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2022年07月03日18:15:31 歷史 1435

這部劇是家喻戶曉的了吧,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其中紀曉嵐和珅讓大家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之前咱們已經聊過,真實的紀曉嵐和和珅並不是死對頭,而這四部電視劇當中,每個模塊一個大案,也有很多有歷史原型的人物。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部

雲州貪墨案 薛大老闆(原型:李金桂) 扮演者:王麗媛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在《清朝野史大觀》中,說乾隆帝的生母為李金桂,也就是雍正帝李貴人。為康熙年間熱河行宮避暑山莊的宮女。太多的影視作品當中也有一些這樣的疑雲,至今乾隆帝的生母也有疑問。為何崇慶太后會在雍正帝諸多低等級的嬪妃中(嬪以下)獨獨封李金桂為李太嬪?

甘肅貪墨案1 蘇卿憐(原型:蘇卿憐) 扮演者:阮丹寧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真有其人,又叫吳卿蓮。蘇州人,嫁與王亶望為妾,王亶望獲罪斬首後,被蔣錫棨所得,獻於和珅做妾侍。和珅因罪被誅後,吳卿憐懸樑自盡。她和乾隆的那些事情,真的不存在,和和珅倒是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她確實是個才女,著有《絕句八章》。

甘肅貪墨案2 王亶望(原型:王亶望) 扮演者:賈大中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清代官員,山西臨汾人。江蘇巡撫王師的兒子。歷任歷任皋蘭知縣、寧夏知府、甘肅布政使,累遷浙江巡撫,參與了「捐監冒賑」的貪污侵吞活動。在甘肅布政使得任上,就是為解決糧食欠收問題,官府允許一些人通過捐糧換取監生資格。然後再向乾隆虛報甘肅災情,貪污皇帝撥下的賑災銀,兩頭吃拿卡要。後來被巡視的大學士阿桂彈劾。乾隆大怒,乾隆四十六年被處斬(當時王亶望已經調任浙江巡撫)。

甘肅貪墨案3 王廷贊(原型:王廷贊) 扮演者:楊俊勇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王廷贊也是清朝官員,出身低微,為官初期尚能體察民情,為官三十多年,在平反冤獄、振興文教、興修水制、剿匪安民、集軍餉等方面,都留下了政績。但是他遇到了人生「貴人」王亶望,在他做甘肅布政使的時候被拉下水,因為「捐監冒賑」案被處死。

甘肅貪墨案4 陳輝祖(原型:陳輝祖) 扮演者 閆懷禮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沙和尚」閆懷禮老師的陳輝祖

湖南祁陽(今湖南省祁東縣金橋鎮)人。清朝大臣。兩廣總督陳大受的兒子。他沒經過科舉,以蔭生入仕。他因為是官二代,所以沒有什麼才幹。歷任陳州知府、安徽布政使、廣西巡撫、湖北巡撫、河南巡撫河道總督、閩浙總督兼浙江巡撫等要職。乾隆四十六年,奉命查抄王亶望的家產,以銀換金,隱藏玉器,多將貴重器物佔為己有。四十八年,被賜自盡。

二才爭小月1 祝君豪(原型:祝順昌) 扮演者:王坤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確有其人,清代安徽省潁州府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江南鄉試舉人,乾隆四十年乙未科初選狀元,不畏權貴,中狀元後,乾隆想給他賜名,但是他以「姓名為父母所取」拒絕改名,因此被乾隆取消了狀元頭銜。

二才爭小月2 豐紳殷德(原型:豐紳殷德) 扮演者:李義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確有豐紳殷德,而且他也真的是和珅的獨子。外公是乾隆年間名臣馮英廉,母親馮氏。他的名字還是乾隆帝所賜。他也不可能和祝君豪去爭杜小月,因為他出生不久乾隆就把最寵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許配給他了。和珅被賜死之後他並沒有受到太大牽連,嘉慶十五年(1810年),賞給公爵銜。卒於家中,時年三十六歲。

主角:杜小月 (原型:沈明軒) 扮演者:袁立

《鐵齒銅牙紀曉嵐》人物原型(第一部) - 天天要聞

杜小月是有原型的,她的原型是紀曉嵐六大侍妾之一的沈明軒。聰明活潑、和藹可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巾幗英雄。不過和電視劇不同的是,沈明軒文武雙全,她的文采是非常好的,紀曉嵐是對沈明軒用情極深的。

明天帶來第二部的人物原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