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2021年09月18日23:57:02 歷史 1908


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九十周年,很多人在用各種方式提醒國人不應忘記「國恥之日」。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為何日本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當時的日本關東軍,數量遠遠比不上東北軍啊!

此事,需要探討,值得探討。


1、日本發動「九一八」的背景



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 天天要聞

吉田松陰

日本發動九一八,那就是早與晚的問題,這就像,一個野狗惦記著村東頭的一塊肉,雖然有風險,但遲早都會按捺不住去下口。

從遙遠的明治維新前起,日本人中的翹楚吉田松陰就說出了日本的大戰略:收滿洲,逼俄國;並朝鮮,窺清國;取南洲,襲印度。

這樣的言語,早就讓很多日本所謂的俊才佩服不已,並以此為終生目標。

因此,有了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是日本人的第一步,他們獲得了朝鮮、台灣的控制權,要不是「三國干涉還遼」,那時,東北就已經陷落了。

日俄戰爭後,日本人在東北獲得了大量的權益,日本關東軍開始入駐東北,日本在東北開始了布局:增加在東北的僑民,促進東北的經濟貿易。

日本在東北經營多年,但在東北王張作霖的影響下,日本並未能完全掌控東北,這讓日本人如鯁在喉,很不舒服。

於是,「應該完全佔領東北」的觀點,在日本軍政兩界廣泛傳播。

1927年3月,日本發生金融危機,大量銀行倒閉,經濟萎靡不振。

每當國內有問題的時候,將民眾的注意力轉向外面,是政客們的常用手段。

3月20日,田中義一受命組閣。此人參加過著名的「甲午戰爭」,是個絕對的鷹派人物。田中一上台,「侵華」的積極政策隨之各種出台。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田中開會提出了侵佔東北三省,並發表了著名的「田中奏摺」: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 天天要聞

田中義一

對於田中的計劃,有一堆支持者,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一說:「日本在滿州投入了太多,犧牲10萬生靈,耗去20億國幣,收了滿蒙才是正解!」

一說:「如果不控制住滿蒙,日本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

還有說:「支那和滿洲是兩個國家,把滿洲人民從支那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吧!」

更有言論稱:「日本在滿洲的權益是從大清那裡獲得的,和現在的支那國無關!」

接下來,田中準備加快腳步。

第一步,逼著張作霖簽訂修建鐵路事宜。

這是為了日本下一步做準備的,五條鐵路修好,日本在東北就可以來去如風,而且對蘇聯也會造成大影響。可是,張作霖「手黑」,不願意簽訂不利的協議,能拖則拖,能滑則滑。

基於此,日本人就要啟動第二套方案了,把張作霖收拾了。

看似,這是關東軍自己的主意,甚至是河本大作的個人行為,實際上,這是上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結果,田中心知肚明。

1928年6月4日,日本在皇姑屯炸死了張作霖。


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 天天要聞

張作霖

當時,河本大作等人製作了假象,試圖嫁禍給南方的國民黨軍隊。

只是掩蓋手段太拙劣,日本在野黨一調查就發現了「關東軍的欲蓋彌彰」,於是,日本民眾都知道那是自家人所為了。

1928年底,張學良易幟,表示跟了蔣介石。而日本天皇等人認為「轟炸張作霖」還是太過魯莽,把東北軍推到了蔣介石那裡。

因為刺殺張作霖的事情,主事者河本大作被降職處分。1929年的7月,田中內閣倒台,田中首相上任僅一年零三個月。

接下來,日本關東軍繼續研究:如何拿下東北三省。


2、「九一八」爆發,東三省被日本人輕易取得



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 天天要聞

石原莞爾

1930年,關東軍的一個高級參謀石原莞爾,和一些軍中骨幹,在東北進行了旅遊,從南滿到北滿,看了個遍。

他們沒有其它目的,就是要了解更多情況,如果在奪取東北過程中,和東北軍、蘇聯開戰了,如何應付?

