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講好初心故事,傳播黨史好聲音,武警湖南總隊衡陽支隊推出「學史有聲」誦讀分享欄目,由基層官兵代表通過誦讀黨史故事、革命先烈事迹、優秀黨史書籍(片段)等內容,回顧黨的偉大曆程和光輝成就,從黨的百年偉大奮鬥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十月一日,某部進抵花橋外圍,戰士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一個拉著一個的奮勇前進,終於踏過峭壁陡坡,將沉重的迫擊炮、山炮架到四五里的高山上。」這段描寫,出自於1949年10月13日新華社發表的《解放軍進軍湘西經過》一文。

文中描寫的,是新中國成立當天發生在衡寶戰場上的一幕,攀爬峭壁的戰士身影在歲月時光中已漸行漸遠,但位於雙峰縣塔子山的衡寶戰役烈士墓,以及衡東縣黃土鋪鎮五四村的衡寶戰役烈士紀念塔,為後人定格了那段崢嶸歲月。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並成立湖南臨時省政府,但國民黨白崇禧仍盤踞湖南還在芷江另立湖南省政府,為消滅頑敵,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向湘南挺進,白崇禧見勢不妙迅速調整部署,將其20萬主力推進以衡陽、寶慶為中心的湘南地區,東南與廣東的余漢謀集團相連,西面與宋希濂集團相呼應,形成了一個半弧形的「湘粵聯合防線」,企圖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進,並妄想以此發起反攻。

於是我軍部署三路大軍:西路大軍進軍桂西,進行切斷白崇禧集團逃往雲南和貴州的道路;東路大軍直取廣州,然後繼續西進實行大迂迴,切斷敵人逃往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退路;中路大軍向衡寶地區發動衡寶戰役以牽制敵人,待完成合圍後,尾隨敵軍到廣西,與東、西路大軍一起殲滅白崇禧集團於廣西境內。為與白崇禧一戰林彪使出計策「金鉤釣鱉」,派49路軍前出吸引敵軍,桂軍上鉤暴露主力位置。
10月1日,所有圍攻部隊已越到達指定位置,這一天正值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的日子,解放軍士氣更加高昂。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冉冉升起的時刻,迎接新中國的不僅有齊鳴的禮炮,還有發生在湖南衡寶戰役的隆隆炮聲。

10月3日,白崇禧意識到解放軍大迂迴包圍戰略意圖,準備逃竄,而此時,中路45軍135師已神不知鬼不覺地穿插到敵人縱深腹地,成為楔入敵人後方的一根釘子,死死釘住敵軍,三路大軍迅速合圍布好天羅地網,白崇禧部主力已插翅難逃。
從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衡寶戰役歷時1個多月,共殲敵47500多人,解放湖南縣城28座,為後續解放華南和大西南創造了極為有利的軍事條件。衡寶戰役與海南島戰役、西南戰役並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後的三大戰役。
衡寶戰役勝利以後,湖南境內的國民黨軍已是散沙一堆,不堪一擊。1950年,國民黨殘部已被全部清除,湖南全境解放。1950年4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湖南省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一頁。

歷時一個多月的衡寶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中南地區的首次重大戰役,也是在開國大典前後的唯一一次大戰。衡寶戰役一舉解放湖南南部地區和西部大部分區域,為湖南全省解放清除了障礙,也為後續解放華南和大西南創造了極為有利的軍事條件。
監製:陳恢軍
主編:李 斌
編輯:賀菲菲
作者:范一凡、丁鏞瀚、潘 雨(D)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