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2022年07月01日10:52:07 歷史 1784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一個由滿族統治的時代,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也出現過許多有權勢的漢族大臣,但卻很少出現過漢族王爺。

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聞

王爺在清朝屬於超品官級,比正一品官級高,屬於王爵。

縱觀歷史,王爵作為君主制下的一種爵位,一般地位僅次於整個國家的君主,高於公爵,而且魏晉開始設王爵,晉朝又細分為親王和郡王。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

魏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聞

隋煬帝定製,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子為親王,唐以皇帝兄弟及皇子為親王。

在清朝,一般只有皇族確切說是皇帝的兒子或兄弟才有資格被封為親王,而且只有少數皇子或兄弟都被封為親王,其他只能封郡王、貝勒、貝子

非皇族的大臣,最高爵位是公爵,像和珅這種位極人臣的,最高爵位不過是一等忠襄公,仍屬於公爵,因為他不是皇族,永遠封不了王。

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聞

清朝非皇族漢人封王者寥寥無幾,整個清朝共封過六位漢人王爺,就連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晚清名臣,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其中五位是因為清朝初期,朝廷為了籠絡漢人歸順,拉攏明朝降將,以使早日入主中原,所以破例冊封。後來乾隆又封了一位漢人王爺。

這六位漢族王分別是:

1、吳三桂平西王

吳三桂,原為明朝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明朝末期開關降清,並在山海關大戰中擊敗李自成滿清定都北京後封吳三桂為平西王。之後他率軍南下,剿殺各地抗清勢力,並被清廷任命鎮守雲南。「三藩之亂」後,稱帝大概6個月時間。

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聞

2、尚可喜平南王

孔有德,原為平遼總兵官毛文龍部將。毛文龍死後,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後投降滿清,被受封為恭順王。出征朝鮮,錦州,松山等地。入關後,隨豫親王多鐸追剿農民起義軍,鎮壓了江南各地的抗清鬥爭。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孔有德為定南王,並讓他開藩設府,鎮守廣西。

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聞

3、耿仲明(靖南王)

耿仲明,原為毛文龍部將。毛文龍死後,同孔有德一起投奔孫元化,後又一同兵變、降清,被受封為懷順王。1644年,隨清兵入關,率軍鎮壓反清勢力。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耿仲明為靖南王。

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聞

4、孔有德(定南王)

尚可喜,原為毛文龍部將。因受到新任總兵沈世魁誣陷,憤而投清,被受封為智順王。順治元年,隨清軍入關,並鎮壓各地反清勢力。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尚可喜改封為平南王。

清朝有哪些漢族異姓王,他們因何被封王爵? - 天天要聞

5、孫可望(義 王)

孫可望,原是明末張獻忠起義軍中的主要將領。張獻忠死後,孫可望與李定國等人率大西軍余部改投南明永曆政權,後因不滿明朝統治而投靠了清朝,被封為義王。

6、祝順昌(潁水王)

祝順昌,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初點狀元,也是中國千年科舉史上唯一的祝姓狀元,後被乾隆皇帝封為潁水王,潁水王印是那個時代最好的見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著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布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