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敏:對於大順政權而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2022年05月12日15:05:43 歷史 1750

明末既有政治上的積重難返,又有天災的接連不斷,爆發了各地的農民起義,其中一支由李自成領導的農民武裝最終於1644年攻入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建立了大順政權,然而這支新生的政權僅僅存在了短短的42天背後,雖說有吳三桂與滿清聯合絞殺的因素,實則大順政權的「二把手」劉宗敏需要負上不小的責任。

何許人也

一般認為劉宗敏是陝西藍田人。藍田與李自成的家鄉米脂相距數百公里,兩人發生聯繫是經牛金星引薦,劉宗敏成為了李自成帳下的一員猛將,可見劉、李事先並不認識。

這似乎不足以解釋為何在明軍圍剿之下,劉宗敏對於李自成不離不棄,拚死護衛,以及大順政權建立後,李自成賦予劉宗敏「追贓助餉」的重任。

《甲申紀事》中的一則材料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生逢亂世,吃「公家飯」的李自成被派了苦差事,許久沒有進展,一日到劉宗敏的鐵匠鋪,又逢到集市採購食材的侄子李過到來。於是李自成從大倒苦水談到時局的動蕩,引起了其他兩人的共鳴,隨即買食物祀神,盟誓為響馬,共同反抗地主階級的壓迫。

從中可知,劉宗敏也是陝西米脂人,與同鄉李自成相識多年,交情匪淺,這份情誼在此後又經受了多次戰鬥的考驗,得到強化,由此不難理解劉宗敏對於李自成的不離不棄,以及李自成後來賦予劉宗敏的重任。

劉宗敏:對於大順政權而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天天要聞

絕處逢生

1629年,劉宗敏跟隨李自成加入了闖王高迎祥的隊伍,開始了「響馬」之旅;隨著高迎祥的犧牲,李自成成為了「闖王」2.0版本,帶著隊伍繼續與明軍周旋,其中劉宗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1636年暫時打退後金軍隊之時,崇禎馬上騰出手,派出洪承疇孫傳庭率重兵圍剿攻打潼關的李自成所部,以期一勞永逸解決禍端。據《明史》記載:承疇、傳庭合擊於潼關原,大破之。此役兩軍力量懸殊,李自成大敗,碩果僅存18騎,但就是這18騎,在身負重傷的劉宗敏率領下,拚死搏殺,力保李自成突出重圍,鑽進了商洛山。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劉宗敏一邊學習兵法,一邊嚴格訓練新兵,所部漸漸有了起色的同時,也招來了明軍的再次圍剿。兵法果然派上了用場,劉宗敏出其不意,使得李自成所部跳出了包圍圈,避免了滅頂之災。
  • 數月後形勢突變,李自成所部在四川綿陽再遭明軍包圍,一時間軍心不穩,出現了變節者。劉宗敏對此打出「組合拳」:當眾盟誓至死效忠李自成,回營殺了妻子,不至成為累贅,以便護衛李自成突圍進入鄖均山。

劉宗敏:對於大順政權而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天天要聞

建立政權

李自成所部隨後進入了遭遇蝗災,導致「人相食,草木俱盡」的河南,就這明王朝還不忘橫徵暴斂。於是,李自成提出的「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迅速積累人氣,也讓民眾看到了希望,由此起義軍迅速壯大。

此前作戰英勇,治軍嚴格的劉宗敏歷經戰火的洗禮,成長不少,適時提出了「先取關中,以此為根據地,再圖山西,最終直指北京」的作戰方針,李自成所部最終在1643年攻陷西安,定都於此,建立了大順政權。

緊接著起義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李自成率領,經大同、居庸關,從北面進攻北京;另一路由劉宗敏率領,從太原經保定,從南面進攻北京。反觀明王朝早已是千瘡百孔,顧頭不顧腚,在起義軍與後金軍隊的「車輪戰」之下,已成強弩之末,最終於1644年3月結束了長達276年的統治,也宣告了大順政權進入了新紀元。

劉宗敏:對於大順政權而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天天要聞

眾多利好

大順政權定都北京伊始,華夏大地尚有三大勢力的存在:

