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起,國家遭受了罕見的連續3年自然災害,國民經濟處於嚴重的困難時期,
網路私房圖片
全國人民無不節衣縮食!那時我正在某小學就讀。
不經意間的某一天,猛然發現我家的鄰居全家幾口人卻悄然消失不見了?
後來聽大人們說:「經男主人所在單位領導動員,響應黨的號召,全家人返回原籍家鄉務農去了!」據此,鄰居家打起了鋪蓋行李,註銷了大上海的戶口,變賣了上海唯一的住房,又返回了准安原籍干起了農活」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鄰居家的半點兒音信。
不久以後的某個星期日的上午,平靜的弄堂里突然人聲喧鬧,我趕緊的奪門而出去看個究竟?喲!原來是新的鄰居搬家來了!
一下子,弄堂里為之沸騰了!聞訊而來的大人們,還有喜歡看熱鬧的孩子們,三三二二圍觀指點而議論著什麼…
網路上海弄堂圖片
那時,普通上海市民家居生活都很簡單的的,全部家當,一輛黃魚車來回幾次就解決了。新鄰居家的男主l人是一位不善言談有點木納的高個白皮膚瘦弱中年人,看似不像體力勞動者!後來得知果然是某公司的職員,任職會計。
新鄰居家的女主人則遠比男主人精神好客,微微發福的身材皎好的面容逢人點頭微笑致意!笑吟吟的笑容始終掛在臉上,熱情招呼著眾鄰居們,上海話中摻雜著濃濃的蘇北准安口音!女主人才是新鄰居家真正的當家人。
新鄰居也是蘇北人,瞬間拉近了本弄堂1O幾戶同為蘇北人的距離,大家倍感親切!親不親家鄉人。不到2個時辰,黃魚車幾個來回新鄰居已經完成了搬家任務。這時,圍觀看熱鬧的大人孩子們卻瞪大了眼睛——「怎麼新來的是戶有錢的闊鄰居呢!」
本弄堂是一幢因受災由人民政府資助幫助建設的磚本結構一底一樓前後門二層連排私產小樓,總共安置了同為蘇北人的14戶居民,全部是最普通的基層勞動人民。家家戶戶子女眾多,三四個甚至五六個,全靠男主人一人幾十元工資養家糊口,顯然家庭經濟捉襟見肘,普遍十分貧困,有的甚至需要靠政府長年救濟補助才能勉強維持溫飽度日!
新鄰居搬來之前至1960年代,全弄堂14戶人家(包括已動員回鄉一戶)沒有一輛自行車,一台收音機,一塊手錶!
網路永久自行車,收音機圖片
而「新來的闊鄰居」家的男主人懷抱里則小心弈弈地抱著一台叫不上牌號的「收音機」,女主人的不時揚起的左手腕上則露出了一塊錚亮的女式手錶!跟在黃魚車後押車的長子則推著閃著油漆光亮八成新的二八大杠永久牌自行車!
真的是「闊氣有錢」。圍觀的大人孩子們不禁咂了砸嘴!驚奇不己,不過僅此而已。以後所大人們說;新鄰居光是買賣房產就花了好幾百元錢!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看來新鄰居還是有點家底的小康人家…!
弄堂里的生活很快恢復了平靜。往後的日子裡,大家和睦相處。新鄰居的長子,次子成為我們的學友,好玩伴,好朋友!——說來有趣,在多年以後的「文革動亂」的日子裡,新鄰居的長子更因慷慨拿出家中自行車供小夥伴們玩耍練習騎車,從而引出了一幕男女婚姻的佳話。
1966年「文革動亂」中的閑得發慌無聊少男少女們,聽說還有玩耍練習騎車的好事!高興得歡乎雀躍。當時正值炎炎夏日,於是大家選擇了附近一條鮮有車輛僻靜的小馬路練習騎車。但車少人多!眾人七嘴八舌約定了每人一個來回依次輪流騎行,七八位少男少女們玩得滿得大汗不亦樂乎。
網路永久自行車圖片
有個別不過癮妄想多騎行練習違規者,被卡在路口的男女小夥伴們一擁而上,七手八腳一把被拉下車來,引得小夥伴們拍手哄堂大笑。玩耍練習騎行過程中,幾乎所有人都摔了多次跤,有的腿上胳膊上還贈破了皮出了血,但是沒有一個因此而打退堂鼓的,年輕人火一樣的熱情和衝天幹勁,愉快的歌聲滿天飛。用不了幾天,少男少女們就學會掌握了騎車技能,人人都能單獨放飛啦!
我那時因個頭矮小騎不上二八大杠永久車的座墊,還是從練習溜車開始到跨三角蹬車才逐步學會掌握了騎車平衡技巧!
新鄰居的長子因供車慷慨行為贏得了我的小學同班女學友的青睞好感!倆人因此而萌芽朦朧戀愛,習車結束後成長為公開的戀愛關係!最後在眾多小夥伴們祝福見證下修成正果!走進婚姻的殿堂成就了一對美滿幸福的婚姻!
時光荏苒!老屋早已於上個世紀末舊改動遷!當年的老鄰居們也是星散安居全市各地!我們也早已告別了貧窮過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所有人的人生都經歷過昨天,今天和明天!如果沒有昨天的努力和艱苦奮鬥,就沒有今天的輝煌和成就幸福!更沒有明天的憧憬和暇想…!
網路圖片—上海的今天!
【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全文1700餘字。歡迎讀者微友們閱讀指正交流轉發!】
2022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