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日本是我們的鄰國,但你不知道的是它一直覬覦中國,那我們先了解下日本與中國的關係。日本古稱倭奴國,從古代到隋朝,與中原王朝都是被冊封與冊封的關係。唐朝時,日本翅膀硬了,和大唐發生了白江口海戰,慘敗而歸,於是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學習唐朝的一切。老實了幾百年後,在明朝後期,派出了大量的浪人到中國沿海騷擾,以戚繼光為首的民族英雄隨即進行了英勇的抗倭鬥爭。不久,仗著對中原王朝的了解,開始心理膨脹,以入侵朝鮮為跳板,隨時準備入侵中原。明朝萬曆皇帝在朝鮮的請求下,出兵朝鮮再一次大勝日本。這一次日本又老實了幾百年。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了圖強變革的開始,終於實力上了一個台階,於1894年對清朝發動了甲午戰爭,這一次,由於清朝已經被列強入侵,無心也無力作戰,最終造成了慘敗。這一戰,徹底扭轉了日本對中華幾千年的心理劣勢。只要稍微懂得人性的人都知道,人一旦出息了,都有點報復心理,於是日本對自己之前的宗主國中國開始了瘋狂的報復和侵略。在1937年,由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是爆發了中日全面戰爭,中華民族高貴的血液慘遭日本的踐踏。雖然在1945年戰敗,但日本始終不肯承認侵華,並不斷反華至今。
滿清政府淪為漢奸政權成為歷史罪人
總結來看,日本上千年的這種對華侵擾是由於三方面原因形成的:一是日本是小國,思維狹隘偏激,在全面學習中國的時期沒有下功夫去學習中國的仁義禮智信,只帶著功利的心態,學到了很多中華負面的東西,比如秦趙長平之戰殺了幾十萬戰俘這種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行為,這些方面日本人是學到精髓了。你們可以去看看日本,雖然他們也喜歡三國,西遊,但關於三國西遊的作品呈現出來的精神和我們是截然不同的;二是日本是島國,周圍只有茫茫的大海,孤獨而且缺乏資源,於是就有了海盜心理,英國情況也大致如此。海盜文化的特性是把掠奪當做家常便飯,手段殘忍且沒有負罪感; 三是中國的寬容文化導致的。中國曆來奉行得饒人處且饒人,與鄰為善,每次打贏了日本後又沒有什麼懲罰,照樣讓日本繼續正常的經濟文化往來,給日本人留下了中華軟弱可欺,以及做惡不用付出代價的印象。終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本在1894-1945年間,老天賞飯吃,給了它佔上風的機會,於是對中國進行了瘋狂的侵略。
日本侵華前後造成國人上億人死亡
認清了這三點後,一方面我們要提防日本,同時要思考怎麼扭轉日本這種的對華心態,讓它徹底折服,但是請記住一點,不管怎麼做,指望用仁義喚醒日本是沒用的,過去一千年日本的不斷侵擾就是歷史的最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