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捻悲歌——梁王張宗禹全軍覆沒以及他的死亡之謎

2021年09月16日21:45:09 歷史 1370

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夏日,在今日河北省滄州市南大港農場的一座村民破舊小屋中,有一位以行醫算命為生的老人已經進入了迴光返照之時。這位老人是在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雨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隻身來到該地的。他操南方口音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看就是練家子出身。

他在此一住就是二十年,村民皆稱其為「蠻子」,後來大家又知道他姓張,所以又改叫其為「張蠻子」。

二十年來,他只行醫問卜,從不與人深談,但他為人仗義,因此也在村裡結交了幾位摯友。村裡有見識的老人均認為這位「張蠻子」絕非凡品,過去肯定是位人物。

這次他已病入膏肓,平素與他交往的之人過來探視,任憑大家如何說他病幾天就會好了的話,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後他讓兩位年輕的人把他扶坐起來。只見他端坐好以後,瞬間雙目炯炯有神的說出了一句驚天之語,「吾乃捻軍首領梁王張宗禹也!」言迄而逝,但屍身久久不倒。村民敬他是位英雄,在他死後就把張宗禹葬在村南,並年年祭祀他,祈求英雄保一方風調雨順。


西捻悲歌——梁王張宗禹全軍覆沒以及他的死亡之謎 - 天天要聞

張宗禹是捻軍首領大漢盟主張樂行的侄兒,其家擁有田地千畝以上,乃是當地著名的富戶。他的父親篤信封建禮教,經常盼望聰明的張宗禹努力學習,以期將來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但天性富有反抗精神的張宗禹雖然酷愛學習,但他卻不屑考取功名。這讓他與他的父親關係十分緊張,之後張宗禹索性離家出走,投奔了豎旗造反的張樂行。張樂行見侄兒來投十分高興,立即委任他為義軍的「軍師」。

捻軍弟兄們多為大字不識的農民,有文化的張宗禹的加入對眾首領是個莫大的幫助。捻軍諸部雉河集結盟以後,張宗禹任張樂行的警衛部隊正黃旗和鑲黃旗統領。

由於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主動聯絡捻軍與其共抗清軍,經英王保舉,捻軍諸首領都擁有太平天國的封爵。由陳玉成主導的殲滅湘軍李續賓部的「三河大捷」就是太平軍與捻軍聯合作戰的傑作。張宗禹因功被授予「太平天國御林真忠報國石天燕」之爵。


西捻悲歌——梁王張宗禹全軍覆沒以及他的死亡之謎 - 天天要聞

天京失陷後,奉英王命遠征西北的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正式與捻軍組建新捻軍,張宗禹被賴文光依照天國制度封為梁王。

新捻軍組建以後,由於他們全部易步為騎,而且作戰方式又與過去的老捻軍不同,因此他們不但完敗了由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所率的蒙古騎兵,就連驍勇善戰的僧格林沁亦在此戰中陣亡。接著又連敗了以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起家的清兩江總督、一等毅勇侯的曾國藩的湘軍,打的曾國藩一籌莫展,讓他只好上書朝廷引咎辭職。由於賴文光他們連戰連捷,新捻軍由此迅速發展到十幾萬人,從而成了清廷自太平天國起義失敗以後最大的心腹之患。

曾國藩辭職時向朝廷舉薦了學生一等肅毅伯李鴻章取代自己率淮軍鎮壓捻軍起義。這時的淮軍已經完全西式化,全軍上擁有清一色的新式武器裝備,他們不但每人手持一支新式步槍,而且還擁有開花大炮,這樣的裝備對倚靠騎兵手持舊式刀槍裝備的新捻軍無疑是巨大的剋星。


西捻悲歌——梁王張宗禹全軍覆沒以及他的死亡之謎 - 天天要聞

根據形勢,賴文光與張宗禹經過研究決定分兵,就這樣捻軍被分為東捻與西捻,其中東捻由遵王賴文光、魯王任化邦率領,西捻由梁王張宗禹、幼沃王張禹爵率領。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10月捻軍在今河南省許昌市正式分兵。西捻軍在在張宗禹的帶領下入陝西作戰。他們一路下去所向無敵,最輝煌的一役就是在西安東灞橋全殲了陝西巡撫劉蓉的湘軍。

惜乎無論是西捻還是東捻,他們所採取的戰術均為流動作戰,從來沒有建立穩定的根據地,因此為淮軍李鴻章所部採取了步步為營所困。

李鴻章利用長牆工事四處圍堵捻軍的騎兵,逐漸圍困捻軍的騎兵,再加上淮軍的裝備均為西式新裝備,所以淮軍在李鴻章的指揮下,先在揚州滅掉了東捻軍。

當東捻被李鴻章圍困時,賴文光曾使人致書張宗禹,希望他北上支援東捻。

張宗禹得信後,立即率精騎採用了「圍魏救趙」之策,率部直撲直隸,兵鋒一路克捷直抵北京盧溝橋邊,清廷為之在京師戒嚴。

兩宮皇太后聞之,急令各路大路馳援北京。這時傳來東捻被困的消息,張宗禹聞迅立即南歸馳援東捻。他們未到時,東捻已經在揚州全軍霞滅,賴文光亦被俘犧牲。

當孤立無援的西捻軍行至河北、山東邊時,全軍被李鴻章的淮軍包圍在運河以東、減河以南、黃河以北和東依渤海的地區。時逢雨季,西捻的騎兵在泥濘中根本不能發揮自己的強項,全軍在淮軍新式武器

的圍攻下,在山東省荏平一戰中徹底敗亡。只有張宗禹率衛隊在雨中突圍而去。

西捻被滅後,李鴻章上報朝廷,說西捻自張宗禹以下悉數授首。可事實上,張宗禹確實突圍而去,而且還在一個小山村生活了二十餘年。


西捻悲歌——梁王張宗禹全軍覆沒以及他的死亡之謎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