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模人物 | 「兩彈一星」群體:精神歷久彌新 激勵後來人

2021年09月01日21:25:14 歷史 1060
英模人物 | 「兩彈一星」群體:精神歷久彌新 激勵後來人 - 天天要聞

編者按

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前仆後繼、浴血奮戰,艱苦奮鬥、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作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作為「大國重器」和國民經濟頂樑柱,國有企業始終堅定聽黨話、跟黨走,在不同歷史時期湧現出一批英雄楷模、鍛造出一系列先進精神。《國資報告》刊發了入選100位重要英雄模範名單的十多位國企人(集體),以及榮獲「七一勳章」的五位國企人的故事,供廣大國資國企幹部職工學習。

今天為您帶來《國資報告·百年黨旗紅 國企新征程》特刊「百年風采·英模人物」的第九篇《「兩彈一星」群體:精神歷久彌新 激勵後來人》。

「兩彈一星」群體:

精神歷久彌新 激勵後來人

編輯 · 原詩萌

英模人物 | 「兩彈一星」群體:精神歷久彌新 激勵後來人 - 天天要聞英模人物 | 「兩彈一星」群體:精神歷久彌新 激勵後來人 - 天天要聞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他們中有「無論在哪裡都可抵五個師兵力」的空氣動力學錢學森家,有讓老師讚歎「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的物理奇才……他們無私崇高,為了研製「兩彈一星」,許多人紮根大漠,甘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默默奉獻,連家人都不了解他們具體從事的工作,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自力更生,從新中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要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要做到。」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兩彈一星」是不朽豐碑。它築起了新中國的安全屏障,也為新中國的科技發展打下牢固根基。鄧小平同志說:「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作為共和國長空利劍的鑄造者,「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始終不忘初心,赤膽忠誠,求真務實,把自己全部的熱血和青春,奉獻給了祖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為祖國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卓著功勛。他們的名字與功勛將被歷史永遠銘記。

偉大事業鑄就偉大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

☆ END ☆

混改 國資監管 雙百科改 重組 黨建 基業長青 重磅策劃 大佬觀點 專題策劃 一帶一路 兩類公司 抗疫 扶貧 獨家解讀 地方國資國企 1+N文件

軍工 能源電力

國資報告小程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