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當傀儡捧上帝位,繼位第一道聖旨讓太監傻眼

2021年09月13日22:45:08 歷史 1218

太監是封建王朝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是他們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由於他們深諳與人相處之道,特別懂得討人歡心。於是深得皇帝信任,經常參與皇帝決斷國家大事。甚至出現許多太監專權,禍亂朝綱,導致天下大亂。比如東漢末年因宦官當權,最終導致東漢滅亡。明朝魏忠賢專權,以致天下人只知「九千歲」魏忠賢而不知有皇帝,讓明朝最終走向了滅亡。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當傀儡捧上帝位,繼位第一道聖旨讓太監傻眼 - 天天要聞


因此提到太監時,人們都免不了對他們敬而遠之。而唐朝有一個太監居然直接可以選擇皇位的下一屆當權者。當太監看見一個王爺傻傻的,便把他立為皇帝,太監準備把他當「傀儡」皇帝,誰知皇帝上台後第一道聖旨便是下令查辦太監,讓太監傻了眼。正可謂是害人不成反害己。唐朝李世民可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然而當皇位傳到他的第十四位皇帝唐文宗時,由於他所立的皇太子都死掉了。

最後皇位又落到文宗五弟潁王瀍身上,他就是後來的唐武宗。840年繼位後由於他大力「滅佛」,讓佛教在唐朝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但是唐武宗也得到了大量財物、土地和納稅戶,國家瞬間富裕起來。唐朝經濟得到了振興,史稱「會昌中興」。唐武宗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他們君臣一起讓唐朝再度中興,然而後期的唐武宗迷戀道教逐漸荒廢了朝政,以致他身邊的太監馬元贄和宰相李德裕把持朝政。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當傀儡捧上帝位,繼位第一道聖旨讓太監傻眼 - 天天要聞


846年唐武宗病死,太監馬元贄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因為他和宰相李德裕把持朝政,只要他們倆齊心協力選一個傀儡皇帝,他們倆就可以為所欲為。於是馬元贄便和李德裕在唐朝宗親中選擇「賢能之人」。經過兩人精挑細選就選中了唐文宗、唐武宗的小叔叔一一李怡。李怡出生810年,從小不僅身體不好,而且在他10歲生過一場大病,從那後便變成了呆呆傻傻的人,而且見了人連話都不會說。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當傀儡捧上帝位,繼位第一道聖旨讓太監傻眼 - 天天要聞


唐文宗,唐武宗在位時見到這位小叔都會取笑他,逼著他說話,並稱他為光叔(李怡當時是光王)。馬元贄和李德裕曾經跟隨唐武宗見過李怡,知道他是個傻子,因為侄子皇帝經常取笑他,他是一個傻子已經是人人皆知。當馬元贄和李德裕擁立李怡為皇帝,還美其名曰擇「賢」而立。當他登基那天,整個京城的人都哭喪著眼,他們都為大唐落在這個傻子皇帝手中感到無語。

皇子裝傻37年,被太監當傀儡捧上帝位,繼位第一道聖旨讓太監傻眼 - 天天要聞


而馬元贄和李德裕卻樂開了花,他們倆高興地喝著小酒籌劃著他們的未來。然而令他們倆想不到的是,李怡並不是傻子,他只是裝傻韜光養晦以待時機。他正式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下令查辦太監馬元贄,廢除宰相李德裕的官職。兩人還未弄清是怎麼回事,便從權力巔峰跌入人生低谷,永無翻身之日,正所謂千算萬算反害了卿卿性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鐵嶺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從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曾在東北求學3年,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46年9月,已經成為黨的重要領袖人物的周恩來在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個人的求學和成長經歷時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 天天要聞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傾聽尼山2025 編者按: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在山東曲阜舉辦。從2010年9月創立至今,尼山論壇彙集全球專家學者,匯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為解決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貢獻智慧,正日益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凝聚人類文明共識的重要紐帶。當...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著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