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2019年10月09日01:05:05 歷史 1366

古時,人們交流時,不會直接說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年齡稱謂來代替,這些在詩詞中也常有體現。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比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的黃髮指老人,古時,黃髮是長壽的象徵。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髮。

今天,和大家一起回味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吧!

0歲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初度:是指生日之時。出自《離騷》:皇攬揆余初度兮,肇賜余以嘉名。後也也稱生日為「初度」,出自《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賀。

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2歲

孩提:指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歲

齠齔【tiáo chèn】:指七八歲的兒童。《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齠齒。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總角:指八九歲至13歲的少年兒童。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

9歲

黃口:十歲以下。本指雛鳥的嘴。

10歲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註: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12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古代女子12歲開始帶釵梳妝。

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舞勺之年:指男子13-15歲之間。據《禮記》記載:勺,一種樂舞,古未成童者習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學習勺舞。

15歲

及笄之年:即將年滿15歲的女子。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袁枚《遣興二首·其一》

結髮:束髮,扎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之年:15歲。語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髮:男子十五歲。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男子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歲。指男子的15-20歲,也是童子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歲。鄭玄:「成童,十五以上」。

16歲

二八:為16歲。

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孫綽《碧玉歌》

20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用於女子。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24歲

花信年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24歲。花信:開花時期,花期。藉此泛指女子正處年輕貌美之時。

30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30歲。

40歲

不惑:四十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活到這個歲數,應該能很好的控制情緒的變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50歲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知天命:五十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對個人榮辱已經淡然。後人因以「知天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60歲

耳順: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是聽得進逆耳之言,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於心。

花甲:指60歲。花甲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曆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一循環稱為一甲子,又因天干地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

耆【qí】: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

61歲

還歷壽:61歲的壽辰。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還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

從心之年:指70歲。語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七十歲。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因用懸車之年指七十歲。

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

耋【dié】: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耄【mào】:八十至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88歲

米壽:八十八歲的雅稱。因「米」字拆開,其上下各是八,中間是十,可讀成八十八,故名。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慾旺盛之意。

90歲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 天天要聞

鮐【tái】背之年:古人九十歲的別稱,鮐背泛指長壽老人。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99歲

白壽:九十九歲的雅稱。因百字去年上邊的「一」是「白」,「百」數去一為九十九,故雅稱九十九歲為「白壽」。

100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上壽:養生學術語。謂最高的年壽。《左傳·昭公三年》孔穎達疏: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莊子·盜跖》則有「人上壽百歲」的說法。

108歲

茶壽:是108歲的一種說法。茶字的草頭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個八,加在一起就是108歲。

140歲

雙稀、雙慶:古稀指70歲,因此又稱是70歲的兩倍——140歲。雙慶也指140歲。

不論你年方几何,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來源:中國歷史網】

【編輯 W016】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烏克蘭「特赦」部分重罪犯派往前線 - 天天要聞

烏克蘭「特赦」部分重罪犯派往前線

美國《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16日播發一篇調查報道,稱烏克蘭為緩解前線步兵短缺,開始釋放部分重罪犯,派往前線參與高風險的突擊作戰。△5月17日,頓涅茨克地區,一名烏克蘭士兵戴上頭盔。報道說,烏克蘭議會5月通過「特赦項目」法,允許因毒品交易、盜竊、持械傷人和謀殺等重罪入獄服刑的罪犯參軍,已有2750多人因此獲釋。...
女廳官周海琦,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女廳官周海琦,任上被查

據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17日消息,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周海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周海琦(圖源:四川發布)官方簡歷顯示,周海琦,女,漢族,1972年1月生,四川成都人,在職研究生學歷。1990年3月參加工作,199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周海琦曾先後在四川...
細數《說唐全傳》中不死不休、有你沒我的四對死對頭 - 天天要聞

細數《說唐全傳》中不死不休、有你沒我的四對死對頭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樣的彼此關係夠得上不死不休、有你沒我的死對頭。像比較著名的羅成、單雄信,宇文成都、裴元慶,蓋蘇文、薛仁貴更傾向於宿敵,不至於無法共存,所以真正的深仇大恨僅限於近似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兩類。
閻步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小序 - 天天要聞

閻步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小序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書影我與同事合作,在北京大學開設一門公共課「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把古代皇帝制度、法律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監察考課制度、軍事制度、選官制度、官學制度、俸祿制度、品位制度、王朝禮樂制度等,一樣一樣地講給學生聽。此外還有一門「中國古代官僚等級管理制度研究」,逐一...
報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開除黨籍!

中紀委打「虎」反腐不停歇。6月16日,中紀委周末「打虎」,正部級幹部吳英傑落馬。6月17日上午,中紀委同時官宣三名中管幹部被「雙開」消息:河北省紀委原副書記、省監委原副主任陳玉祥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黑龍江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黨組副書記、副省長王一新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
報中共中央批准:李鵬新、王一新、陳玉祥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李鵬新、王一新、陳玉祥被「雙開」

新京報訊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微6月17日消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原副書記李鵬新,黑龍江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一新,河北省紀委原副書記陳玉祥,三人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李鵬新培植個人勢力,大搞新型腐敗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微6月17日消息,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
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任上落馬! - 天天要聞

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任上落馬!

據中紀委網站6月17日消息,廣東省地質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德發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廣東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黃德發是任上落馬。「上官匯」查詢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官方網站發現,黃德發的相關信息還在「領導之窗」欄目中。相關信息顯示:黃德發,男,漢族,1964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省自然...
「佇將文綺色,舒捲帝王宮」,淺談南宋帝王歷史教育的積極影響 - 天天要聞

「佇將文綺色,舒捲帝王宮」,淺談南宋帝王歷史教育的積極影響

引言南宋的帝王歷史教育中,相當注重從歷史上的明君德政與暴君弊政的對比,致力於人君君德的培養,致君堯舜是每一個臣子的願景。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下,南宋一代的君主雖有不慧、不善治的,暴君之主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而且人主往往也能從歷史教訓中汲取經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