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字孔明,想必大家都對他的功績十分了解。「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大霧草船借箭」、「巧借東南風」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經典名場面。
草船借箭
諸葛亮不光懂得天文地理、知曉陰晴,還會呼風喚雨,神機妙算,他憑藉一人之力,就讓主公劉備從一無所有到後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鼎足格局,從而奠定了三國鼎足的新局面,諸葛亮不光能力超群,還具備後人應該有的好品質。
公元221年,劉備因夷陵之戰而被東吳陸遜擊敗險些喪命,最終在白帝城鬱鬱而終,在臨終前,急忙叫鎮守成都的諸葛亮前來白帝城商討脫孤之事,劉備含著淚說:嗣君不才,先生可自立為成都之主,聽到這裡,諸葛亮非常驚訝,並含著淚說: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後來,諸葛亮平定五路伐蜀大軍、安撫南蠻孟獲,並在公元228年至234年,對北方的曹魏政權進行了五次北伐,雖然最後病逝於五丈原,但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無可比擬的戰略智慧和繼至以死的忠貞都是令後人和他的對手所敬佩的。
更讓人所敬佩的是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後,他留了一道至今是一道迷的遺囑,其中有一個謎題是這樣說的:諸葛亮叮囑後主劉禪,讓四個壯漢抬著棺槨一直往南走,繩短之處就是我的葬身之處。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四個壯漢從諸葛亮去世之處五丈原開始往南走,四個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槨往南走了一天累的精疲力盡,但繩子卻絲毫沒有要斷裂的跡象,後來四個壯漢一起商量,乾脆直接隔斷繩索,就地掩埋諸葛亮的棺槨,然後回去向後主劉禪交差,劉禪發現不對勁,這麼結實的繩索,怎麼可能抬了一天就斷裂了呢?於是劉禪一怒之下將這四個壯漢抓起來嚴刑拷打,連審問提訊都沒有,後來乾脆將這四人殺了,於是就有了後來諸葛亮到底葬身何處的謎題了。
總之,諸葛亮一生從善節儉,再加上後來實行秘密安葬,將處理後事的人全都殺了,自然他的葬身之處也就是迷了。
俗話說:中國幾百年出一位奇才,而元末明初的劉伯溫也跟諸葛亮一樣也是千年難遇的人才,同樣劉伯溫天資聰慧、料事如神,在他的輔助下,朱元璋先後掃除陳友諒、張士誠等南北梟雄,幫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王朝,被封為:「明朝開國功臣」。
劉伯溫不光神機妙算,他還會種一手好菜、還編寫了著名的「燒餅歌」,什麼吹簫、畫字等無不熟能生巧,除此之外。他也喜歡卜卦,劉伯溫算盡天下大事,幾乎無不例外的都被他算破了,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神人,也拿自己跟歷史上的名人對比。
史記記載說:劉伯溫為了能夠跟三國時期的孔明相對比,他心血來潮去了定軍山並祭拜了諸葛亮,同時揚言說:如果諸葛亮沒有算到我的到來,那麼諸葛亮就不如我劉伯溫,如果算準了我的前來,我就甘拜下風,承認自己不如諸葛孔明。
劉伯溫十分自信認為自己贏定了,他認為他自己距離諸葛亮的時代有幾百年的時間,在怎麼能算,也算不到我的到來,於是,劉伯溫來到諸葛武侯墓前,剛要上台階時,一塊墓碑矗立眼前,上邊有諸葛亮篆刻的五個大字:「吾到無人到」。
劉伯溫哈哈大笑,你沒有猜出是我的到來,你墓碑前的五個大字荒唐悖謬,伯溫前來砸碎你的墓碑,免得妖言惑眾,劉伯溫正準備拆除時,發現墓碑後側還有五個大字:只有伯溫到。劉伯溫非常吃驚,他十分羞愧,連忙賠罪,並磕著頭說:「伯溫不知天高地厚,辱沒先生,罪過,罪過啊」,說完,連著磕了一千個響頭,磕完後,劉伯溫在墓後面還發現一行大字:「劉伯溫磕頭行禮,磕完起身」!
看完,劉伯溫整個人都慌了,再三跪拜諸葛亮墓後,就灰溜溜地離開了定軍山。從此,劉伯溫對諸葛亮本人佩服地五體投地,輸得心服口服。
當然以上說法,也是本人推策得來的,並不能全部信以為真,到底劉伯溫是否拜過諸葛亮的墓我們無從考證,至今是個謎,這也讓諸葛亮和他的葬身之處添加了一份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