1. 南明政權:崇禎煤山自縊,南京的一堆遺老遺少張羅著立新帝,延續大明的「千秋萬世」,事實證明是出鬧劇,誰也不服誰,相繼出現了弘光魯王、隆武等數個南明政權,沒有看到東山再起的跡象,反倒是晚明的腐敗無能、相互傾軋殘殺一個不拉地繼承了下來,導致了駐防南方、手握重兵的大將左良玉高傑等人流露出改換門庭的傾向;

2. 後金政權:山海關外新興的滿洲女真人建立政權,逐漸走上了向外擴張的道路,屢次進犯遼東以及京津地區,犯下了諸多血債,引發了漢族廣大民眾的堅決抵抗,加之滿洲經濟文化都要落後於中原,女真人被視作不開化的民族;

3. 大西政權:另一支農民起義軍張獻忠所部,建立了大西政權,其偏安一隅,坐擁四川的山川之險,多少使得這個政權鬆懈了,制度上的建設要滯後於大順政權;

大順政權佔據著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控制著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五省及甘肅大部、湖北、江蘇、安徽北部廣大區域。

更重要的是,相較其他三股勢力,上述區域內社會的各階層普遍認為,大順政權才是大明朝的最佳替代者,表現為大順軍所到之處,各地原明朝的地方官吏率民眾出城相迎,中央的高級官吏則爭相自薦,以期為大順政權建立新功,佔據一席之地。

劉宗敏:對於大順政權而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天天要聞

兵敗被殺

然而歷史卻開了個玩笑,最終選擇了女真人,怪只怪大順政權「作死」,痛失好局,這其中劉宗敏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首先是抵制李自成稱帝。如果李自成進京後儘早稱帝,便為大順政權正名而成為了正朔,可以名正言順地討伐其他勢力,這樣將政治主動權牢牢把握在手中,也極有利於爭取山海關外的吳三桂、江南的左良玉等原明將軍,同時也是對準備南下的女真人形成威懾。

此等對於大順政權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提議,卻引起了劉宗敏的嚴重不滿,甚至說出了「我同他(李自成)同做響馬,何故拜他?」登基大典那日,文武百官行禮,劉宗敏竟堅決不敗,經丞相牛金星的再三勸說下,極不情願地拜了兩拜。此後劉宗敏又裝瘋賣傻,致使李自成遲遲不能正位,直到退出北京前一天,才草草完成登基大典,也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劉宗敏:對於大順政權而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天天要聞

其次是對於原明各級官員的處置。上述提及社會各階層對於大順政權是翹首以盼,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廂情願,除了錄用90名三品以下官員外,大順政權處死了原明勛貴、武臣500餘人,降順了3000多名官員。

其餘的交由劉宗敏、李過處置。事先李自成要求區別對待,但劉宗敏「一刀切」對這些人進行了野蠻的拷掠,所得作為政府和軍隊的開支,即「追贓助餉」;事後李自成提出批評,劉宗敏反唇相譏,認為李自成賦予了權力,就不要管那麼多。

第三是爭取吳三桂。滿洲八旗大軍壓境之時,手握數萬精兵的吳三桂成了關鍵,倒向哪一方,都將增加這一方獲勝的概率。

劉宗敏並不這麼看,聲稱「(山海關)此彈丸者,不足當京師一角」,認為自己麾下百萬雄兵,根本沒拿吳三桂當回事,以致於發生了拷掠吳三桂之父和奪了吳三桂愛妾的惡性事件,致使李自成的招安功虧一簣,吳三桂投降滿洲。

此消彼長之下,加之以劉宗敏為首一眾高級將領的輕敵,導致了大順軍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被動應戰而大敗,余部倉促撤退北京,在滿洲八旗的追剿下,劉宗敏、李自成相繼被殺。

劉宗敏:對於大順政權而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天天要聞

吳三桂與陳圓圓

綜上所述,可以將劉宗敏的生涯一分為二,前期經過十餘年的鬥爭,開疆拓土的同時,也使得個人聲望到達了頂峰,成為了僅次於李自成的「二號人物」;後期則只有短短的42天,這期間對於大順政權而言,可謂是居功至偉的劉宗敏卻因意氣之爭,表現地非常不成熟,個人主義至上,對大局不管不顧,致使喪失了主動權,小命也不保,還令大順政權轟然倒塌,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著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 天天要聞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在明朝嘉靖年間,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與道士」的奇妙戲碼,簡直可以用「道士駕到,皇帝傻眼」來形容!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宮廷中掀起一陣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