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急著發動襄樊之戰

2021年09月18日18:59:10 歷史 1347

「天下局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吳三分天下,最終由司馬家統一天下,三分歸晉。至今再讀三國歷史,依舊會讓人感慨,不世出的武將,謀天下的智士,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劉備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黃馬以及至今仍被後人神話的卧龍鳳雛。但是,擁有著這麼多的人才,劉備為何會處於劣勢,關羽張飛這等猛將又如何會死於他手?

其實劉備的勢力是越來越強的,直至一個轉折點——襄樊之戰,一場由關羽率領蜀軍進攻曹操的襄樊地區的戰爭,這場戰爭可謂是無比曲折,先是大勝,然後大敗,最終關羽身死。這場戰爭的失敗使得劉備軍實力大減,加上因此戰爆發的夷陵之戰更是讓蜀漢元氣大傷,由之前的最高點銳減至最低點。那麼,這場由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為何會敗?關羽又為何如此著急發動襄樊之戰?只因關羽抓住了轉瞬即逝的天時與地利,最後卻是抓不住人心。

關羽為何急著發動襄樊之戰 - 天天要聞

▲關羽

關羽的底氣——如日中天的蜀漢

首先,關羽之所以敢這麼大舉進攻曹軍,底氣就是當時對蜀軍極為有利的局勢。要說劉備軍為何會有著如此大好的局勢,還得從赤壁之戰後說起。當年逃亡的劉備與東吳的孫權結盟,在赤壁與曹操進行大決戰,最終,靠著智謀與地勢,孫劉聯盟完成了擊敗曹操百萬大軍的壯舉。而在這之後,劉備便開始了「飛升之路」。在赤壁擊敗曹操之後,當時有著七個郡的荊州被孫劉聯盟佔了六個,之後靠著「盟友」的身份,劉備半借半賴地拿到了荊州的三郡,為自己的軍事行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其次,劉備又聽取身邊孔明與龐統的意見,西伐劉璋,最終把西蜀地區,即益州佔為己有,此時的劉備勢力已經無比強大,深感不安的曹操立馬把漢中取了,並且平定了自己管轄區內的許多叛亂。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劉備直接在漢中向曹操宣戰,這次並沒有孫權的幫助,僅憑著自己的勢力向曹操發起漢中之戰,這也可見當時劉備軍的勢力確實不容小覷。這還不晚,在漢中之戰,憑藉著出色的軍事判斷,以及軍中將領例如趙雲黃忠等人的勇猛發揮,劉備成功取得漢中之戰,佔領了漢中地區,之後更是派遣劉封孟達佔領上庸,在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成為了蜀漢的開國皇帝。此時的蜀漢,先後佔領益州,漢中等要地,並且在正面對抗中擊敗曹操,強大的實力足以讓天下人畏懼三分。而這,也是關羽發動戰爭的底氣所在。倘若劉備取益州或者取漢中其中一次遭到失敗,劉備軍都會遭受重大損失,但是劉備取得了連連勝利,軍中士兵士氣高到了峰點,這給了關羽有了對抗曹軍甚至是盟友東吳的底氣。

