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2019年09月12日06:53:41 歷史 1725

【內容導讀】想必很多人都見過銀元。這是一種在普通家庭中一個月最基本的生活支出的貨幣。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這小小的一塊錢了。但是,在民國小小的一個大洋卻是…

想必很多人都見過銀元。這是一種在普通家庭中一個月最基本的生活支出的貨幣。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這小小的一塊錢了。但是,在民國小小的一個大洋卻是值很多錢的。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首先,民國的物價與如今已是不同,那麼,我們就應該翻翻歷史書,對照著當時的日常生活用品等不同因素來進行物價比對,然後,才能算出當時這一塊大洋的購買力。

具體情況,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一些日常用品的價格來比較計算。然後,我們就能夠算出當時一塊大洋的購買力了。不過,我們也知道,物價的高低也是會隨著時間和地點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我們在這裡也只能做一個大概的統計了。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按當時上海的市場價來算,從大米,豬肉,白糖,棉布等衣服食物入手進行比較。1872年的時候,上海市場上的大米單價是每石2.7銀元,而當時容量一石是10斗,大概在160斤,約合180市斤左右。因此,當時大米價格應該是在1.5分銀元。

到了1901年,米價有所上漲,到了2.2分銀元一斤。那個時候,一塊大洋就是70元。又過了好些年,到了1911年,在接下來的10年,米價有了一段穩定的時間,一斤米在3.4分錢,一個大洋大概可以買到30斤的上好大米。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在那期間,一個大洋可以買8斤肉,一斤大概1角2分左右。一塊大洋拿去買棉布,可以買10尺棉布,一市尺在一角錢。白糖一斤6分,油貴一些,一斤8分。那時候的鹽最便宜,一斤2分不到。也就是說,一塊大洋摺合人民幣大概就是45元。

1920年至1925年,上海市場上的米價大概是一市石9.5銀元,一斤大概在5分錢,一個大洋買18斤大米。一個大洋買的到的豬肉大概在7斤左右,棉布只能買8尺了。白糖,油,鹽都有所上漲。於是,一塊大洋的購買力就減弱了,大概摺合人民幣為35——40元左右。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後十年的時間裡,上海大米價格上漲了,一市石需要10個銀元左右,一市斤需要六分錢,一塊大洋只能買到16斤的大米了。一個銀元買豬肉也少了2斤,只能買4——5斤,一斤需要2角錢。棉布買到的尺數也少了,一個銀元可以買6尺。白糖,植物油,鹽都漲價了。

最後,我們可以算出來,此時的一塊銀元摺合人民幣為30——35元。因此,我們對於清末民初的一個大洋的價值基本上都是可以算出來的。當然,前面我們也提到過大洋的購買力,因為,地域的不同而會發生不同情況。

我們對照的上海市場物價在當時來說,比北平要高一些,約高出百分之十五左右。《銀元時代生活史》中也曾說道:大概是華北地區的每塊大洋相當於上海價值的一倍以上,這裡是以收入計算的。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30年代,一塊大洋在北平可以豪邁地來一頓羊肉火鍋了。但是,南下到了上海,一塊大洋只能吃兩個人的西餐一次。至於貴婦們喜歡的逛公園,一個大洋基本上就是一張月卡的待遇了,去大半個月的公園是沒問題的。如果看演出,就只能買10張入場券了。

而報童賣的報紙,在當時一個大洋就可以預訂一個月的量,報紙就能送到家裡了。書籍的話,一個大洋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或者兩本比較薄的。至於魯迅先生的《吶喊》,售價是7角。翻閱相關資料,我們可以查到,清末民初五個大洋可以買上一頭健碩的大水牛,耕地必備啊。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那個時候,一個銀元還可以買到一擔米,但是,到了民國後期,只能買到一擔穀子了,加工成米還得另算價格。如果按照等價交換,後來因為一個銀元約等於0.8兩,當時,一兩銀子是差不多是一百元,按照當時規定,銀元有「火耗」損失的,所以,看成一兩銀子。

因此,當時的一塊銀元應該是250元左右。這可不是胡謅出來的,是當時的相關部門規定的。除了當時的生活用品可以用作參考標準之外,我們還可以用當時發放的薪水來作為參考。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比如說:魯迅先生在民國初的時候,在北師做教授的月薪是300塊大洋,也就是3萬元打底,相比較於一般人而言,這可謂是高薪待遇。那時普通工人工資大概只有五到十個大洋,就連蔡鍔做雲南總督也只有65個大洋,這差距還是挺大的。

宋朝時期,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概就是現在一張紅色毛爺爺的購買力。因此,我們在進行換算,得出的大概結論就是:在民國初期,一塊大洋相當於250元左右,到了民國後期,基本上就只能價值100元了。

一塊大洋真的值錢嗎?在民國能買多少東西? - 天天要聞


雖然,最終我會告訴你當時的銀元兌換成現今的貨幣相當於100-250元左右,但是,筆者還建議再乘以二到三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計算沒考慮恩格爾係數的差距,恩格爾係數在25%和75%的差距下,食物的重要性會更加凸顯,因為,原始數據是拿食物折算出來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檢察日報正義網消息,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 天天要聞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亂世開篇:危機四伏的金朝初期在 12 世紀的中華大地上,金朝,這個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宛如一顆崛起的新星,迅速在北方大地嶄露頭角。1115 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在上京會寧府立國,國號金 ,建元 「收國」。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山東梁山人,1986年7月...
從2500人到滅遼:完顏阿骨打的傳奇逆襲 - 天天要聞

從2500人到滅遼:完顏阿骨打的傳奇逆襲

女真的蟄伏與覺醒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東北的白山黑水間,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 —— 女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女真族在遼朝的統治下,艱難求生。遼朝統治者對女真族進行著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不僅索要大量的貢品,還時常欺辱女真百姓和各部落酋長
崖山悲歌:張世傑與陸秀夫的末代堅守 - 天天要聞

崖山悲歌:張世傑與陸秀夫的末代堅守

風雨飄搖,南宋將傾南宋末年,歷史的車輪無情地駛向了王朝的末路。彼時,蒙古鐵騎在廣袤的草原上崛起,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而來,鋒芒直指偏安一隅的南宋。在蒙古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南宋的江山岌岌可危,如狂風暴雨中的一葉孤舟,隨時可能被驚濤駭浪所吞沒。
崖山悲歌:南宋餘暉中的最後抗爭 - 天天要聞

崖山悲歌:南宋餘暉中的最後抗爭

風雨飄搖,臨安淪陷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佞當道,政治腐敗不堪。官員們結黨營私,貪污受賄成風,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賣官鬻爵現象屢見不鮮,有錢之人便能輕鬆獲得官職,而真正有才能和抱負的人卻被排擠在外,難以施展才華。
「中國購」為啥走紅 - 天天要聞

「中國購」為啥走紅

在義烏淘創意,到杭州追潮流,去深圳享科技……最近,有個新詞「China Shopping(中國購)」成為海外社交媒體熱議話題。尤其在關稅政策壓力下,眾多美國網友專程到中國「瘋狂掃貨」,掀起了「反向代購」風潮,「美國人打飛的來華購物」等多個話題登上熱搜。有美國博主表示:「馬上要開啟第三次旅程,很多朋友看上中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