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翰的女兒夏芸和他的愛人
前言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剛回到住處漢口東方旅社,叛徒宋若林便帶著軍警,將夏明翰堵在屋中。隨後,夏明翰被押往監獄。被捕後,夏明翰在獄中遭到了敵人的非人待遇,幾度將他毒打致暈,都沒有從夏明翰的口中撬出任何秘密,惱怒的敵人決定將他殺害。
3月20日清晨,敵人將夏明翰押到漢口余記里刑場。敵人問夏明翰還有什麼樣說的,夏明翰大聲說:「有,給我拿紙筆來!」
敵人不知,還以為他要寫自白書,於是將紙筆給他拿來。看著眼前的白紙,夏明翰寫下了《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犧牲後,留下了半歲的女兒夏赤雲和母親鄭家鈞相依為命,靠著鄭家鈞做傭人掙來的微薄小錢,艱難度日……
毛主席:我看你兩挺合適的
1917年,在開明母親的影響下,17歲的夏明翰違背了祖父心愿,進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進行了學習。期間,夏明翰接觸了各種新事物和新思想。
夏明翰年輕時的照片
1918年4月,吳佩孚攻陷衡陽。親眼目睹了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創傷,夏明翰對這種事情深惡痛絕。
後來,夏明翰在同盟會會員邱海嵐的幫助下,結交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成立了革命團體砂子會,從事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新的思潮很快便席捲了華夏大地,夏明翰和一些進步同學,開展了愛國宣傳活動,並聯合了一些社會賢達,通電聲援北京學生的鬥爭。
6月17日,湘南學生聯合會成立,夏明翰被選為第三屆總幹事。期間,夏明翰帶領調查組和學生義勇軍,來到倉庫、商店,清查日貨,舉行了「焚燒日貨大會」,來支持抵制日貨的行動。
1920年秋,在何叔衡的介紹下,夏明翰認識了毛主席,兩人聊得非常投機,夏明翰對毛主席淵博的學識和革命理想非常敬佩;毛主席對夏明翰的意志堅定和吃苦耐勞,也十分欣賞。很快,夏明翰便和毛主席成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不久後,夏明翰加入了毛主席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成為第一批學員。在這裡,夏明翰閱讀了大量進步書刊,思想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
毛主席舊照
1921年,在毛主席和何叔衡的介紹下,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那一天,夏明翰非常激動,回到家裡後,右手舉著拳頭,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
1922年1月,在工人罷的過程中,趙恆惕政府殺害了湖南勞工會領導人黃愛與龐人銓,讓長沙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
後來,毛主席找到夏明翰等人,大家一起開會討論對策。最後,大家決定由夏明翰、郭亮、陳佑魁出面,組織工人給犧牲的黃愛和龐人銓開一個追悼大會。此外,還要組織群眾遊行,通電聲討趙恆惕政府的罪行。
1922年9月,湖南自修大學開了一個補習學校,毛主席擔任指導主任,何叔衡為主事,夏明翰為教務主任。次年,趙恆惕政府給湖南自修大學安了一個「所倡學說不正,有礙治安」的罪名,予以查封。
隨後,這所學校的大部分師生被轉移到湘江中學。夏明翰也來到湘江中學,擔任了教員。對於這段歷史,謝覺哉回憶說:
「黨辦湘江中學沒有教員,調他去教數學,他沒有教過數學,但為了對學生負責即是對黨負責,他用心鑽研,創造新教法,大受學生歡迎,成為很好的算術、代數的教授者。」
1924年,夏明翰被任命為中共湖南省委委員,負責農委工作。不久後,夏明翰又兼任了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
期間,夏明翰培養了一大批農運幹部,並將他們輸送到廣州的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進行了學習。
