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2022年06月29日17:30:16 歷史 1307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其一生極為跌宕起伏。

從幼年時被推上皇帝的龍椅,到晚年成為新中國的一名普通公民,溥儀一生僅有61歲,或許在歷史的長河中61年轉瞬即逝,但對於他本人來說,這61年飽含了太多的苦悶、辛酸與無奈。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

晚年的溥儀,可以說是毛主席的一個好友。在一次晚宴中,毛主席與溥儀交談甚歡,後來決定將自己的兩千元稿費送給溥儀。

收下錢後,溥儀當即賦詩:「欣逢春雨獲新生,傾海難盡黨重恩。」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重新審視一下溥儀的一生,重回那次意義非凡的晚宴。

溥儀的一生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在北京故宮出生,是攝政王載灃的長子。由於戊戌變法慈禧太后就將光緒皇帝軟禁在了瀛台,加上光緒皇帝沒有兒子,慈禧與光緒的關係降到了冰點,甚至一度想廢了光緒皇帝。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慈禧

隨著老太后的年齡越來越大,她也意識到自己時日不多,恰好又正逢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病情逐漸加重,清朝下一任皇帝的確認必須提上日程。

在眾多皇室後代中,慈禧看中了當時是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儀。當即下令讓溥儀在宮中生活,其寓意不用多說。

載灃帶著聖旨回到了家中,溥儀的母親得知消息後嚎啕大哭。當時的大清王朝內憂外患,氣數已盡,此時的龍椅猶如針氈,畢竟沒有哪個末代皇帝能得以善終的。

最終溥儀還是被太監連哭帶鬧地帶走了,與乳母王焦氏一起進入宮中。11月14日,光緒帝駕崩,第二天,慈禧太后也病逝,離去前將溥儀推上了皇位,由隆裕太后載灃攝政。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袁世凱

在溥儀登上皇位的第三年,就爆發了武昌起義,由於北洋陸軍被袁世凱所控制,為了得到大總統的職位,袁世凱對溥儀威逼利誘,迫使其退位。最終,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頒布《退位詔書》,溥儀退位。

但皇室與袁世凱有約在先,溥儀在退位後得到了優待,皇室仍在紫禁城生活,仍用皇帝尊號,除此之外每年提供400萬銀元的費用,這也就是著名的「遜清小朝廷」。

民國八年,大英帝國的軍官庄世敦來到北京紫禁城,擔任溥儀的帝師。與之前國產帝師不同,庄世敦不會教授溥儀《論語》《春秋》等傳統國學,反而開始教溥儀英語、數學、世界史、地理等。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庄世敦

這讓一輩子沒走出過紫禁城的溥儀大開眼界,開始接受西方文化,並剪掉了自己的辮子。溥儀也在這時迫切地想要走出皇宮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想過要出國留學,這引起了皇宮內保守派的反對。

他與溥傑和庄世敦秘密制定了出逃計劃,無奈被發現,庄世敦也因此被辭退,親生母親幼蘭也因此受到了牽連,被逼迫服毒自殺。身為皇帝卻保護不了自己的母親,這讓溥儀很受打擊。

此後,溥儀便遇到了自己的第一個愛人,婉容。日常生活也不過是讀書,作畫,賦詩,生活得還算安穩。直到1922年11月5日,故宮的寧靜徹底被打破。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青年時期的溥儀和婉容合照

當時正值第二次直奉戰爭,直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回到北京,軟禁了曹錕,導致了吳佩孚倒台。但馮玉祥發現自己被舊勢力包圍,革命很難再有進展,於是派自己的得力幹將鹿鍾麟進入故宮,趕走了溥儀。這就是著名的「北京政變」。

無家可歸的溥儀被日本公使館收留,從此成為了日本人的掌中玩物。

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並建立了偽滿洲國,定都如今的吉林長春。經歷了無數委屈的溥儀與日本人相勾結,意圖實現大清復辟的夢想。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成為了偽滿洲國的皇帝。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

其實,這個皇帝就像當年在故宮一樣,只不過是個傀儡皇帝,就連偽滿洲國,也不過是日本人為了分裂中國而製造的傀儡政權,在這裡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權利。在這期間,還見證了自己的愛人婉容被逼瘋,自己卻無能為力。

1945年,在蘇聯紅軍的圍攻下,日本關東軍全軍覆沒,隨後日本投降。溥儀再次成為了一片落葉,隨風飄搖。之後一直被關押於蘇聯,並在1946年作為證人出席了國際法庭對於日本的審判。

1950年7月30日,溥儀被引渡回國,作為日本人分裂中國的幫凶,溥儀被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直到1959年,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在毛澤東的建議下,特赦了溥儀。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與妻子李淑賢

被特赦後的溥儀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工作,負責給植物澆水以及搞衛生。1962年,他與一名醫院護士,李淑賢結婚。在李淑賢的指導下,溥儀學會了如何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去生活。

1967年,因為尿毒症,溥儀在北京逝世,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後由妻子李淑賢將骨灰遷至清西陵

