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2022年07月04日22:43:19 歷史 1884

大家好,這裡是9527的七。一個喜歡歷史的理科生。

今天的主角是史上最出名的變法者,秦一統六國的奠基人——商鞅

商鞅(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 ,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

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商鞅也是一個衛國人,我們之前說過魏文侯憑藉兩個衛國人(李悝和吳起)讓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衛國這個地方之前是商朝的核心地盤,其國都朝歌就在這,所以就會有很多的殷商遺民,康叔覺得自己拿捏不好治理方針,於是就去請教老哥姬旦(周公)

只能說不愧是影響中華文明上千年的人,周公給出了八字指導方針「啟以商政,疆以周索」用殷商之法來治理民眾,用周禮治理統治貴族階級,這種分層治理的方法讓衛國變得穩定。

但是我們都知道,在解決了現有的問題後往往會出現新的問題,由於此種方針,衛國的王室、上層貴族與下層士族、百姓之間沒有任何聯繫。

長此以往,衛國的上層貴族必然壟斷權力從而出現腐敗,處於下層的士族和老百姓無法進入權力中心,使得很多有才能有志向的人沒有施展空間,所以衛國人才大量流失

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像公孫鞅這種旁支小宗的下層貴族,在衛國是不可能進入權力中心的,所以在他成長為有志青年後選擇出走衛國,去其他國家找機會。

第一站就是「同名」的魏國,拜在公叔痤[cuó]門下,公叔痤這個人優點就是有識人眼光,缺點就是小肚雞腸,沒點度量

魏武侯時期為了相國之位,排擠走了吳起,讓楚國撿了個便宜,在吳起的幫助下,楚國一度崛起。(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但將死之人推薦自己的門客,對於魏惠王來說完全沒有說服力。

看魏惠王沒啥表示,公叔痤想到「吳起離魏奔楚事件」,於是又說:「如果不用公孫鞅,大王一定要殺掉他,不能讓他去其他國家。」

但是魏惠王沒把他的建議放在心上,隨口應付一聲就回去了。

魏惠王一走,公叔痤就把公孫鞅叫來並告知所有情況讓他趕緊逃命,公孫鞅對此不置可否,表示大王若是不用我也必不可能殺我。

果不其然,魏惠王不僅沒有殺公孫鞅還到處嘲諷公叔痤病入膏肓腦子不清醒

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公元前361年,沒有被魏惠王看中的公孫鞅,在公叔痤死後離開魏國,恰逢秦國秦孝公向天下發布《求賢令》廣招英才,公孫鞅帶著一本李悝的《法經》就踏上了去秦國的旅途。

PS:當時背景是秦國被魏國按在地上捶,秦孝公繼位後與魏國簽訂休戰盟約,將大片的土地割讓給了魏國,不止肥美的河西失地,還有秦國的千年屏障函谷關。在亡國之危下,秦孝公發布英雄帖《求賢令》。

公孫鞅在見到秦孝公後,首先推薦了「帝道」帝道乃是上古帝王之道,大體相當於無為的「道家」。秦孝公聽完無動於衷

第一套方案被否定後,公孫鞅很快就拿出了第二套方案「王道」王道為天子之道,王道便是用禮儀,用仁政來治理天下,此法相當於孔子的「儒家」。)結果秦孝公聽得昏昏欲睡

面對「帝道」和「王道」,秦孝公知道秦國沒那麼多時間去等成效,所以秦孝公都不是很感興趣。

無奈之下,公孫鞅拿出第三套方案「霸道」,此套方案一出,秦孝公兩眼放光,當即表示就它了。

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於是,公孫鞅被不遵帝道、不守王道、只要霸道的秦孝公任命為左庶長,主持秦國變法。

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有四種庶長:大庶長、右庶長、左庶長、駟車庶長。四種庶長都是職爵一體,既是爵位,又是官職。大庶長贊襄國君,大體相當於早期丞相;右庶長為王族大臣領政,左庶長為非王族大臣領政,駟車庶長則是專門執掌王族事務;四種庶長之中,除了左庶長可由非王族大臣擔任,其餘全部是王族專職。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官制仿效中原變革,行開府丞相總攝政務,各庶長便虛化為軍功爵位,不再有實職權力。

公孫鞅的霸道之術,首先就是針對周朝建立以來的分封制,「分封制」的特點就是分權周天子把權力分給諸侯建立諸侯國,諸侯再把權力分給國內卿大夫。

周建立之初,在交通、通訊能力非常落後的情況下(很多地方都沒人,路都沒有),周天子要統治這麼大一片疆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分封制是當時最合適的制度。

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權力分出去容易,再想收回來就難了,所以才有了架空天子的春秋霸主,架空諸侯的三桓專魯、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公孫鞅的霸道之術,首先就是把「分權」變為「集權」,以此削弱秦國內部的貴族勢力,增強秦國國君的權力。

削弱貴族勢力是每個改革者都會做的事,也許是看到了吳起楚國變法得罪貴族後不得好死的結局,公孫鞅在打擊舊貴族的同時,也通過「軍功」的方式創造了新貴族

那些傳統的貴族,無論公族還是卿族,爵位是世襲的、封地是私有的,可以說是生下來就高人一等。

公孫鞅變法以「軍功」為標準,所有的貴族先從沒有軍功的宗室開始,然後按照軍功的大小重新獲得爵位。

軍功的獲得不分階級,即便是平民,只要在戰場上立軍功也是可以升為貴族,簡單來說就是戰場上殺敵越多功勞越大,讓普通民眾也能憑藉軍功成為貴族。

以此「軍功」的方法大幅削弱了貴族的權力。

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在變法前,貴族在自己的封地中有非常大的管理權即便是國君也不能過問,但在變法後,新貴族對自己封地僅有的權力就是土地稅收

那麼民眾管理權在哪呢?新法實施後,秦國設郡縣,全國劃分為三十一個縣,由縣令縣丞治理,而任命權則在國君手中。

至此,官員不再為貴族所壟斷,只要有能力,底層士族和百姓也能進入權力層。

改革貴族制度,完成了國君集權;對於富國強兵,公孫鞅在吳起「耕戰並重,亦兵亦農」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鼓勵農耕,努力生產多交公糧可免除徭役,偷奸耍滑則貶為奴隸;公孫鞅為了使百姓參戰立功,設立了完整的晉陞通道(十七級爵制)

PS:十七級爵制:「計首授爵」的軍事獎勵制度。

有了這樣的制度,秦國人一聽見打仗自然就很興奮,所以後來稱秦軍為「虎狼之師」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秦並天下的霸道之術,奮六世之餘烈第一世——商鞅變法 - 天天要聞

就這樣,通過公孫鞅的「霸道之術」,秦國國君的地位提高了,貴族的權勢沒了,民間風氣改變了,國力大幅提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