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貴族墓中出土的有3000年歷史的金制喪葬面具

2022年09月27日13:15:30 歷史 1732

在中國中部發現古代手工黃金真是令人驚訝。

中國貴族墓中出土的有3000年歷史的金制喪葬面具 - 天天要聞

這個金喪葬面具是在一位商朝古代貴族的墳墓中發現的。它被認為有3000多年的歷史

在中國中部鄭州市一位古代貴族的墳墓中發現了一個金制喪葬面具,據信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這是在中國中部發現的最古老的金器之一,因為當代的珍寶往往是用青銅和玉器製作的,這引發了人們對它可能與其他黃金更為常見的早期中國國家有聯繫的疑問。

這個黃金面具長7.2英寸(18.3厘米),寬5.7英寸(14.5厘米),足以覆蓋一個成年人的整個臉。它重約1.4盎司(40克)。

金面具可能象徵著死者擁有「不朽的金質身體」,很可能是為了讓死者的靈魂保持完整。

9月16日,政府考古學家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這一發現。新聞發布會上還公布了其他三個中國古代考古遺址的發現,但這個黃金面具可以說是最引人注目的。

新發現的貴族墓可以追溯到商朝,該王朝統治黃河流域約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有記錄以來最早的王朝。

陵墓佔地超過10.8萬平方英尺(1萬平方米),包含200多件其他文物,包括青銅和玉器的華麗器物,如匕首、斧頭、酒器、煙斗和高腳杯。考古學家還發現了鑲嵌綠松石的牌匾和貝殼製成的硬幣。

古老的黃金

新發現的鄭州古墓是研究商代墓葬儀式的一個重要發現,它甚至可能為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新的見解。

這個新發現的喪葬面具來自河南鄭州的古墓,比去年在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考古遺址三星堆遺址發現的黃金喪葬面具更古老。

傳統上,位於西南的蜀國的歷史要晚於中國中部的商朝。但這兩個國家可能同時存在,考古學家希望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繫。

三星堆面具有詳細的面部特徵,但考古學家說,它是貼在一個木樁或人體模型上,而不是真正的屍體上。這樣的面具和其他黃金器物在三星堆遺址相對常見,但在商代遺址卻很少見。

然而,尚不清楚年輕的三星堆面具和新發現的商面具是否有任何聯繫。儘管這個金面具比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更古老,但仍然需要更多的證據和更多的考古發現來證實商城遺址和三星堆遺址之間的直接聯繫。

早期的中國

中國青銅時代的儀式系統主要由玉器和青銅製成的儀式器物主導,這一傳統是商朝建立的,當時有廣泛的工業生產這些器物。

然而,金和銀與草原上的游牧文化有關,比如中亞、中國西北部和蒙古的游牧文化。

在鄭州如此早期和重要的背景下發現黃金面具,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這些生金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墓主人選擇了金器陪葬,而其他高級精英只選擇了青銅器和玉器?

一種可能是在盤龍城發現的黃金數量相對較少,盤龍城是商朝的一個重要遺址,位於現代城市武漢附近,供應銅、錫,很可能是古代鄭州的鉛源。盤龍城是商朝的一個重要遺址,當地工匠用他們用來加工其他金屬的技術加工了這些黃金。

另一種可能性是,這些黃金是作為一種外來金屬從更遠的地方帶來的,這可能表明在商代,黃河流域和黃金產區(如更南部的長江流域)之間存在著貿易網路。

鄭州附近的商代考古遺址很少被挖掘出來,因為大部分商代遺址的上方坐落著一座現代化的大城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祭英烈:「紅岩精神」育時代新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祭英烈:「紅岩精神」育時代新人

4月2日,重慶市渝中區大中小學「行走的思政課」暨「清明祭 紅岩魂」活動正式舉行。圍繞「紅岩精神」的重要發祥地——紅岩村、曾家岩、虎頭岩,讓黨員、團員、少先隊員共上一堂「三岩思政課」,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傳承和發揚「紅岩精神」。 活動現場。重慶市渝中區教育委員會供圖 「同學們,你們知道『紅岩精神』的內涵是什...
2025年還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一人,如今101歲,曾被蒼蠅救過一命 - 天天要聞

2025年還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一人,如今101歲,曾被蒼蠅救過一命

方以智站在南京城牆上,望著遠處戰火蔓延的天際線。這位曾經的明朝大臣此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剃髮為僧,隱姓埋名。康熙年間的文字獄風暴即將來臨,這位學貫中西的思想家選擇了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一選擇,讓他避過了殺身之禍,卻也幾乎讓後世遺忘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 天天要聞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4月4日,清明節上午,在遼寧瀋陽一家陵園工作的蒲女士帶上水桶和鮮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年清明節都是她全年工作較為忙碌的時候,除了陵園日常的管理外,幫逝者家屬「代掃墓」也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清明節這一天,她就要代掃十多座墓。紅星新聞近日採訪發現,由於逝者家屬工作生活在異地等原因,近些年找人代掃墓的...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 天天要聞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據世紀文景出版社消息,翻譯家、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趙德明先生,於2025年4月3日逝世,享年85歲。 趙德明先生。 趙德明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文學院客座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前些年,中國掀起波拉尼奧閱讀熱潮,而波拉尼奧的代表作《266...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著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 天天要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