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1937年全面侵華正式開始中國開始抗戰,而國民政府卻在1941年才向日本宣戰,這是為什麼?
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書
- 日本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的重心依然打內戰,由於蔣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東北三省全部淪陷。在1931年到1936年西安事變,整個國民政府的重心都是在打內戰。中國的內戰沒有讓國民政府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抗戰,更別提對日宣戰了。
- 西安事變後,國內聯合抗戰局面已經形成,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開始打響,國民政府和延安及各地軍閥開始通過抗戰方式抵抗日本侵略,但是國民政府考慮國際形勢,依然不對日本宣戰,因為一旦宣戰,中日兩國成為正式的交戰國,按照國際法未參戰的國家不得對交戰國提供幫助,所以國民政府為了獲得美國和蘇聯的幫助,採用戰而不宣的方式。
-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中的高層仍然想通過和談的方式解決的中日戰爭。在德國的調停下,國民政府和日本進行了談判,但日本當局要價太高,蔣介石知道一旦接受日本的條件就等於中國亡國,這使得蔣介石沒有接受日本的條件,中國繼續抗戰。1939年開始,國民政府又一邊抗戰,一邊和日本談判,整個談判到1940年才停止。在此期間,國民政府仍然幻想談判解決戰爭問題,但日本的目標是侵略整個中國。這使得國民政府和日本的談判始終談不攏。由於國民政府和日本的談判時斷時續,國民政府直至1940年沒有對日宣戰。
- 蔣介石希望美國能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中國一起對抗日本,美國不對日本宣戰,中國自然不會對日本宣戰。中國對日本宣戰而美國不對日本宣戰,美國就會利用國際法停止對中國的援助,而中國需要美國援助,這讓蔣介石不願意在美國對日本宣戰之前對日本宣戰。
蔣介石
1947年12月7日,日本空襲珍珠港,美國對日本宣戰,而國民政府也在美國宣戰後的第二天也對日本宣戰。
日本偷襲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