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文史料所揭露的史實:泰國卻克里王朝向清朝朝貢的真相

2022年08月05日16:07:02 歷史 1660

18世紀後期,出身華裔的達信南征北戰,中興暹羅,但不幸為卻克里之驅除,成了歷史的犧牲品。昭披耶卻克里(拉瑪一世)得國後,對外繼續保持前朝所確立的同中國清朝的宗藩關係,冒稱達信(清朝稱為鄭昭)之子,使用漢名「鄭華」,於1784年遣使來華朝貢並「請封」。1786年,正式獲得乾隆皇帝的冊封,誥印由使臣齎回。清朝與卻克里王朝的宗藩關係,就此確立。中國早期的中泰關係史或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史的著作,談到這段歷史時都遵循的是清朝官方口徑。

泰文史料所揭露的史實:泰國卻克里王朝向清朝朝貢的真相 - 天天要聞

拉瑪一世

表面上看,這又是一個為「萬國來朝」的神話錦上添花的一例。但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泰國學者在泰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檔案中發現了1784年暹羅給清廷「金葉表」和「勘合信」的原件。原件「金葉表」漢譯:

這是一封來自大城府(譯者註:當時暹羅雖已經遷都,但仍習慣稱「大城府」即阿瑜陀耶)最高統治者陛下的信件。根據古老的皇室傳統,陛下(譯者註:指拉瑪一世)已接過皇位。考慮到我們與大清國最高統治者陛下一貫的皇室友誼,我們任命使節團人員如下:(名單略,正使頭銜為「帕」,相當於伯爵)。他們將攜帶皇室的金葉信、皇室貢品以及勘合信的中文版本,按照偉大的統治者們遺留下來的古老皇室傳統,向大清國皇帝陛下進貢(泰語原意為奉獻)。(貢品單略)

泰文史料所揭露的史實:泰國卻克里王朝向清朝朝貢的真相 - 天天要聞

金葉表

「勘合信」的漢譯是:

這是一封來自大城府最高統治者陛下的信件。遵循千古流傳的古老的皇室傳統,偉大的陛下已接過皇位。考慮到我們與大清國最高統治者陛下一貫的皇室友誼,我們任命使節團人員如下:(名單略)。他們將攜帶皇室金信與皇室貢品前來。
遵循千古流傳的古老的皇室傳統,使者們負責攜帶上述禮物並進貢給大清國皇帝陛下。當首席使者、第二使者、第三使者、同事和辦事等人到達後,我們請求獲得大清國皇帝陛下與我大城府皇室的友好關係,您將看到我們的使者以及所有外交官員被帶到您面前向您行跪拜之禮,表達他們的敬意。當他們完成了使命後,請允許他們自由返回,以保皇室友誼完滿。......這封皇室信件周五已經發出,即七月的第一日,Chunla1146年,龍年,本世紀第6年。

當然,以上是現代學者根據原件進行的翻譯。從原件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暹羅接受了朝貢體系,使用了「進貢」或「奉獻」這類辭彙,使臣也叩頭表達敬意。但在政治上絲毫沒有向清朝稱臣的意思,甚至自稱「偉大的陛下」,可以說他們尋求的是兩國的平等交往與友好關係,更沒有奉清「正朔」。這樣的文書如果原汁原味地被翻譯成中文,估計會被乾隆皇帝砍頭吧?

暹羅國王的「金葉表」在清朝官書中語焉不詳,僅提到「接暹羅國鄭華稟稱,因伊父鄭昭病故,臨終囑其尊奉天朝,永求福庇」數語。然而,暹羅入貢之事卻被朝鮮王朝的使臣捕捉到了,也抄錄了暹羅國王「金葉表」的漢譯全文,因此我們可以在《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中看到這個「金葉表」送到清廷時是怎樣的狀態:

暹羅國長鄭華, 叩首叩首, 上貢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伏以皇恩浩蕩, 澤及遐荒, 聖德宏敷, 光臨海隅。 念故父任政暹羅, 遣使朝貢, 業蒙容納, 不勝榮幸, 何期更邀隆遇, 格外加恩懷? 遠屬國無微不照 使華感激無地, 補報無門。 玆華繼嗣父業, 當續父志, 供奉貢典, 不敢少忽。 聿修厥職, 永效忠誠。 但華僻處海隅, 遐荒粗定, 今備方物來朝, 貢禮誠難合式。 俯思鴻慈, 鑒華悃忱, 必沾涵育。 玆謹虔備金葉表文。

泰文史料所揭露的史實:泰國卻克里王朝向清朝朝貢的真相 - 天天要聞

暹羅國長鄭華-拉瑪一世

兩相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原意完全被篡改了,語調相當「肉麻」,成了標準的屬邦對上國的表文。而且,還虛構了暹羅國書原文中所沒有的「鄭華」子承父業的內容。究竟是誰做的手腳呢?

