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啟超的娃個個牛,因為有個頑皮的老爸

2022年07月08日10:26:15 歷史 1632

「中國知識分子第一人」梁啟超


我們都知道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他的頭銜可多了:有中國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和新法家代表。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啟超的娃個個牛,因為有個頑皮的老爸 - 天天要聞

表面看上去梁啟超是個博學鴻儒,大學問家,大思想家,你可能認為,他是個不苟言笑的人,畢竟那麼大的人物啊,肯定很有范。


等你《梁啟超家書》之後,你就不會這樣想了。


他在30年所寫數百封與父、與弟、與妻、與兒、與女的書信,特別是那些與兒女的書信,你會非常驚訝。


一個舊時代的學究居然擁有豐富而親切的感情。


書信中透露出來的教子之言,是如此的寬容理解和細膩豐沛,指導的觀念極其現代,言語的訴說極其圓融,既嚴且慈,很多意見中肯和啟迪誘導的溫和,即便是今天的父母,也做不到。

梁啟超一生育五子四女共九人。

​有著名建築學家、著名考古學家、火箭控制系統專家、詩詞研究專家、淞滬抗戰的將軍西點軍校高材生、中國紅十字會對外聯絡部主任、著名經濟學家、南開大學高材生。


其中有兩個中科院院士,一個中央研究院院士。


一家三院士,九個娃娃個個出息,厲害!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應該改一改「梁啟超,有秘方,帶九娃,都出息」



據說,梁啟超給兒女的,是當時其他父母無法給予的理解、寬容、尊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親昵。他給兒女的書信里經常昵稱自己的兒女為「寶貝思順」「沒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


這是清朝人么,


即使女兒都出嫁成家了,他還是寶貝思順、寶貝思順的叫著,太頑皮了。有個頑皮的老爸,兒女們情何以堪!梁啟超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愛女如命!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清末民初時期的梁啟超給女兒的信告訴你:那是真的。梁啟超愛女如命,人盡皆知。清朝滅亡的第二年,梁思順在國外讀書,十分用力,梁啟超擔心學習緊張影響了女兒的身體,於是在致女兒思順的信中說:


「來複日(星期日)必須休息,且須多遊戲運動……汝必須順承我意,若固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汝須知汝乃吾之命根。吾斷不許汝病也。」「汝乃吾之命根」,


梁啟超對孩子表達情感從不掩飾!梁思順不感動得稀里嘩啦才怪。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啟超的娃個個牛,因為有個頑皮的老爸 - 天天要聞

生病時,梁啟超特別思念思順,想讓女兒知道,又怕思順知道後擔心,心情十分矛盾,他信中說到:「吾每不適,則呼汝名,聊以自慰,吾本不欲告汝,但寫信亦略解吾煩憂也。惟汝斷不許緣憂我之故而荒學或致病,果爾,是重吾憂也。」又如:「寶貝思順,我現在就上車回家了,明天晚上就和你媽媽弟弟妹妹在一塊了,現在很想起你。」又如致思順、思庄:「寶貝思順、小寶貝庄庄,你們走後,我很寂寞。」


理解、尊重和親昵,是父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有這樣的爸爸,何愁孩子不出息!



發幾個乾貨: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啟超的娃個個牛,因為有個頑皮的老爸 - 天天要聞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啟超的娃個個牛,因為有個頑皮的老爸 - 天天要聞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啟超的娃個個牛,因為有個頑皮的老爸 - 天天要聞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啟超的娃個個牛,因為有個頑皮的老爸 - 天天要聞


有人說:梁啟超是神童,14歲考上舉人,基因好;


也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偉大的父親。


不知道你同意哪一種觀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