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塊不可分割的領土,譚嗣同和康有為卻建議:賣給英國和沙俄

2019年12月06日09:15:17 歷史 1054

中國兩塊不可分割的領土,譚嗣同和康有為卻建議:賣給英國和沙俄

雖然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疆域面積也在不斷的變遷,但中國歷代王朝都會在邊疆派駐大量兵士戍邊。雖然有的王朝在內外交困下轟然倒塌,但對於邊境的堅守,卻體現著整個王朝的尊嚴。

中國兩塊不可分割的領土,譚嗣同和康有為卻建議:賣給英國和沙俄 - 天天要聞

隨著歷史來到19世紀,此時統治中國的清朝也以漸漸衰微,並且隨著國力大不如前,內憂外患也接踵而來。先有阿古柏率軍入侵新疆,後有英國勢力開始潛入西藏,妄圖趁清朝自顧不暇時,一舉拿下西藏。而此時,在中國的海疆上,崛起的日本帝國開始窺伺台灣以及琉球群島。可以說,這時的清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大有大廈將傾之勢。雖然,最終在沙俄的協助之下,一舉擊潰了入侵新疆的阿古柏,但打走了狼招來了虎,新疆大部分地區被沙俄佔領,面對這一困局,清廷上下開始緊張的商討起來。

中國兩塊不可分割的領土,譚嗣同和康有為卻建議:賣給英國和沙俄 - 天天要聞

最終在朝堂上形成了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以及以左宗棠為代表的"塞防派",兩方可謂是互不相讓,最終,當朝皇帝只好採取兩方並重的方式,在謀取拿下新疆、西藏的同時,大力發展各路水師,以防範日本海軍的侵擾。

最終,左宗棠率領清軍精銳,前往新疆迎戰沙俄軍隊,而在東南沿海方面,由於軍備太過落後,清廷只能以50萬兩白銀的代價,換取日本撤回沿海艦隊,而這也為後來的中日海戰埋下了禍根,此次日本不僅知道清朝海事疲軟,且整個朝廷並不想於日本開戰,日本大可因為要挾清政府,做出更大的讓步。

中國兩塊不可分割的領土,譚嗣同和康有為卻建議:賣給英國和沙俄 - 天天要聞

而此時的英國,則在中國西藏、雲南等地不斷滲透,企圖將兩地完全納入到英國勢力範圍,並以此為據點,想將清朝腹地的大量資產搜刮到英國殖民地。英國於1876年迫使清政府簽訂"煙台條約",而這份條約的簽訂,使得英國進入西藏,如同進入無人之地一樣,如果不是遭到藏族士兵的強硬反抗,相比西藏地下埋藏的豐富礦產,都會被英國洗劫一空,西藏這邊雖然因藏族士兵的抵抗,暫時趨於安穩,但依舊是危機四伏。

中國兩塊不可分割的領土,譚嗣同和康有為卻建議:賣給英國和沙俄 - 天天要聞

畢竟此時的清朝政府,已經沒有多餘錢財,再去支撐一場邊界戰爭了。而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清廷上下只好對侵略者不斷做出妥協,希望通過這一方式,換取各邊境暫時的安寧。眼看著清朝即將要消亡,作為清朝進步派的康有為、譚嗣同等人,發起了著名的"維新運動",並且為了將維新運動推向全國,康有為、譚嗣同紛紛建議清朝皇帝,將西藏、新疆賣給英國和沙俄,以此來換取錢財推廣新政,並賠付甲午戰敗後的戰爭賠償,國家才能有機會重回正軌以圖自強。

中國兩塊不可分割的領土,譚嗣同和康有為卻建議:賣給英國和沙俄 - 天天要聞

清朝雖然已經窮途末路,但對祖宗基業卻十分看重,,認為無論到了何種地步,都不能將祖宗打下的基業賣給蠻夷番邦。而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清朝在這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新疆和西藏雖然在那時是一片貧瘠,但地下卻埋藏著無數的礦藏,若當時不慎重將其賣給英俄,那這些珍貴的寶藏就不在屬於中國,而比這些更重要的是,新疆、西藏作為國家領土,這涉及到整個國家的尊嚴,並且新疆、西藏是中國西北防禦的重要門戶,如果這兩地被丟失,那整個中國腹地都將時刻受到嚴重威脅。

英國和沙俄覬覦中國領土,清朝卻無能為力,譚嗣同和康有為:賣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明朝滅亡的悲劇,在歷史的長河中轟然而至。就在明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佔了北京,崇禎皇帝選擇了自縊殉國。明朝的統一政權從此徹底消失在歷史舞台上。
太監為何比宮女更受古代皇帝偏愛? - 天天要聞

太監為何比宮女更受古代皇帝偏愛?

宮廷中的太監,這個職業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歷史中仍然存在。他們是專門為皇室服務的男僕,負責照顧皇帝和後宮的嬪妃們。太監也可以被稱為宦官,擔任官職。然而,在先秦和西漢時期,宦官並不全部都是閹人。東漢時期開始,宦官才全部由閹人擔任,成為服務皇室的官員的總稱。
1592年壬辰倭亂爆發,日本在短短數月內侵入朝鮮王朝,直逼平壤 - 天天要聞

1592年壬辰倭亂爆發,日本在短短數月內侵入朝鮮王朝,直逼平壤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導語:歷史的長河中,思想的交鋒常常伴隨著社會動蕩與變革。在明朝朱子學盛行的時代,中國儒學者王陽明創立了陽明學,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引發了一場儒學的思想革命。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全國參軍人數驚人!如何讓2000萬群眾報名參軍,我們必須知道真相!中國歷史上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在為期三年的戰爭期間,全國發生了四次參軍高潮,驚人的2000萬群眾報名參軍,其中有240萬人最終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三國亂世,強敵難尋:外族何故不來犯? - 天天要聞

三國亂世,強敵難尋:外族何故不來犯?

外族入侵血與火的時代,自古以來,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文化的巨大威脅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就已經存在,而到了漢代,以游牧為生的他們更是發展壯大,就連漢高祖劉邦都曾被困於白登山上。這讓人們對游牧民族的發展和威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然而,在漢末三國時期,卻沒有外族入侵。
康熙的女兒被丈夫踢死,康熙知道後,是怎樣為她報仇的? - 天天要聞

康熙的女兒被丈夫踢死,康熙知道後,是怎樣為她報仇的?

康熙皇帝,是中國清朝的偉大君主,也是一位慈父。他有十五個兒子和十六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名為端靜公主。端靜公主是康熙心頭的寵兒,她聰明、美麗、善良,深受康熙的寵愛。然而,命運卻對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一天晚上,端靜公主的丈夫突然發狂,竟然將她無情地踢死。
一等公、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如果上朝,誰應該排在第一位? - 天天要聞

一等公、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如果上朝,誰應該排在第一位?

清代大臣上朝,一等公、大學士、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以及各部院堂官如何排班,誰應該站在首位?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知識點,在清代宮廷影視劇中我們是難以發現的,就是在文獻史料中也很少有記載。近來御史在翻閱《清稗類鈔·爵秩類》的時候,發現了相關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