溥儀曾與毛主席共進晚餐

1962年的春節,偉大領袖毛主席私人在頤年堂宴請章士釗、程潛、仇鰲、王孝范四位社會名流共進晚餐。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四位都到來以後,毛主席面帶笑容地和大家說:「其實我今天還請了一位客人,你們要替我好好陪陪這位客人。」

大家面面相覷,猜測著這位客人的身份。

「他可是你們的頂頭上司啊。」毛主席再次笑談道。

就在大家猜測這位神秘人物,不亦樂乎的時候,一個身材精瘦,個子高高的男子走進房間,看著也就五十來歲。男子精氣神十足,雖說瘦弱,但步伐有力。

「這位就是我今天的重要客人,溥儀先生。」大家頓時驚掉了下巴。

「宣統皇帝,難道不是你們的頂頭上司么?」看著眾人驚愕的面孔,毛主席再次打趣道。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章士釗

看到了當年皇帝的真容,四人感慨萬分。尤其是章士釗,當年他擔任《蘇報》主編時,還曾經罵得溥儀狗血淋頭。

當時正值國家經濟低迷時期,桌上沒有山珍海味,只有幾碟頗具毛主席湖南家鄉特色的小菜,外加饅頭和米飯,以及一瓶葡萄酒。

由於湘菜基本都是以辣為主,溥儀沒吃幾口便被辣得滿頭大汗,毛主席見狀笑著問溥儀:「我們湖南人愛吃辣,味道怎麼樣,還不錯吧?」

溥儀被辣得慌忙回應:「不錯不錯!」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會見晚年的溥儀

毛主席隨後再次調侃,指著仇鰲和程潛,對溥儀說:「他們那邊的辣味最重,不安分守己的當你的臣民,起來造你的反,辛亥革命一鬧,把你這個皇帝老子攆下台了。」這句話頓時逗得大家大笑。

其實毛主席這次宴請溥儀是為了化解溥儀內心的心結,當時在場的4人中,有三人參加過同盟會,在推翻大清統治的過程中,都貢獻過一份力。本質上講,這是一場勸和酒。

在歡笑中大家從當年皇帝的話題聊到了娶妻成家,「你這個皇帝,娶妻一定要慎重哦。」毛主席再次開起玩笑。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

毛主席頻頻拿「皇帝」二字做文章,也是在引導溥儀,看淡一切,笑看曾經遭遇的不公與起伏,好好做一個共和國普通公民。

短短几個笑話,溥儀的心結被徹底打開,在之後的日子裡溥儀放下心中包袱,積極面對生活,娶妻成家,認真工作,徹底活成了一個新中國的普通公民。

1964年,成為政協委員的溥儀激動地站在台上對眾人說:

「我這一生當過四次皇帝,第一次是繼承光緒皇帝的位置當了宣統皇帝;第二次是張勳復辟,讓我當了12天的皇帝;第三次則是被日本人蠱惑前往東北當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這一次我還是皇帝,只不過我的身份跟大家是平等的,我現在成為了人民的集體皇帝。」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

不難看出,溥儀已經獲得了新生,已經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曾經悲慘的人生了。

溥儀曾收到毛主席兩千元

最初,溥儀在植物園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只能拿到180元的工資,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足夠了,但是對於曾經的皇帝來說,顯然是不夠的。

由於過慣了皇宮內養尊處優的生活,突然成為了普通公民,溥儀極為不習慣,他還沒有適應,如何去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生活。在他的眼裡,毫無金錢的概念,畢竟自己從來沒有用過錢這個東西。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與妻子李淑賢

例如,溥儀小時候就很愛吃宮廷糕點,這在新中國成立時,是屬於很奢侈的東西,拿到第一份工資後,溥儀買了好多自己喜歡的糕點。在沒遇見護士李淑賢之前,溥儀幾乎是月光族。

溥儀身邊的人逐漸離去,只有毛主席還記得他。得知溥儀的生活舉步維艱時,毛主席曾經派人給溥儀送去了自己的2000元稿費

當時眾人表示很不理解,認為毛主席沒有義務去給予溥儀幫助。特赦他,已經是對他最大的包容了。

毛主席面對眾人的不解,只是笑道:「他是皇上嘛。」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

去給溥儀送錢的正是當年痛罵自己的章士釗,看到主席對自己的關懷,溥儀激動得落淚,當即賦詩一首:「欣逢春雨獲新生,傾海難盡黨重恩。

除此之外,同樣生活拮据的還有溥儀的叔叔載濤,他也收到了毛主席的一筆錢。

2000元,這在建國初期已經是一筆巨款了,由此可見,毛主席的胸懷是何等的寬廣。

毛主席並沒有記恨溥儀當年對中國做的一切,反而對他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甚至,還幫他解決了一系列的生活問題,其中就包括撮合李淑賢和他的婚事。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溥儀

面對毛主席無微不至地關懷,溥儀更加堅定了跟著黨走的決心。甚至在臨終前,還拉著妻子李淑賢的手說:「共產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卻沒有為人民做什麼貢獻,我對不起黨,對不起毛主席。」