旅遊完,石原莞爾等人寫了一個報告《對佔領區統治的研究》。

在報告中,石原莞爾把奪取東北分為了三步:

第一步,利用半年至一年,進行作戰,掌握最大的贏面。

第二步,佔領全東北,將東北三省的財政收入的50%拿來支持關東軍。這是要以戰養戰。

第三步,開始建設東北,除了收取本地的財政收入,引進日本的商人,增加日本的移民,大力開發礦業,增加製造業,讓東北成為日本重要的大陸支撐點。

到這一步,誰如果還要說日本是臨時發起的九一八,那就該拉出去槍斃了。人家預謀已久,步驟很詳細。

要開戰,第一步就是製造輿論,讓國際上覺得日本是正義的。

1931年夏天,第一個能操作的事情出現了,就是著名的「萬寶山事件」。

這個事件發生在長春東北30公里的長春縣,一個漢奸經理違規操作,挑起了當地中國農民和前來承包土地的188名朝鮮人的矛盾。

本來好好協調,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日本的武裝警察參乎其中,推波助瀾,導致事態擴大,死了一些人。

日本人馬上開始在平壤、漢城、仁川等地發動輿論攻勢,妖魔化中國人,於是,朝鮮半島出現嚴重的「排華反華」,結果導致119名華僑被殺,395人負傷,82人失蹤。

日本馬上發起國際輿論攻勢,對外宣稱:滿洲的中國政府,欺負老百姓,排除異己,屠殺朝鮮人,做得實在太差。

緊接著,日本人的間諜中村在東北活動時,被抓獲,最後被處死。日本人得知這事後,再一次放大了此事。

兩件事大肆宣揚,增加影響力,為日本關東軍「替天行道」做準備。

彼時,石原莞爾直接對軍官們說道:到了向東北出兵的良機了!

隨著兩件事的發酵,日本人佔據了輿論高點,開始準備作戰計划了。

本來,石原莞爾等人計劃9月28日襲擊東北軍的北大營,但是,日本國內和軍內,還是有兩種意見,反對方擔心搞不好影響日本國運,害怕蘇聯出手。

就算蘇聯不出手,東北軍硬抗,也不是那麼輕易就拿下來的。看起來,考慮是有道理的,只是高看了東北軍的堅持。

擔心有變,石原莞爾在關東軍司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下,計劃提前到了9月18日。

在九月十八日晚上,在柳條湖鐵路,發生了爆炸,鐵軌被炸壞,還損壞了兩根枕木。看來,炸藥放得不多啊,遠遠比不上炸張作霖那次。

日本人自己炸了自己的鐵路,然後找了三個中國人,給其穿上中國士兵的服裝,殺死在了爆炸鐵路那裡。意思是,爆炸是中國人指使乾的。

這理由太過奇葩,誰幹壞事還穿明顯的衣服?

接著,一個電報到了日本關東軍參謀那裡:「北大營三四個連炸了鐵路,然後逃了回去,關東軍追擊到了北大營,並佔領了一角,請給予支持!」

這還有啥說的?開始支援,準備開戰。

萬萬沒想到,此時,北大營的軍士們亂鬨哄一片,但不是去打仗,而是來回傳遞消息:「上面命令,不準輕舉妄動,不準還擊,原地待命!」

到底是誰發的不抵抗的命令?


3、到底是誰下的不抵抗的命令?



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 天天要聞

不抵抗的命令一個接著一個,北大營的士兵們完全懵逼了,這是等著日本人打嗎?可憐的東北軍人,完全處於一個「坐以待斃」的狀態。

在一線的七旅參謀長趙鎮藩打電話請示東北軍參謀長榮臻,請求開戰。

榮臻堅持主張: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

不得已,七旅只能東撤了。

9月19日凌晨5:30,日本人佔領了北大營,投入兵力僅僅500人,死亡2人,傷22人。而東北軍傷亡340多人,大多是在手無寸鐵的狀態下死去。

19日白天,日軍輕鬆佔領瀋陽、東大營,收了兵工廠,控制了機場....。據統計,僅僅在瀋陽,不算其它,損失飛機就高達262架,各種大炮2600餘門,戰車26輛,機關槍3000左右,步槍10萬左右。

日本沒怎麼費勁就把瀋陽佔了。

對於一個軍人來說,再沒有比這更窩囊的了。

最窩囊的是,後來,在上級安排下,東北軍放棄了東北,集體入了關,大好的東北徹底給了日本人。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問題是,到底是誰下的不抵抗命令?是蔣介石,還是張學良?

