可以說就輸得一塌糊塗,無論是戰略目標還是戰爭決心都極為模糊。

趙國貪圖上黨地區的利益,卻沒有正確判斷利益背後的風險,在戰爭準備、外交溝通上都被秦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戰爭是國與國之間最後的手段,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非常慘痛的結局。

趙國在戰前貪圖眼前利益不顧巨大風險;戰時猶豫是戰是和,戰略混亂,無效外交;戰中還臨陣換將……可以說長平之戰其實早就在戰爭之前註定了趙國在軍事上的失敗。

其實總結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的原因,就算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最後,大家再次回顧一下《孫子兵法》的第一段: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著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