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每年因吸煙而致死的人群為三百萬人,每隔十三秒就有一個人因吸煙有關的疾病而死。醫學界更是得出一個結論:80%的支氣管炎、90%的肺癌、30%的其他類疾病都是因吸煙引發的。
醫學上認為,因煙草誘發的疾病超二十五種,不少慢性病都是吸煙造成的。一天吸煙二十支左右,那得口腔癌、肺癌、喉癌致死的概率比不吸煙者高十四倍,患食道癌致死的概率高出四倍。
然而,即便全世界的煙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他們依舊樂於吸煙,那些嗜煙者不管什麼場合,總是煙不離手,例如鄧小平就是一個「老煙民」,他也被認為是「中國的頭號煙民」。
從很多影視資料就能知道,鄧小平對煙有多麼喜歡,就連在外交活動中,他也是一手拿著煙,並翹著二郎腿,和各國政要們侃侃而談。正是這種獨特的外交風格,讓他也得到了稱讚。
早在20世紀20年代時,鄧小平就已學會了抽煙,當時他一個人在法國留學,生活很是孤寂,沒有多少人陪他說話,因此在勤工儉學的同時,他也會用煙打發時間。
鄧小平曾說過:「香煙能讓我心情平靜,能給我帶來靈感。」因此,他很享受一邊吸煙一邊思考,有時候一天能吸上兩包煙。
然而,這樣一個幾十年歷史的老煙鬼,卻在1989年開始了戒煙。煙民們都知道,一旦煙癮上來後,忍著不吸是非常痛苦的,更何況吸煙史六十多年的鄧小平呢?
不過他用了很多辦法,在幾個月的堅持下,成功將煙戒掉,只是有人問,為何鄧小平要戒煙呢?
煙草本是一種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印第安人將煙葉拿在嘴裡咀嚼或製作成捲煙點燃吸允。直到大航海時代,煙草被歐洲人帶到了世界各地,煙草就此流行了數百年。
明朝萬曆年間,煙草就進入我國,因是從菲律賓呂宋島傳到國內,因此它也被稱之為「呂宋煙」,並在福建、廣東一帶流傳,並逐步傳到全國。
當時的物質生活比較匱乏,煙草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精神享受,且經常和茶葉聯繫起來,可為人們集中精力、提升辦事效率。
革命年間,面對敵軍的日夜侵襲,領導人休息嚴重不足,他們平日里用腦過度,因此香煙成為了提神醒腦的最佳選擇,毛主席就喜歡抽「百家煙」,羅榮桓也是老煙鬼。
長征時期,因條件比較簡陋,抽煙並不容易,鄧小平為了能解煙癮,則是將樹葉摘下來,用上廢紙捲起來,點燃後慢慢享用。抗日期間,革命區的香煙如果斷貨了,他就抽上那些味道比較嗆人的旱煙,用上紙裹起來抽,味道不是太好,但依舊能解煙癮。
伴隨著年齡的增加,鄧小平的煙癮也大了很多,他和其他領導人一起交談時,依舊不忘抽煙,且也會談到和抽煙有關的話題。
1972年尼克松訪華後,中美長達20多年的封閉關係終於破冰,兩國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密集。儘管尼克松很快就因「水門事件」遭到了彈劾,中美關係沒有進一步的發展,但兩國人員依舊保持來往。
每次美國派人訪問時,鄧小平有空就會去會見交談,和其闡述今後的世界發展趨勢,以及對中美關係的見解,此時香煙就成為他和外賓幽默打趣的開場白。
1974年夏,美國議員傑克遜來到我國訪問,鄧小平和其接見,等外賓們都入座時,他就拿著茶几上的煙盒說道:「我這個人愛抽煙,你們的記者經常以此作為題材,今天我不吸煙的話,豈不是對不住了?」
一席話,讓與會的人間全都笑了起來,外交的氣氛也變得更輕鬆。