關羽為何急著發動襄樊之戰 - 天天要聞

▲曹孫劉分布示意圖

襄樊重要的戰略地位

關羽既然要發動襄樊之戰奪取襄樊地區,那麼就一定得分析一下襄樊的戰略地位了。從赤壁之戰後,荊州總共有七個郡,六個郡都被孫劉聯盟佔去,曹操只能退守至襄樊一帶。而之後孫劉兩方也差點為了荊州的六個郡搞得聯盟破裂。當時孫權佔兩郡,劉備佔得四郡,當然這四郡也是孫權軍暫時借給劉備的。但是劉備這四郡地方不大,極其不利於屯兵。劉備於是向孫權借一郡,並且承諾自己取得巴蜀之後就奉還,畢竟兩人是聯盟,再加上魯肅的勸說,於是孫權便將一郡借給劉備,之後劉備便擁有了荊州七郡中的五郡,這對自己增強實力,擴大軍隊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這之後,劉備便開始奪取巴蜀地區的益州,在一眾謀士與武將的幫助下,劉備也成功取得益州。既然益州已經取得,於是孫權開始叫劉備還荊州五郡,既然要爭霸天下,臉皮厚一點也是無所謂的,荊州地區對劉備的軍事發展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劉備不肯歸還,孫劉聯盟不解自破。然而,當聽說曹操把益州東邊的漢中給佔領了,劉備開始慌了,擔心曹操下一步就會攻取自己剛剛得到的益州,又擔心自己在荊州與孫權過多的糾纏會導致自己沒有精力顧及漢中和曹操的決戰,也是劉備趕緊與孫權談判,最終以湘水為界,歸還了一部分,雙方各佔三郡,孫劉雙方於是和解。

關羽為何急著發動襄樊之戰 - 天天要聞

▲三國分布示意圖

孫劉聯盟差點因為荊州幾個郡的歸屬問題鬧得關係破裂,足以見得荊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襄樊為何在三國時期有著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呢?當年董卓暴政之時,民不聊生,大都城洛陽城被一把火燒毀,大量百姓無家可歸。而當時的劉表在任荊州刺史,劉表將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經濟和農業各方面也在當時發展得最為優越,於是吸引了大量長安,洛陽和許昌的百姓前來安家,可以說,當時的荊州妥妥的算是經濟中心,和北方董卓統治下民不聊生的景色截然相反。而在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被三方分割,劉備三郡,孫權三郡,曹操一郡,而曹操這一郡之中就是襄樊。可以說襄樊就是三方勢力的一個交集點,西邊是佔領了益州的西蜀,東邊是佔據江東的東吳,北邊是實力最為強大的曹魏。於曹魏來說,襄樊是自己的最後一道屏障,靠著這一地區阻擋著孫權和劉備南方的勢力;對於孫權來說,襄樊是自己成功北上的取勝之匙,如果取得襄樊,能夠幫自己北上滅曹;而對於劉備來說,取襄樊之後,荊州幾乎已經併入自己勢力,加上之前取得的益州和漢中,劉備軍可逆轉三國中自己實力最末的處境。而作為劉備二弟的關羽對此又如何不知?有著深遠軍事眼光的關羽自然也是知道,取襄樊就相當於取了荊州。

冊封職位,立功心切

219年七月,劉備進位漢中王,於是開始了對各位將軍和謀士的冊封。其中最為讓後人議論的就是所謂的「五虎上將」,但是當時其實並沒有「五虎上將」,劉備具體冊封的情況是前將軍關羽、左將軍張飛、右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這裡面並沒有趙雲。而且關張馬黃四位將軍在這之後都得到了封侯,趙雲直至劉禪掌權時才得以封侯,是後人稱為「五虎將」里最後一位封侯的將軍。說回劉備進位漢中王之時,關,張,馬,黃四位將軍獲封四個重職,當時的馬超作為諸侯加入劉備,其實加入前,朝廷給馬超的職位高於劉備,因此加入劉備勢力後封為如此高的職位也是無可厚非的,而關羽和張飛和劉備出生入死多年,理應獲得高職位,但是黃忠也獲封后將軍令關羽不滿,用「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作為理由拒絕接受冊封,於是諸葛亮就建議劉備給予關羽「假節鉞」的權利,關羽這才接受。而假節鉞,也就是相當於有著皇帝的地位,因此這樣一來,關羽實際上是四位將軍中地位最高的一位。然而,冊封之前,在漢中之戰時,張飛,馬超於下辯參與了戰鬥,關羽所瞧不上的黃忠也在定軍山斬了曹操大將夏侯淵,甚至是沒有獲封重職的趙雲也在漢水之戰中大破曹操主力,四人都立下了汗馬功勞,而當時的關羽並因為被諸葛亮派遣鎮守荊州,並沒有機會參戰立功。因此以關羽的性格,在獲封前將軍加上擁有假節鉞的權利後,關羽也在渴望立功。

