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2022年10月12日19:44:39 歷史 1830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兩軍初一接觸,趙國就吃了大虧;

首先趙軍發現秦軍斥候,於是擊殺了幾個秦軍斥候,但是沒想到秦軍斥候反過來斬殺了趙軍裨將茄;

其次,在正面交戰中,王齕擊敗趙軍,攻佔了趙軍的二鄣城,並斬殺四名趙軍都尉

戰報傳到邯鄲,趙王就急了。

本來趙孝成王剛剛繼位才三年多,看到韓國人竟然主動把上黨地區送給自己,這可是戰略要地,趙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加上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也支持拿下上黨十七城。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圖註:影視劇中的趙孝成王

趙王其實也不傻,問趙勝: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打怎麼辦?

趙勝說:白起來了我們有廉頗,廉頗雖然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趙王這才下定決心接收上黨地區。

結果趙王寄予厚望的廉頗一開始就打了敗仗,裨將竟然被秦軍的斥候殺了,四名都尉都被陣斬……

趙孝成王氣的想御駕親征,就把大臣叫過來商量。

結果一個叫樓昌的大臣建議說:御駕親征也沒好處,還不如派人去秦國議和!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另外一個大臣虞卿表示反對:樓昌之所以想議和,是因為他認為我軍必敗。但是如果我們主動求和,秦國會答應嗎?大王你想一下,秦軍的戰略是啥?肯定是要滅亡趙國啊,這還議啥和?

如果你真的要議和,也應該聯合楚國魏國,秦國人看到趙國和其他大國外交,肯定擔心我們聯合起來伐秦,這個時候再和談才是真的和談。

但是趙王並沒有聽取虞卿的建議,而是聽從樓昌的建議,直接派鄭朱去秦國求和。

鄭朱到了秦國後,秦國丞相范雎大喜,直接大張旗鼓地招待鄭朱,專門把鄭朱前來秦國求和的消息傳得滿天下都知道。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圖註:影視劇中的范雎

趙王得到這個消息後,專門問虞卿:你看,范雎這麼大張旗鼓地招待我們求和的使者,你還說啥秦國不會和談!你現在還有啥要說的?

虞卿說:根據我的看法,大王你求和的意願肯定沒戲,而且趙軍也肯定完了!范雎把鄭朱求和的事情搞得天下皆知,那麼魏國和楚國肯定以為秦趙打不起來了,要和談,他們肯定不會出兵救援趙國了。而秦國看到各國都沒準備救趙國,那麼他們肯定只想擊敗趙國也不會議和的。

果然,秦國丞相范雎把鄭朱求和的事情大肆宣傳出去,但是無論怎麼宣傳,都沒有議和地打算。

而此時魏國、楚國等國都認為趙國既然準備議和了,那也沒必要派兵救趙了。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老謀深算的秦國在和談一事上欺騙了趙國,更欺騙了其他國家。

在看到各國都沒有救趙的準備後,秦國再次使出離間計,通過賄賂趙王身邊的親信說秦國人只害怕閼與之戰中擊敗秦國人的趙奢父子,根本不怕閉門不出不敢打仗的膽小鬼廉頗。

年輕的趙王本來就想御駕親征,擊敗秦軍拿下上黨,沒想到寄予厚望的廉頗連續失敗,最後還被秦軍打得閉門不出,簡直太丟趙國人的臉了。

於是輕輕鬆鬆中計,用初出茅廬的趙括換下穩重的老將廉頗……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秦國也暗中派出白起,在長平教了一把趙括如何帶兵打仗。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圖註:白起

其實長平之戰的結局早在戰場外就決定了。

首先趙國君主趙孝成王見利忘義,貪圖韓國人送上上黨十七城的利益,中了韓國禍水北引的計策,認為趙國可以輕鬆佔據上黨地區;