後來,為了更好地開展農民運動,夏明翰還將從廣州農講所和長沙政治講習所畢業的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派到農村開展工作。這一時期,在夏明翰的努力下,衡陽的農民運動成為湖南農運開展得最好的地區之一。
12月,毛主席回到湖南,一邊養病,一邊開展農民運動。對夏明翰在湖南衡陽農民運動的工作成果,毛主席感到非常滿意。
1925年初,在同事熊瑾玎的介紹下,夏明翰認識了熊瑾玎的表妹鄭家鈞。那時候,鄭家鈞是長沙湘秀廠的一名女工,手裡的針線活和綉工技藝非常高超。
有一次,在上海人力車工人罷工時,夏明翰和鄭家鈞在不遠處遊行。後來,敵人對遊行隊伍進行了射擊。
鄭家鈞舊照
在抬頭的時候,鄭家鈞正好看到一個敵人將槍口,朝向夏明翰。鄭家鈞沒有多想,便向夏明翰撲了過去。夏明翰被撲倒了,鄭家鈞卻被敵人的子彈打中。
後來,鄭家鈞被夏明翰送往醫院治療。住院期間,夏明翰經常前來探望。在醫院裡,夏明翰忙忙碌碌地照顧著鄭家鈞。看著夏明翰的背影,鄭家鈞嘴角笑了一下,沒想到動了傷口,疼得她眼淚直流。夏明翰看到後,連忙掏出手帕,將鄭家鈞的淚水擦乾,並擔心地問她有沒有事。
很快,兩人被對方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吸引,產生了愛慕。不久後,夏明翰和擁有共同的革命思想的鄭家鈞,產生了感情。期間,在提到夏明翰時,鄭家鈞多次說:「明翰頂強的。」
1926年4月的一天,毛主席來到夏明翰的房間里,看到夏明翰在洗衣服,笑著說:「明翰,該找個伴侶了!鄭家鈞對你不是很好嗎?」
毛主席的話,讓夏明翰臉一紅,把頭埋得更深,搓著衣服,羞答答地說:「家鈞好!家鈞好!」
看到這一幕,毛主席說:「你們倆有共同的理想和情操,情投意合,道同志合,我看你兩挺合適的,早點成個家吧!」
夏明翰和鄭家鈞的生活照
農曆九月初四,在毛主席的牽線做媒下,夏明翰和鄭家鈞在清水塘四號,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禮當天,李維漢、何叔衡、謝覺哉等人前來祝賀,大家都非常高興。
何叔衡帶的賀禮是一個墨盒和一個鋼筆架,李維漢送的是一對精巧的小壺,易禮容則送了一個金魚缸,上面還剪貼著大紅喜字。此外,大家還給他們送了一副對聯:
「世間唯有家鈞好,天下誰比明翰強。」
這副對聯,鄭家鈞當作至寶,一直帶在身邊珍藏。後來,在抗戰中,因為情況緊急,搬家比較頻繁,還是遺失了。對此,鄭家鈞感到非常遺憾。
1927年春節前,夏明翰和鄭家鈞搬到望麓園一號。院子里還住著另外一家,那便是毛主席和他的妻子楊開慧。兩家人處得非常好,勝似一家。
毛主席和楊開慧的照片
那時候,夏明翰白天在外面工作,晚上回到家裡,擠出時間來教鄭家鈞識字,學習文化知識,鄭家鈞非常聰明,也很刻苦,學習起來非常快。
大年三十,外邊已經有節日的氛圍了,但夏明翰還在外面忙工作,沒有回來。趁著這個時間,鄭家鈞便開始收拾家務,將里里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毛主席特意寫了一副春聯,給夏明翰送來。對此,鄭家鈞非常高興,忙完家務後便帶著對聯,開開心心地貼了起來。她一邊貼,一邊唱著歌:
「金花籽,開紅花,一開開到窮人家。窮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話……」
正唱著,夏明翰回來了,聽到妻子唱得高興,便笑著問:「你唱得真好,這是從哪裡學來的?」聽到丈夫表揚,鄭家鈞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說:「開慧姐教的。」
夏明翰聽了非常高興,對家鈞說:「你嗓子好,唱得很好聽,記憶也很強。以後我們就擠時間,好好幫你學文化。」
對於學文化,鄭家鈞也非常喜歡,但學習的東西不像以前,感到越來越難,鄭家鈞擔心學不會讓丈夫為難,還耽誤丈夫工作和休息,表現得有些猶豫。
對此,夏明翰看在心裡,疼在心上,抱著她鼓勵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一切都是為了革命,學文化也是為了革命。」
有了丈夫的鼓勵,鄭家鈞學習得更加努力了。看到妻子如此,夏明翰也教得更有心勁了。有時候,有些指示過於難懂,夏明翰便變著法教她,有時候編故事,有時候藉助笑話,來啟發她學習。在夏明翰的教導下,鄭家鈞成長得很快。
就這樣,鄭家鈞在夏明翰的幫助下,認識了許多字,還學會了作詩填詞、寫對聯。看到妻子進步很大,夏明翰非常高興。
大革命失敗,夏明翰的工作轉到了地下,鄭家鈞沒有被嚇住,經常陪伴明翰坐機關,送機密,會同志。有時候,為了工作需要,鄭家鈞扮作名門之女、高貴太太,成為了夏明翰從事革命活動的得力助手,幫助丈夫夏明翰與敵人周旋,
