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滿清皇帝多情種,這句話的由來是因為清朝的開國之君努爾哈赤對於東哥的執著,皇太極對於海蘭珠明目張胆地偏愛,以及順治為了董鄂妃的瘋魔。
提起董鄂妃,哪個女人都羨慕,因為她得到了一國之君的愛。
或許這樣的刻板印象,所以才有了後來改編的種種書本話劇。
人們口中的董鄂妃,和歷史記載的董鄂妃,就像是兩個人。
順治喜歡董鄂妃,但是遠沒有到瘋魔偏愛的地步,並且因為順治的喜歡,董鄂妃生前死後被人唾棄。
董鄂妃出身世家,所以有著良好的規矩和品德。又因為董鄂妃在江南呆過幾年,所以在北京城這個都是滿族女子的襯托下,溫婉的董鄂氏就這麼被順治一眼相中。
畢竟當時順治的後宮,大多女子都是自己親媽孝庄和叔叔多爾袞,為了政治平衡塞進來的。而這些女子,家世一個比一個好,長相就不得人喜歡。還有很多蒙古部落的妃子,狂野的讓順治根本招架不住。
江南女子的溫柔,就是沙漠中的綠洲,讓順治一頭撞了進去。
所以在董鄂氏進宮後,順治就認定了董鄂氏是自己的靈魂知己。
董鄂氏先是被冊封為賢妃,可見董鄂氏的賢良。一個月後,順治再一次冊封董鄂氏為皇貴妃。
所以說,在董鄂妃進宮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躍成為後宮之中的僅次於皇太后和皇后的第三人。
接下來的董鄂氏生下了一個皇子,被興奮地順治稱為第一子。只可惜,三個月後,這個被順治重視的孩子,早夭了。
順治給一個嬰孩冊封為親王,給這個孩子盛大的喪禮。
看起來,順治給了董鄂氏女子所有的尊榮。
可是在此期間,順治從沒有忘記自己的後宮。董鄂妃喪子期間,順治還在不同的寵幸女子生孩子。
而董鄂妃為了圓滿所謂的孝道,在孝庄病重的時候,一邊緬懷自己的孩子,一邊生著病照顧著孝庄。
心力交瘁之下,董鄂氏終於病倒在三年後。那是一個22的姑娘。
董鄂氏的死亡,讓順治悲痛。順治無法接受,所以能給董鄂氏的,就是一場曠古絕今的葬禮。
或許,順治對誰的喜愛,不是在他活著的時候,如何地愛他,而是死後給她一場葬禮。順治的愛,完全取決於葬禮是否盛大。
順治先是冊封董鄂氏為皇后,而後讓親王百官一起哭靈,哭得不真誠,會被處罰。破例讓二品大臣為其抬棺。國喪時不再使用硃筆27天,而順治為了董鄂妃延長時間到4個月。同時讓大學士為董鄂氏書寫自傳,記錄語錄。而順治本人也沒有閑著,親自寫下了四千字的董鄂氏言行。
如此折騰下,順治也扛不住了,不到半年,順治就因天花去世。
而順治死前留下遺詔,其中就細說了自己在董鄂氏喪禮上的不周全。
所以後人對於董鄂氏的身後事,開始了無視。
身為皇后,牌位不和皇帝放在一處供奉,滿清唯一一例。按照每個皇帝繼位,都要為前人添加謚號,而董鄂妃就像是被人遺忘,從不曾被添加過。
身為皇后的母族,是有一定的優待的,可是董鄂氏母族從沒有過。而後世的帝後喪儀,獨獨將董鄂氏排除在外。祭祀時董鄂氏也不是皇后的待遇。
生前被順治推到人前,被人說成是禍國殃民。死後無人尊敬,被人刻意遺忘。
可是歷史上的董鄂氏,形容她的都是善良溫婉。所以,皇宮之中,留不得良善之人。
細數董鄂氏生平,僅留一聲嘆息。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