接著趙孝成王未能正確判斷秦國的戰略目標是統一六國,秦國服務這一戰略目標的政策是「遠交近攻」,還以為秦趙兩國可以輕鬆和談,說明趙孝成王壓根不知道秦軍要的是什麼;

然後趙孝成王在戰與和之間搖擺不定,熱血上頭就想要御駕親征,聽樓昌的就想要議和,對於虞卿的正確意見不但不聽,還故意問他你不是說秦國不和談嗎,現在為啥還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趙國使者到秦國呢……

最後才是中了離間計,用趙括臨陣換將換下廉頗。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會輸?趙括只是最後一環!戰場外,趙國早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孫子兵法》里就直接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

長平之戰中,趙國在廟算上可以說就輸得一塌糊塗,無論是戰略目標還是戰爭決心都極為模糊。

趙國貪圖上黨地區的利益,卻沒有正確判斷利益背後的風險,在戰爭準備、外交溝通上都被秦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戰爭是國與國之間最後的手段,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非常慘痛的結局。

趙國在戰前貪圖眼前利益不顧巨大風險;戰時猶豫是戰是和,戰略混亂,無效外交;戰中還臨陣換將……可以說長平之戰其實早就在戰爭之前註定了趙國在軍事上的失敗。

其實總結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的原因,就算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最後,大家再次回顧一下《孫子兵法》的第一段: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今年前後腳落馬的兩正部:曾同期公選副廳,仕途交集20年 - 天天要聞

今年前後腳落馬的兩正部:曾同期公選副廳,仕途交集20年

5月16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布重磅「打虎」消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任上被查。當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通報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堅決擁護中央紀委國家...
從唐代吐魯番到秦朝睡虎地:士兵們寫完了信 再也沒有回到家鄉 - 天天要聞

從唐代吐魯番到秦朝睡虎地:士兵們寫完了信 再也沒有回到家鄉

今年1月,「聚寶之盆——新疆文物珍品展」在湖南博物院開展。如今,展期已至末尾,將於6月1日落幕。現場展出了158件(套)文物珍品,涵蓋金屬器、陶器、織物、文書、書畫等多個品類。在文書類展品中,有一封看上去頗不起眼的信件,名叫《洪奕家書》。公元719年,這位名叫洪奕的唐代士兵寫完了這封傷感的信之後,不知什麼原...
李治:被誤讀的盛世守成者 - 天天要聞

李治:被誤讀的盛世守成者

在盛唐歷史的星空中,唐高宗李治常被視作黯淡的過渡者。傳統史書勾勒的"軟弱君主"形象,遮蔽了這位統治者三十餘年統治中展現的政治智慧。
特朗普「飄」了:我把中東三國從中國懷裡拉回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飄」了:我把中東三國從中國懷裡拉回來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手握數千億美元協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飄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慧、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
和眾匯富交了1980,復盤到最後其實都是自己在琢磨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復盤到最後其實都是自己在琢磨

炒股這事兒,誰剛入市不是信心滿滿?剛開始我看了很多免費課,總覺得付費沒必要,尤其1980這種價位,網上罵的也多。但當你虧過、套過、被市場反覆揉搓後,慢慢會明白,有時候花錢不是為了買「乾貨」,而是給自己一個停下來整理思路的機會。 我買和眾匯富1980算是吃了幾波虧之後的自我救贖。起初想著,反正內容大概率都是那...
美國34歲護士侵犯15歲繼子:受害者將遠程作證,家庭撕裂細節曝光 - 天天要聞

美國34歲護士侵犯15歲繼子:受害者將遠程作證,家庭撕裂細節曝光

佛羅里達州一名34歲的註冊護士因涉嫌性侵未成年繼子被起訴,案件近期出現關鍵進展。根據法庭文件,現年15歲的受害者將於6月20日通過視頻會議接受取證調查,案件細節揭示了家庭成員間的複雜糾葛及性侵對受害者造成的嚴重心理創傷。涉案護士亞歷克西斯·馮·耶茨否認指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