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2022年10月12日18:23:17 歷史 1038

清朝編撰的「明史」記載,在嘉靖三十四年期間,出現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軍隊。不過很多人認為,清朝敢這麼應該確有此事。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其實,單看這個量比,幾十比幾千,就覺得明朝軍隊勝券在握,會打得倭寇落荒而逃。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在冷兵器時代,十幾個倭寇能夠橫行於浙江、安徽、江蘇三省一路燒殺劫掠,還幹掉了六千多軍隊,可見倭寇的戰鬥力有多強。

明朝倭寇的組成

明朝的倭寇大多都是日本的武士、浪人,還有一部分人是受到海禁影響為了生計,被迫加入倭寇一黨,其中一個地地道道的安徽人王直陰差陽錯的成為了明朝倭寇的老大。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由於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戰亂,很多日本的武士也因此失去了穩定的經濟來源。由於他們從小受過專業的訓練,有著極其豐富的戰鬥經驗,被作為倭寇首領的王直看上了,成功被其僱傭。

倭寇最擅長用的兵器就是倭刀,其鋼刀來自於日本,刀長而鋒利,而且倭刀的材質那也是非常好。

精明狡猾的倭寇,每次只需要派出幾個刀法了得的日本武士,輕輕交手便能把明軍的一排單槍砍斷,成功製造恐慌。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據《明史·日本傳》中記載,倭寇從沿海出發橫行多地來到南陵縣時,遭到了三百多明軍的抵抗,而他們竟輕易打敗了守軍,成功佔領南陵縣,為所欲為。

當增援該縣的明軍紛紛趕來時,縣內的百姓彷彿看到了勝利曙光,覺得扭轉當前戰局指日可待。然而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倭寇竟然能夠徒手抓住弓箭。

前來支援的明軍看到這般景象後,嚇得紛紛逃走,促成了不戰而敗的局面。出現這種情況,與平日疏於訓練、得過且過的態度有很大關係,一旦上了戰場幾乎沒有勝算。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倭寇不但戰鬥力強,而且還十分狡猾、詭計多端,在《籌海圖編》中,用了這麼一句話「滑而有謀,猛而善斗」來形容倭寇。

而從歷史上的「櫻桃園之戰」,就能看出倭寇的狡猾。當明軍來到了城南外的櫻桃園駐紮時,他們都沒有表現出一絲恐慌,而是在那兒自娛自樂,玩起了遊戲。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他們卸下了鎧甲,穿上了破破爛爛的乞丐裝。殊不知這背後卻暗藏利刃,隨時會對駐紮在櫻桃園的明軍展開一場突然襲擊,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全軍覆沒。

抗倭良將「胡宗憲」含冤而死

提起明朝的抗倭名將,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民族英雄戚繼光,鮮少有人提起這一位抗倭良將「胡宗憲」。歷史以來,對他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胡宗憲劇照

通過查閱相關歷史資料,不難發現他在抗倭中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時他也深受當時明朝政治腐敗的傷害,最終含冤而死。

進士出身的胡宗憲,一直都有著不甘於平凡的遠大志向,在嘉靖三十三年,他出任了浙江的巡按御史,而當時的浙江深受倭寇的傷害,一片混亂,十分棘手。

由於倭寇勢力非常強大,而明朝的抗倭組織也是錯綜複雜,明軍紀律鬆弛,軍心渙散,讓胡宗憲陷入了毫無進展的死局之中。雖然前路一片荊棘,但是他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初衷 。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胡宗憲為了能夠順利抗擊倭寇,讓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不惜放下了自己的尊嚴,一度討好嚴嵩。因為只有得到了他的支持,才能更好地解決抗倭戰爭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歷史學家稱「沒有胡宗憲,就沒有戚家軍」可見他的地位之高。他在抗倭這條路上從未停止過,不管有多麼艱難,只要是能讓倭寇在這片領土上消失,就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而且他也是一個非常喜歡重用賢才、賞罰分明的人,戚繼光就是他一手提拔栽培的,他們曾一起協作訓練了一支軍紀嚴明的軍隊,史稱戚家軍。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了他才讓一直士氣低落、無心打仗的明軍重新振作。在戚繼光的帶領下,這支軍隊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戰績,得到了萬民的景仰。