1946年,抗戰結束,張學良曾經的機要秘書發表演說:9月18日夜,張學良詢問十多次蔣介石,最後得到了唯一的結果,不抵抗。而這些電文還存在著,容不得抵賴。

這是為張學良開脫。當時的張學良還在軟禁中,因此,也無法回應。

很多年後,在張學良獲得自由後,對媒體說道:

我當時認為日本人是純純的軍事挑釁,所以我下了不抵抗的命令,我希望和平解決此事。

事實說明,我誤判了形勢。到現在,很多人說是中央政府當時下的命令,其實不是。我不能把責任推到中央政府頭上。

下屬說是蔣介石下的不抵抗命令,而張學良說是自己下的命令。到底誰的話可信?

綜合對比各種史料來看,9月18日確實是張學良下了「不抵抗」的命令,但是,張學良早就被蔣介石洗了一次又一次腦。

1931年7月,萬寶山事件後,蔣介石來電:「.....官民須協力抑制排日運動,宜隱忍自重,以待機會。」

這話意思很明顯,不要和日本人對抗,玩不過人家。

1931年8月16日,蔣介石電告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

這兩次的電告,讓張學良肯定了對日的策略和態度,那就是不抵抗。

在1931年9月6日,張學良密電給參謀長榮臻及東北三省政務委員會:

「現在日方外交漸趨吃緊,應付一切,力求穩健。對於日本人,無論如何,我方務當萬分隱忍,不可與之反抗,以免釀事端.....」

到了9月11日,蔣介石和張學良在石家莊會面:

「最近獲得可靠情報,日軍在東北馬上要動手,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慮到只有請國聯主持正義,和平解決。」片刻後,蔣介石再次說道:「我這次同你會面,最主要的是要嚴令東北全軍,凡遭日軍進攻,一律不抵抗!」

蔣介石三番五次地告訴張學良不要抵抗,一遍遍地分析形勢,進行中日對比,如此,張學良只有一個觀點:如果遇到日本人的挑釁,不抵抗,等國聯主持正義!

於是,在9月19日凌晨一點,張學良下了命令:避免衝突,不抵抗,勿使事態擴大,以免兵連禍結,波及全國。

那麼蔣介石有沒有在9月18日下達不抵抗命令呢?

沒有,蔣介石當時在去江西的「永綏號」軍艦上,消息第一時間傳來時,正是凌晨,正在睡覺,沒給任何指示。

9月19日下午,蔣介石飛回了南京並發出了第一封電報,大意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太張揚,引起民眾情緒。

蔣介石和張學良採取了不抵抗,把希望放在了國際聯盟那裡,可惜,國聯讓人很失望,一是並不完全為中國說話,二是國聯根本拿日本沒辦法。

到那一步了,日本人怎麼會聽國聯的?

東北地方一塊塊丟了,但蔣介石和張學良仍然主張不抵抗,並且在後期讓近20萬大軍入了關。

日本人本來想要用半年到一年時間解決東北問題,沒想到幾天就解決了,這讓日本完全膨脹了,中國人太弱了,因此,也就有了6年後的全面侵華。

張學良在後期後悔不迭,東北軍也對日本人充滿了仇恨,因此也就有了後來的「西安事變,逼蔣抗日」。這是對九一八事變的救贖,也是對中國民眾的一個負責任態度。


日本為何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 天天要聞

九一八已經過去了90年了,相關的大人物們都是黃土一抔,已然歸去,但留在中國歷史中的那一頁「恥辱」,將永遠存在,並提醒中國人:勿忘國恥!勿忘國恥!過度讓步和不抵抗絕不能換來和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