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2020年01月03日01:10:11 歷史 1280

張良,字子房,戰國時期韓國貴族後裔,與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作為劉邦手下的首席謀士,多次為劉邦獻上奇謀妙策,《三國演義》中還有「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的說法。

張良作為謀士的強大,自不必多說,可是除此之外,張良又有哪些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呢?水一白今天就來聊一聊。

一、關於張良的相貌

我們經常會有一個慣性思維,認為類似於張良、諸葛亮這一類的超級謀士都有些半人半仙的特性,所以,在我們心目當中,他們的外表也都頗有幾分仙氣。即便是在電視劇中,張良的形象一般也是類似於這樣的。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氣質、相貌再加上演員霍青的演繹,張良的形象也顯得高大魁梧一些,這樣才配得上氣場無比強大的劉邦(陳道明飾)。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相對而言,動畫作品中的張良就更加帶有仙氣了,長相、氣質也更加趨向完美。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那麼,歷史上的張良,長相如何呢?是不是也如影視劇作品中一般優秀呢?

事實上,歷史上的張良,長相倒不能說是丑,只是頗有幾分「偽娘」的氣質。在《史記》中,太史公形容張良時說道:「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也就是說當初太史公心目當中的張良本應該長相高大魁梧、氣質一流之人,不過等看到張良的畫像之時才發現,原來張良的外表倒是長得像個女人一般。

如果張良生活在我們這個小鮮肉當道的年代,倒還是有可能火一把的,畢竟,如今長得有些女子氣的男明星還是不勝枚舉的。那麼,生活在秦漢年代,又是如何一番場景呢?

應該說,在張良那個全民皆兵的年代,「像女人」的樣貌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用出色來形容了,甚至還有可能被一幫五大三粗的軍兵們瞧不起。與「隆準而龍顏,美須髯」的劉邦和「為人長大美色」的陳平這種可以「靠長相吃飯、娶妻」的人比起來,張良也只能靠才華了。

不過,到了太平年代,自然又是一番影像了,暫且不說西漢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有至少一個男寵,單單在在太史公完成《史記》的那個年代,長得像女人,甚至打扮成女人模樣也不能算是太稀奇。巫蠱之禍的罪魁禍首江充第一次見漢武帝的時候,便是靠著他平時的穿戴吸引到了漢武帝的注意。「衣紗縠禪衣,曲裾後垂交輸,冠禪纚步搖冠,飛翮之纓」,江充這一身的絲禪衣,打扮的花枝招展,倒是頗有幾分的「女裝大佬」的特色。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二、關於張良的本名

靠才華的張良在還沒有吸引到劉邦這位名君之前,他的勇氣倒是先把千古一帝秦始皇給「吸引」住了。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作為韓國貴族後裔,張良的祖父、父親都曾經在韓國做過幾朝的宰相。只可惜,父親在張良剛出生沒多久的時候便去世了,等張良長大成人,韓國已經滅於秦人之手,他想繼承先祖遺風為韓國效力的願望也只能擱淺了。所以,很自然的,他對秦國,尤其是秦始皇有一種刻骨銘心的仇恨。

好在,張良還是有些家底的,又趕上弟弟早夭,家產的處置也就全憑張良一句話了。於是,在韓國滅亡以後,張良變賣了所有家產,走上了浪跡天涯、結交豪傑的道路。他一路東遊,來到了朝鮮半島,遇見了當地一個部落的君長——滄海君。在滄海君的幫助下,張良找到了一位力大無窮的勇士,願意為了他向秦始皇復仇。隨後,張良又花重金打造了一個重達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交給這個勇士。兩個人潛回中原,密切關注秦始皇的動向,終於趁著秦始皇東遊至博浪沙之時向秦始皇下手了。只可惜,張良的這一次刺殺行動並沒有成功,大鐵椎擊中的只是秦始皇的副車,秦始皇躲過一劫。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盛怒之下,秦始皇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捉拿刺客。情急之下,張良只好改名換姓,逃亡到了下邳躲藏起來。從此,「張良」這個名字代替了他的本名,至於他的本名,我們已經無法確定了。

我們能知道的是,他的先祖是韓國貴族。所以,他最大的可能是跟韓國國君一樣,是姬姓韓氏,他的本名叫做韓良倒是有些可能。

三、關於張良的軍事指揮能力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身為韓國貴族後裔的張良為什麼不自立為韓王,為韓國復國,反而死心塌地的幫助楚人劉邦呢?