胡宗憲一直都秉持真心為民、處處都為老百姓著想的宗旨,即便是在倭患和朝廷的雙重打壓下,他都沒有放棄初衷,從不會「為了倭賊毆民「

胡宗憲巧用妙計抓住了海盜首領王直,還有其成員徐海、陳東等人,讓明朝的百姓看到了新的曙光。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卻因當時黑暗的政治鬥爭受到牽連,把他歸為嚴嵩反派,一直忍辱負重的他終究還是走了朱紈的那條路,含冤而死。可見當時的明朝政府有多黑暗,是非不分,無不讓無數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心寒。

明朝深受軍紀懈怠、制度崩潰的影響

明朝政府的黑暗,是導致倭寇出現時,無人願意上陣殺敵、英勇奮戰、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部分原因。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明朝採用的衛所制,衛所兵大部分都是農民組成的軍隊,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很少上戰場、兵力不夠、而且大部分的兵還是老弱病殘。

這也是為什麼胡宗憲和戚繼光採取募兵制、重新招募士兵、訓練出一支戚家軍的原因。以及受到當時經濟情況的影響,糧草不濟,無心打仗,出現諸多逃兵。

明朝打不過倭寇,與當時剿倭行動不夠積極、嚴明,政府也不夠重視,只知道實行海禁,不想應對之策也有很大關係。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通過翻閱大量史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倭寇在嘉靖後期被趕出所侵佔的領土後,便失去了消息,再也沒有相關的歷史紀錄。

從這兒我們不難看出,倭寇的戰鬥實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強,像明朝時期發生的這種十幾人殺掉六千的事兒,也很難再有第二次。

通過張廷玉的《明史》、鄭若曾的《籌海圖編》等史料證明,在明朝出現的這樣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有一定的真實性的。

清朝編纂的「明史」中,十幾個倭寇殺了明朝六千多軍隊,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出現這種事兒,與當時任職的統治者不作為的態度有很大關係,才會出現政治黑暗、軍紀不佳、制度落後、實施的策略不嚴明,讓倭寇有機可乘、為所欲為、毫無反抗之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你知道盜墓的祖師爺是三國中的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盜墓的祖師爺是三國中的誰嗎?

《三國志·魏書》明確記載,曹操為籌措軍餉「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曹操並不是第一個盜墓的,但是他是第一個將盜墓軍事化的。曹操曾組建軍隊專門盜墓,以補充軍餉,因此說曹操是盜墓者的祖師爺。後期的盜墓者都會先拜曹操。
「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在煙台舉辦 - 天天要聞

「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在煙台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7日訊 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迎接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16日,在煙台市萊山區圖書館,煙台市科協聯合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共同舉辦「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記者了解到,「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通過百餘張珍貴歷史圖片,輔以翔實...
海上絲路爭霸:托勒密埃及的開拓壯舉 - 天天要聞

海上絲路爭霸:托勒密埃及的開拓壯舉

相比於除傳內陸貿易,今人對海上絲綢之路始終知之甚少。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歷史記載脈絡,往往採用遠離大洋的華北視角。以至於很少有人注意到,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西部的眾多港灣,孕育過絲毫不輸農本帝國的天量財富。
時隔3年 持續近2小時 俄烏在土耳其談成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時隔3年 持續近2小時 俄烏在土耳其談成了什麼?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關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會談,當天的雙方直接談判持續近2個小時。此次會談是2022年3月以來,時隔三年,俄烏雙方首次直接會談。 當天,首先舉行了土美烏三方會談,然後在土耳其的主持下舉行了俄烏直接談判。談判以閉門形式展開,地點都在土耳其總統府伊斯坦布爾辦公區,即...
為「小人物」寫史,普通鄉民從歷史塵煙中走來 - 天天要聞

為「小人物」寫史,普通鄉民從歷史塵煙中走來

19年前,如果不是意外邂逅一組「排日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永華不會想到,之後的近20年,他會一點點勾勒出19世紀徽州一戶農家三代人長達60年的生活,並為這樣的「小人物」寫史。日前出版的《程允亨的十九世紀:一個徽州鄉民的生活世界及其變遷》一書,講述了發生於19世紀徽州一個普通鄉民生活世界的故事。通過鄉民程...
早安 固原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 天天要聞

早安 固原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早安心語 把行動交給現在,把結果交給時間。當你拼盡全力,自然會收穫想要的結果。新的一天,早安! 第一報道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從自強模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勇敢克服困難挑戰,積極追求人生夢想。5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烏拉圭前總統穆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