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女為後(三)
西周國王周惠王死了,王位的繼承問題不得不馬上解決。王世子姬鄭有齊桓公及諸侯的支持,他的弟弟王子帶最大的支持者是死去的周惠王和仍然在世的周惠王王后。
父親周惠王死,王子帶就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王世子姬鄭害怕自己不能順利即位,所以秘不發喪,只是把周惠王的死訊告訴了齊國,在齊桓公的支持下王世子姬鄭繼承了王位,這就是開頭提到的娶了狄女為後的周襄王。然後又是由齊國出面組織諸侯會盟以安定王室。得到諸侯支持的周襄王這時才敢公布先王喪訊。其實這次鄭文公也要求參加會盟了,並表示歸服。就在周王室內部發生爭位之亂的時候,其實狄人的活動一直都很頻繁,狄人時時侵暴於中原諸侯。所以周襄王即位之後要直面兩大威脅:一個是一直心存不窺的弟弟王子帶;還有一個就是揮之不去的戎狄所帶來的陰影。而最可怕的事發生了,就是王子帶與戎人達成合議,合成一股力量直接和周王室敵對起來。
齊桓公為了周襄王和周王室操碎了心,堪稱國之柱石。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生母是誰不知道,但是得到周惠王的王后「惠後」的寵愛,所以惠後非常支持立王子帶為嗣。也可能周惠王生前想廢長立幼就是惠後在後面出的主意。王子帶得不到齊桓公為首的諸侯們支持,父死兄立,於是就出了狠招,勾結戎人攻打東周的王城。當時的揚、拒、泉、皋都是戎人的城邑,散布伊、雒之間,也就是現在河南洛陽的西南,距離東周洛邑王城很近。這些戎人在王子帶的召喚下攻入京師,進入王城,連王城的東門一併焚毀,幸虧秦國和晉國救了周襄王。而這個時候,背後主使的惠後恰巧也死了。周襄王沒有了在後面找麻煩的嫡母惠後,又有諸侯的支持,於是反過來討伐招來戎人之禍的弟弟王子帶。王子帶大概看出來齊桓公才是諸侯之首,於是奔入齊國想求得齊桓公的庇護。
剩下的事情又需要齊桓公出面料理了。齊桓公讓大夫管仲去調停戎人和周王室之間的矛盾。這時王子帶一直住在齊國。後來幾年,齊桓公也一直想讓周襄王和王子帶和解,曾經想在例行聘問時讓齊使替王子帶求情,也曾經再次組織諸侯會盟謀劃怎麼安定周王室,同時還要讓諸侯聯軍戍守周王城,以防戎人再次入侵。四、五年過去了,王子帶的事情還沒有徹底解決,但是齊桓公去世了。
齊桓公在世時,周惠王時期,「狄」就曾經多次侵「諸夏」。狄人伐邢國,邢國是周王室同姓的「姬」姓國,當時管仲就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戎狄像豺狼一樣永遠得不到滿足,中原諸國只有互相親近不相拋棄才能保平安。果然緊接著狄人又侵伐衛國。但是因為有齊桓公這個霸主在,所以邢國和衛國並沒有亡國。齊桓公將邢國遷於「夷儀」,就是今天的山東聊城,將衛國遷於「楚丘」,就是今天的河南滑縣,邢、衛兩國不滅,這是齊桓公作為春秋霸主,「尊王攘夷」思想的體現。
周襄王即位之後,就在周襄王和王子帶的王位爭奪戰展開的同時,「狄」人活動頻繁,伐晉滅溫,甚至再次威脅到已遷到楚丘的衛國。又是諸侯共同幫衛國築城以防禦狄人。剛剛安撫好了戎人,又要操心周襄王和王子帶兄弟的關係,這時狄人果然就侵暴衛國,接著又侵入晉國。而實際上,戎人雖然受了齊桓公的安撫,也並沒有完全老實,時不時就會再來騷擾周王室所在的京師。齊桓公去世之前,正是狄侵晉國、戎攻京師、淮夷凌鄫國多重事端同時暴發的時候。諸侯齊集一處正想著怎麼救鄫國,怎麼攻伐戎狄、淮夷的時候,齊桓公去世,齊國大亂,諸侯一轟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