事實上,張良最初是在韓國諸公子中選了一位韓成來扶持的,在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王里也有韓王成的位置。只不過,很明顯,韓王成並不是那個能獨當一面的人;而在韓國復國的過程當中,張良也發現,他跟黃石公所學的《太公兵法》應用起來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順暢。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關於黃石公贈送張良《太公兵法》,在《史記》之中倒是有一段頗為神奇的描述。


註:關於張良「沂水河邊路遇老者,拾鞋贈書」的故事,很多讀者還是耳熟能詳的,在此簡單描述,可跳過如下段落,並不影響整體閱讀。

逃亡到下邳的張良,一日閑來無事來到沂水橋頭,迎面遇到一個穿著粗布衣的老者。老者走到張良身邊時,突然鞋子」不小心「掉到了橋下,老者瞅了一眼張良,命令道:」小子,去下面把我的鞋撿上來。「原本逃亡至此地,張良的心裡已經非常的鬱悶,可是看在老者年紀大的份上,還是強壓下這份怒火,把鞋子撿了上來。


可是,這時老者隨即又提出了一個更過分的要求,即吩咐張良給他穿鞋。想來此時張良心裡也是無數匹草泥馬奔騰而過,但是本著尊老的原則,他還是單腿跪地幫助老者把鞋穿上了。反觀這一老者,不但沒有半點感激之意,反而坦然而又傲慢地長笑而去,倒是張良被老者的笑聲給驚住了,半晌未有動作,愣在當場望著老者離去的方向。


讓張良沒有想到的是,老者走出數百米外又折返了回來,對張良讚歎道:「孺子可教也」,隨即與張良相約,「五日後天明,還是這個橋頭,再相見」。這時,已經發現老者不一般的張良,當即跪地答叩首允諾。可是,當五天後,張良如約天明時分到達之時,卻發現老者早已等候在那裡。老者怒道:「跟長者相約,竟然還遲到,是何道理?五天之後再來吧!」說罷,老者轉身離去。


又過了五天,雞鳴時分,張良便趕去橋頭,結果還是被老者佔了先,又一次地約了五天後。這一回,張良算是長記性了。五天後,他大半夜便跑到了沂水橋頭,總算比老者早到了一小會兒。老者見到張良,大為欣喜,連聲道「這樣就對了」,隨即從懷中取出帛書一部交給張良,並告訴他:「這是一部學會即可以為帝王老師的書。十年之內你必成功,十三年後再來見我吧,濟北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


十三年後,隨劉邦功成名就的張良來到濟北谷城山下時,果然看見了那塊黃石,而那位老者也從此被稱為黃石公,他贈給張良的書便是《太公兵法》。


這段非常神奇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被記錄在了《史記》和《漢書》之中,張良也確實憑藉這本兵書助劉邦奪取了天下,可是在張良最初應用這本兵書的時候,卻遠沒有那麼順利。

秦末反秦起義大浪潮之中,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個青年反抗暴秦,不過勢力太小,張良需要先選擇「一棵大樹」去投靠。陳勝死後,被擁立為楚王的景駒成為了張良的首選。而就在張良投奔景駒的路上,他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人——劉邦。在遇到劉邦之前,張良也曾經跟別人講起過《太公兵法》,然而卻都不能被領悟,唯有劉邦,才是他的知音,這也是張良後來輔佐劉邦打江山最主要原因。

這次相見之後,劉邦、張良,兩個原本打算投奔景駒的人卻都改變了主意,轉向了項梁,去輔佐楚懷王。在項梁的幫助下,張良立韓成為王,開始了韓國的復國運動。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張良和韓王成的復國運動開展得不太順利,眼看著魏、齊、趙等國舊勢力都慢慢地站穩了腳跟,而韓國卻依舊停留在打「游擊戰」的過程當中。韓國這邊打下幾個城池,稍微壯大勢力,那邊便又被秦軍奪了幾個城池回去。不敢與秦軍硬碰硬的韓軍,也只能不斷地在這種往複之間循環,一直到後來,西進的劉邦再次與張良相見之後,才協助韓國接連攻下了十幾座城池,韓國才算是名副其實的算是一個小國了。