對於溥儀一生的評價

溥儀可以說是政治的犧牲品。自從出生,就被捲入了政治的漩渦當中。雖說貴為皇帝,但是從來沒有掌握過實際權力。前半生,一直是任人擺布的傀儡。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就像是一片樹葉,隨風飄蕩。

通過剪髮、接受西方先進文化,就可以看出,溥儀其實是個開明的皇帝。願意去接受西方先進事物。這一點,要比清朝頑固派要強,甚至比他的祖輩乾隆等皇帝要強很多。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但是,中年時期為了清王朝的復辟,過度地相信日本人,這又顯得他在政治方面十分幼稚。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他又是一個有抱負的皇帝,作為末代帝王,他沒有選擇沉淪下去,而是想藉助一切手段,重現大清的榮耀。

很想像祖輩康熙那樣,只是生不逢時,在大清滅亡後的幾十年里,那段歷史並不是像以往朝代那樣。前朝滅亡,新的穩定政權馬上就會接替它。

辛亥革命後,中國進入了長達20年的軍閥混戰階段,這段歷史極為黑暗,中國這片土地上,政治勢力錯綜複雜,加上1931年,日本入侵東北三省。毫無政治經驗的溥儀被日本人所利用,也算是合乎常理。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有些人認為溥儀是個悲劇人物,短短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溥儀是個幸運的人。回看中國歷史上的歷任末代皇帝,朱由檢趙昺楊廣,哪個不是死於非命。

毛主席對於溥儀的大度,是溥儀能夠善終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因為如此格局,共產黨才能代替清政府、國民政府坐穩中國的江山。

著名電影《末代皇帝》中,最後有個鏡頭,我覺得特別好,很令人深思。老年的溥儀用自己的工資買了一張故宮的門票。這是他從北京政變以後第一次回到故宮。故宮還是那個故宮,只是自己的身份變了。

溥儀的月薪僅有180元,毛主席託人送他兩千,溥儀當即賦詩一首 - 天天要聞

電影《末代皇帝》劇照

當看到自己當年的龍椅,溥儀陷入了沉思。不料沉思被故宮博物院管理人員的兒子打斷,「你是誰?怎麼會在這?」

溥儀笑著說:「我是曾經的皇上,故宮的主人。」小孩不信,於是溥儀從龍椅後面拿出一個裝蟋蟀的罐子,送給了小孩。

小孩打開罐子,蟋蟀爬了出來,再一抬頭,溥儀已經不見了蹤影。

小孩打開蓋子,象徵著困了溥儀一生的牢籠終於被打開,他重新獲得了新生。那隻蟋蟀正是暗示他自己,掙脫了束縛他一生的封建思想,重獲自由。

最後溥儀的消失,寓意著代表封建社會的那個皇帝,消失了,那個黑暗的時代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普通公民,一個人民的集體皇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唐朝十大名臣 - 天天要聞

唐朝十大名臣

房玄齡:房玄齡是唐朝初期的傑出政治家,與杜如晦並稱為「房杜」。他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並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期間擔任重要官職,負責綜合處理朝政,並參與了《晉書》的編纂工作。房玄齡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謀遠慮,為貞觀之治的開創做出了巨大貢獻。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 天天要聞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1994年7月22日,葉海亞·賈梅中尉率部發動武裝政變,殺進班珠爾佔領總統府建立了軍政府,甘比亞從此進入了比離譜更離譜的「賈梅時代」。拋開立場談人生,賈梅也絕對算得上是個成功人士,畢竟29歲就能當上國家元首的年輕人真的不多。賈梅出生於196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 天天要聞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6月21日,海底撈發布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楊利娟將正式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和CEO的職位。在海底撈工作24年的苟軼群將接替楊利娟成為海底撈新CEO。 同....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 天天要聞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由於影視劇影響深遠,加之洪荒網文的廣為流傳,使得很多朋友對《西遊記》原著中的一些人物設定存在認知偏差,論及此類,愚以為當以下列十大人物為最。10:白骨精白骨精大概是最被電影神化的人物,一度被塑造成碾壓取經團隊的強悍存在。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 天天要聞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界面新聞記者 | 庄鍵界面新聞編輯 | 張慧晚上9點,位於寧德市蕉城區漳港路2號的寧德時代(300750.SZ)科技大樓,依舊燈火通明。9點過後,才有員工開始從大門處陸續走出。數輛晚班通勤班車停在路邊,用於接送員工從辦公區返回寧德市中心的住處。印有「奮鬥者班車」的藍底白字標牌,掛在班車前的擋風玻璃上,格外醒目。這家全球...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 天天要聞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眼科公共衛生學奠基人,眼科教育家,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原主任趙家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3日10時44分逝世,享年79歲。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點擊進入澎湃新聞全球事實核查中心速覽-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所謂顯示「中國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圖片,實際是西周晚期一輛青銅輪牙馬車遺迹及4匹成年公馬的遺骸,並非人類骨骼。考古證據表明,這輛馬車是西周貴族的儀仗用車,而非作戰用的戰車。-  報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學研究通過分析兩例東周時期下肢被截肢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