有一次,夏明翰因公要去平江。為了通行方便,夏明翰化裝成一個大商人,鄭家鈞也穿著富貴華麗的衣衫,儼然是一個闊太太。在途中,夏明翰被特務盯梢,在鄭家鈞的配合下,夏明翰順利地擺脫了敵人,安全走出了長沙。
毛主席
6月,夏明翰被任命為湖南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不久後,毛主席回到湖南,和湖南省委一起商討了秋收起義的計劃。按照這個計劃,夏明翰對各級黨組織安排了各自的工作計劃,配合秋收起義。
9月,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爆發。不久後,起義受挫,被迫向井岡山轉移。後來,湖南省委任命夏明翰為平(江)瀏(陽)特委書記,配合井岡山的革命鬥爭。
夏明翰:赤雲孤苦望成全
1927年農曆9月26日,鄭家鈞為夏明翰喜添千金。想到自己的奮鬥目標,夏明翰將女兒的名字叫作夏赤雲。這個名字,鄭家鈞也非常喜歡。
那段時間,夏明翰十分開心,只要有時間,就抱著女兒,陪她成長。看著丈夫臉上的喜色,鄭家鈞非常高興。
想到丈夫從事的事業,鄭家鈞也有些擔心,她希望丈夫能夠平平安安,陪著女兒長大。為此,鄭家鈞經常抱著女兒,為丈夫打掩護。
一天,鄭家鈞看到丈夫又扮成了一個大商人,便知道這次的任務不同尋常,便擔心地說:「今天去什麼地方,我陪你去吧?」夏明翰回答說:「去蘇聯領事館,你去不行。」
許多次的經驗告訴鄭家鈞,丈夫的事情自己一定是幫不上忙,便滿含擔憂地叮囑說:「外頭風聲緊,你一定要小心啊!」
為了不讓鄭家鈞擔心,夏明翰微笑著說:「你怕了嗎?」鄭家鈞看了一下還在襁褓中的女兒,流著淚說:「我倒不要緊,只是怕你出事!」夏明翰從口袋裡掏出手帕,把鄭家鈞臉上的淚水擦了擦,堅定地說:
「家鈞,大石壓草草不死,抽刀斷水水更流。我不是和你一起讀過《草》嗎?蔣介石是大石頭,我們是原野上的草,他壓我們壓不死,燒我們也燒不盡;蔣介石到處揮舞大刀,我們是滔滔不絕的江水,他砍我們砍不斷,殺我們也殺平絕,革命者一個倒下去,便會激起千萬個人站起來!」
說完後,夏明翰抱了抱妻子,便走了出去。看著丈夫的背影,鄭家鈞更加擔心了,但是為了革命事業,她還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一整天,鄭家鈞都抱著女兒,在房間里走來走去,吃不下飯,也坐不住。好不容易到了晚上,門「吱呀」一聲開了,夏明翰走了進來,隨手將門關上。看著丈夫熟悉的身影,鄭家鈞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隨後,夏明翰對鄭家鈞說給她買了好東西。鄭家鈞湊上前去,問:「什麼好東西啊?」夏明翰神秘地說:「你猜猜看啊?」
於是,鄭家鈞便開始按照丈夫的喜好猜了起來,猜了好幾次都沒有猜對。夏明翰笑著說:「給你鑲個戒指,讓你戴在手指上,滿意嗎?」說著,夏明翰伸出手,手裡是一顆紅珠子。
想到丈夫一心為了革命,還惦記著給自己鑲一個戒指,鄭家鈞心疼地說:「我不願戴戒指。」夏明翰笑著說:「你不願意鑲戒指,就經常看看這顆紅珠子,給你作個紀念吧!」
聽了夏明翰的話,鄭家鈞從夏明翰手上接過紅珠子,開心地收了起來。緊接著,夏明翰說:「我還在紙上寫了兩句詩呢。」鄭家鈞把包紅珠子的紙打開,看到了兩句詩:
「我贈紅珠如贈心,但願君心似我心!」
1928年初,中共中央決定,調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
謝覺哉和毛主席在一起的留影
3月18日,謝覺哉找到夏明翰,對他說:「交通員宋若林不可靠,你要小心!」聽了謝覺哉的話,夏明翰立即返回居住的漢口東方旅社,收拾東西,準備轉移。就在這時,宋若林帶著軍警衝進屋內,將夏明押走。
在獄中,夏明翰受到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幾次將他打暈過去。夏明翰知道,恐怕是不能活著走出去了,便給鄭家鈞寫了一封遺書:
「親愛的夫人鈞:
同志們曾說世上唯有家鈞好,今日里才覺得你是巾幗賢才。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淚漣漣。
張眼望,迷人世界,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 拋頭顱、灑熱血,明真早已視若等閑。
各取所需終有一日,革命事業代代傳承。紅珠留著相思念,赤雲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暫將真理傳人寰!」
謝覺哉在夏明翰照片上的題詞
3月20日,夏明翰英勇就義,年僅28歲。臨刑前,夏明翰當著敵人的面,寫下了那首《就義詩》,表達了自己對革命的堅定決心。