為了感激劉邦,張良隨他西進滅秦。不過,秦國滅亡後不久,他們便又迎來了更加強大的項羽。項羽分封諸侯,劉邦西封為漢王,統領漢中、巴、蜀三郡;韓成依舊為韓王,統領潁川郡。然而,由於張良幫助劉邦的關係,項羽東歸之時,直接將韓王成帶回了彭城,後來便殺害了。


此時的張良,既不能再次回歸輔佐韓王成,也在復國的過程中深刻地意識到一個問題,單憑自己的實力是遠遠不夠復國的。雖然他手握《太公兵法》,但是論起帶兵打仗的能力,他卻並不如劉邦。與其自己硬撞南牆似的恢復韓國,不如助劉邦奪取天下,這才有了後來「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張子房。

水言水語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確實是個非常神奇的人物,既有早年博浪沙刺秦王的豪邁,也有壯年是助漢王奪天下的奇謀,更有晚年捨棄一切功名利祿的超脫。不過,他也有屬於他的另一面,他沒有劉邦、陳平那樣好的相貌,也曾背井離鄉地逃難,更沒有大將般獨當一面的能力。但是,也正是因為有這些的存在,歷史上的張良才看起來更加飽滿不是么?

人無完人,即便作為領兵打仗的張良是不成功的,也不妨礙張良作為謀士的偉大。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並為之努力,才能夠取得應有的成績,而不是一定要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證明自己,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興漢四百年」的張良,也有幾個不願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 天天要聞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據氣象北京,5月13日16時~20時,北京市昌平、懷柔、順義、延慶、海淀、石景山、門頭溝等局地均已出現8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目前強對流回波位於房山北部、門頭溝東部、朝陽、丰台、海淀一帶,海淀區雷陣雨天氣中伴有冰雹,尺寸較大,可能造成雹災。強回波向東南方向移動,請出行丰台、大興、通州和中心城區...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 天天要聞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民進黨上台後,為推行「去中國化」,各種「迷惑」操作不斷,令人瞠目結舌。近日,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網站被發現將佔總人口逾96%的「漢人」(筆者註:漢族居民)改寫為「其餘人口」,同時將僅佔2.6%的少數民族群體突出:「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另外來人口佔1.2%,其餘人口佔96.2%」。民進黨當局這種妄圖...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聞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極目新聞記者 姚贇 曹雪嬌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區全面停止電報服務。至此,北京已成為全國唯一提供發電報服務的城市,而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也成為全國唯一電報業務點。5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大廳一角就是電報服務區。服務台上擺放著厚厚一沓電報紙和一份填寫模板,有顧客正在填寫電報內容。中國聯通...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前總統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舉行第三次庭審。據韓國媒體此前報道,如果發動內亂罪名成立,尹錫悅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錫悅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 圖據視覺中國在第三次庭審中,特戰司令部參謀長朴正煥(音)和首都防衛司令副官吳尚培(音...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 天天要聞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景元四年(263年),魏國三路大軍,進攻蜀漢,主帥是司馬昭的親信鍾會,鍾會當時擔任鎮西將軍,作為主力,鍾會的兵力高達十餘萬,其他兩路大軍,分別是征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兩人各帶三萬多人。鍾會作為主力,和姜維主力作戰,被姜維死死擋在劍閣,不能前進一步,鍾會無奈,甚至打算撤軍了。這時,轉機出現了,作...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 天天要聞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一聲拖長腔調的喧呼在深宮裡回蕩,張謇聽見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時,只覺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襲來。金鑾殿上眾人歆羨的目光里,他望著殿外簌簌飄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親借著煤油燈的光,用布滿老繭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論語》的場景。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 天天要聞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人事任免名單,其中決定任命孫簡為吉林省副省長。孫簡孫簡,男,1972年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經濟學博士,高級工程師,1994年於北京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5年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6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聞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親手為湯和斟酒。當酒液注入金杯時,這位曾統率六十萬大軍北伐的元勛卻悄然離席,伏地叩首:"臣年齒已衰,不堪重任,請陛下憐臣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