關羽為何急著發動襄樊之戰 - 天天要聞

▲三國將領

天時來臨,難得一見的機會

當時的曹操,對自己的三個地區十分在意,因此也派遣了自己手下的三個得力幹將鎮守:夏侯淵守漢中,夏侯惇守揚州,曹仁守荊州。當時曹操的荊州領土是荊州的一個郡,即南郡,而南郡的邊界是襄樊,曹仁守著樊城,另一名將領呂常守著襄陽。兩座城都是史上著名的以防守見長的城池,當年宋朝和元朝在襄陽就打了幾十年。而且曹仁的軍事素養極高,也以防守見長,這也保證了襄樊地區不會被孫劉一方攻破。顯然襄樊是一個香餑餑,鎮守荊州的關羽自然也是覬覦已久,在如此強悍的防守之下,只要存在一絲破綻,對於關羽來說那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那麼,關羽遇到了什麼好機會呢?

首先是劉備軍在漢中之戰的勝利,將曹操擊退,曹操大將夏侯淵也死於定軍山,此時蜀軍士氣正旺,曹軍士氣頹廢;另一方面,孫權也沒有閑著,在合肥與曹操的大戰也搞得曹操疲軟無比,當時的曹操已經開始從其他各地調遣軍隊支援合肥方面的戰爭,這又使得荊州地區的防守處於一個最為薄弱的時刻;此外,在曹操的大本營,許昌,爆發了多起暴亂,曹操也只能自己帶兵平定,此時的曹軍,西部軍隊在漢中之戰損失慘重,中原的兵力還被孫權大大牽制,荊州的守軍也因為後方的叛亂搞得士氣萎靡,這時的襄樊,其防守低到了冰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這「東風」也沒有讓關羽失望,很快就來了。樊城地勢較低,恰巧當時連下大雨,而且曹仁只為自己的軍隊準備了小船,當雨勢過大時,城內幾乎已經被水淹沒,小船幾乎派不上用場,連帶著當初帶來幾萬援軍的于禁一起淹沒。而鎮守了荊州七八年的關關羽,早就在水軍方面知識十分完善,成為了一個資深的水軍將領。自己也配備了許多大船,於是,在敵方士氣差,兵力少的優勢條件下,關羽直接放水,水淹七軍,降了于禁,殺了龐德,圍了曹仁,取得了襄樊之戰前期的絕對勝利。

關羽為何急著發動襄樊之戰 - 天天要聞

▲結拜三兄弟

關羽失敗原因

關羽發起的這場襄樊之戰是否魯莽了?在筆者看來並沒有。首先,在襄樊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下,攻略了襄樊相當於完成了諸葛亮「隆中對」里的戰略路線中至關重要的一步,之後可北伐曹操,東取孫權。然而襄樊守衛森嚴,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個敵軍士氣低,可調派兵力少,加上天氣因素,可以說這就是拿下襄樊的最好機會,顯然遠在益州的諸葛亮也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不然他和劉備也不會默許關羽的進攻。從前期的戰鬥來看,關羽幾乎已經成功,殺了龐德,擒了于禁,圍了曹仁,可惜千算萬算,算不到被孫權給背叛。之前孫權就因為關羽拒絕自己為女兒的請婚而大怒,之後更是了解到一旦關羽拿下襄樊得勢,對於孫吳也極為不利,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暗中與曹操合作,將關羽偷襲致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 天天要聞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金質「滇王之印」。 漢代木構遺迹。 本組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雲南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古滇國是從戰國延續至漢代的地方政權,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置益州郡,又「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史記·西南夷列傳》)。 從設置益州郡開始,雲南開啟了融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篇章。 日前獲評...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游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游擊戰爭的證據。」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