夏芸:他的戰友像關心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我
夏明翰犧牲後,留下了半歲的女兒夏赤雲和母親鄭家鈞相依為命。為了方便,鄭家鈞將女兒的名字改為鄭憶芸。
期間,有人看到鄭家鈞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非常困難,便勸她再嫁個人。對此,鄭家鈞拒絕了。後來,鄭家鈞帶著孩子前往上海。
到達上海後,鄭家鈞找到黨組織,主動要求從事地下工作,繼續丈夫夏明翰的遺志,為革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了生活,鄭家鈞重新拾起自己的手藝,在一個大戶人家當了傭人,做了一名綉娘。
後來,女兒逐漸長大了。為了供女兒上學,鄭家鈞更加拚命。那段時間,鄭家鈞為了微薄的收入,沒日沒夜地做綉活,但依然是入不敷出。
上海淪陷後,鄭家鈞和女兒在上海過得更加艱難,便帶著女兒幾經輾轉,回到了長沙。
得知鄭家鈞回到長沙後,地方黨組織很快就找到了他們,並給他們送來了一些錢。看著眼前的錢,鄭家鈞雖然很需要。想到丈夫為了革命付出了一切,鄭家鈞還是拒絕了組織上的好意。她說:「我還有一雙手,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來養活女兒和自己,請組織把錢和物送給其他需要照顧的烈士遺孀和遺孤吧。」
就這樣,鄭家鈞靠著一雙勤勞的手,在長沙艱難地養活著女兒,從來也沒有找過地方政府幫忙,更沒有向組織提過要求。對於那段時間的生活,夏芸回憶說:
「我在長沙讀小學,還沒有畢業,日本人就打來了,媽媽帶我南下逃難,當時國民黨湖南省臨時政府就設在那兒,我憑著一張難民證,在湘南臨時中學斷斷續續讀了3年書。」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對此,鄭家鈞非常高興,覺得丈夫夏明翰追求的革命,終於取得了勝利。這一年,夏芸22歲。
後來,夏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讀書。但是,僅僅讀了半年,夏芸就轉到了北京農業大學。對此,夏芸說:
「那個時候,父親的許多戰友對我很關懷,去農大讀書是毛主席過問的。在這之前,我還在武漢找過李先念,他當時說可以幫我安排工作,但我說想讀書,他就告訴我去北京。那個時候真的很感動,雖然父親不在了,但他的那些戰友,像關心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我。更讓我感受到父親為革命犧牲,是多麼受人敬重。」
夏芸從北京農業大學(今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畢業後,在組織的分配下,夏芸先後在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的江西宜春、九江等地參加了工作,並逐漸成長為我國第一代有色金屬專家。
1960年,夏芸回到長沙看望母親。期間,謝覺哉前來看望鄭家鈞,並在夏明翰的照片背後題寫了他寫的那首《就義詩》。後來,這張照片被夏芸帶到身邊。
1975年,鄭家鈞去世。夏芸失去了疼她愛她的母親,心裡非常痛苦。
夏芸和他的兒女們
在生活中,作為夏明翰烈士的後人,夏芸以「淡泊名利」為人生格言。退休後,夏芸一直在九江默默地生活,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對於這樣的生活,夏芸感到非常滿足,她說:
「我的父親是為革命獻身,我的母親一生也默默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著合格的革命人。在這一點上,我和我的兒女應該向我母親學習。她一輩子很清貧,很低調,解放前為黨做了那麼多地下工作,解放後沒向黨提過任何要求……生活不能奢侈,我和我的子女們,也沒什麼特殊的,他們都是靠自己的能力生活……雖然說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和過去不一樣了,物質生活更豐富了,但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丟,革命先輩的那種為了理想信念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執著精神更要學習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