按照中暹交往體制,文書不是清方翻譯的(1752年暹羅曾將「番書」直接帶到北京,四譯館無法翻譯,乾隆令交貢使帶回譯成漢文),一般由暹羅華人充當通事來進行翻譯。也就是說,這些華人通事為了迎合清朝口味,將原來並無稱臣之意的「金葉表」按宗藩體制的話語進行了歪曲和篡改。

乾隆帝當然是看不到暹羅文原件的,滿足於「萬國來朝」的他龍顏大悅,批准「冊封」暹羅國王。冊封制書是:

我國家誕膺天眷,統御萬方,聲教覃敷,遐邇率服。爾暹羅地隔重洋,向修職貢,自遭緬匪破滅之後,人民地土,悉就摧殘,實堪惻憫。前攝國長事鄭昭,當舉國被兵之後,收合餘燼,保有一方,不廢朝貢。其嗣鄭華,克承父志,遣使航海遠來,具見忱悃。朕撫綬方夏,罔有內外,悉主悉臣,設暹羅舊王后嗣尚存,自當擇其嫡派,俾守世封。茲聞其舊裔皆因兵革淪亡,鄭氏攝國長事,既閱再世,用能保其土宇,輯和民人,該國臣庶,共所推戴。用是特頒朝命,封爾鄭華為暹羅國王,錫之誥印。該國王尚其恪修職事,慎守藩封,撫輯番民,勿替前業,以副朕懷柔海邦、興廢繼絕之至意。

制書的暹羅文版本是:

大清國皇帝陛下寫給大城府的統治者陛下的皇室信件,願友誼長存。因大城府與北京相隔萬里,大城府的統治者陛下不遠千里遣諸使前來hong(譯者註:泰語「授封」),按照傳統獻上貢品。我們明白大城府政府仍然很珍惜與北京的皇室友誼。大清國皇帝陛下對此甚感欣慰。現在,大清國皇帝陛下授封大城府的統治者陛下為大城府國王。我們同樣授予您一枚駱駝章以便在勘合信上蓋章。我們希望大城府的統治者陛下管理好人民、土地和財產。無物闕遺,您將獲得長久安穩的統治。請勿使大清國皇帝陛下擔憂。

此外,暹羅還保留了一份回賜禮單,共有110卷(匹?)各種綢緞,這是不見中國記載的。

泰文史料所揭露的史實:泰國卻克里王朝向清朝朝貢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在暹羅文文書中,除了保留了冊封暹羅國王這一基本事實外,其他展現天朝優越性的語句以及涉及鄭昭、「鄭華」關係的語句被刪改殆盡,兩國之間的關係被形容為「友誼」。顯然,這種修改跟對「金葉表」的修改是基於同一邏輯。

清暹國書的不同語言版本說明,首先,暹羅還是認可並加入了中華秩序,因為「進貢」、「授封」這種術語也出現於暹羅語版本中。

其次,除了使用朝貢冊封的基本形式和術語外,暹羅還是認為自己與中國是平等友好關係,並未自我矮化、「至誠事大」,把自己當成中國屬國,說明其對中華秩序只是一種工具理性的利用,內心從未接受中國中心的世界觀。

第三,國書遭通事篡改,以適應朝貢體系的需要,這不僅是中暹交往的慣例,恐怕在中國同其他非漢字文化圈國家中也難免這種現象。包括隋日國書事件,也與此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暹羅的真實動機,不外乎是對華貿易的需求。這就是古代中華帝國朝貢體系的虛與實。如果沒有暹羅本國檔案保存至今,我們就不會知道這些有趣的內幕,沒準兒還真以為暹羅就是中國「孝子」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