隨即,鄧小平拿出熊貓牌香煙,一一問道:「你們誰抽煙嗎?」不過傑克遜和隨行人員搖搖頭拒絕。
鄧小平打趣道:「你們不抽煙,那財政部長恐怕都不會高興呢?」傑克遜連忙說道:「我們的衛生部聲明要禁言吶!」,但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說:「我們的財政部卻鼓勵多多賣煙,這兩個部門一直在打架,但總是財政部略勝一籌。」
當時美國社會上關於「禁言」的呼聲比較高,宣傳吸煙有害論,並建議設立「無煙日」,將11月第三周周四定為「無煙日」。在這一天進行健康宣傳,勸導煙民們當天不抽煙,並讓商店暫停售煙,
因此才出現了美國財政部、衛生部在一起「打鬥」的場景,鄧小平笑道:「這2個部門就這麼一直鬧下去,恐怕100年後也難以解決問題。」
這一年冬的一天,美議員曼斯菲爾德出訪中國,他本人是一個「老煙鬼」,和小平同志見面後,他就將煙斗拿了出來,並說:「如果你不介意,我現在就抽了!」
鄧小平同志打趣道:「還有和我一樣的煙民呢,你請便。」
曼斯菲爾德一邊吸煙,一邊抱怨道:「哎,我們衛生部不讓抽煙捲,真難搞啊,我只能和斯大林學習,抽煙鬥了。」
鄧公調侃說:「禁煙這個東西,越是嚴格,那煙就越暢銷,沒辦法嘛!」
1979年時,鄧小平來到美國訪問,到了會談室後,他的煙癮犯了,便問美總統卡特:「你們國會有沒有出台會談似乎禁止抽煙的規定?」
卡特聽出鄧公的話外之音,他笑著說:「只要我還在位,還當總統,就不會允許這樣的法律出現。畢竟我的家鄉是煙草種植產區,我的父親也是一個專業的煙草農場主,因此我鼓勵國民吸煙,這樣財政部也能創收。」
鄧小平聽了後,這才放心大膽的將煙拿了出來,併當面點起了香煙,一邊吸煙一邊繼續交談。
在此次會見後,卡特曾在眾人面前稱讚小平同志率真、幽默、開朗,並說:「我相信,你們共產黨人也是如此。」
1980年8月,鄧小平再次來到美國出訪,並和副總統候選人喬治進行了交流。在討論到小平妻子卓琳時,喬治表達了自己的祝福。
鄧小平卻幽默表示:「感謝你的問好,不過她的身體沒有我好。」喬治很是好奇,問:「是不是她和你一樣經常抽煙,因此身體不是太好呢?」
鄧小平回道:「不不,因為她不抽煙,因此身體不是太好。」大家聽了後,善意的笑了起來。
然而,1985年後,小平的身體有所變差,再加上工作上比較勞累,他的身體上也出現了很多傷痛,但他依舊不願意戒煙。
一次,他和紐西蘭總理隆依會談時,他問道:「抽煙真的有害健康嗎?恐怕不會吧?」
隆依搖搖頭道:「戒煙也不是太難的事情,把煙戒掉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了。」
小平聽了後,笑著說:「我國有一個學者就指出抽煙方面的壞處,但他也說抽煙是有好處的,這見仁見智吧?」
1986年9月,黨的12屆六中全會落幕,而會後鄧小平、李先念、陳雲這3位國家領導人,百忙之中再次聚到了一起。
他們的年齡都已不小了,也在考慮領導集團的新老交替,不然今後的政局難以穩定過渡,國家發展也會受其影響。
10月30日,陳雲邀請他們兩人前來做客,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他們先是噓寒問暖,聊了近日的生活狀況、身體狀態,之後就將其他人員趕了出來,開始了意義非凡的密探之旅。
當時在現場的新華社記者李尚志回憶道:「當時我到了值班室後電鈴響起來了,又轉身回到了辦公室,看到李主席已起身朝著門口走來。
到了房間內,3位老人一同說道:『拿煙,快拿煙。』就這樣,我趕緊和張寶忠說了下,要了一包煙……八十多分鐘後,他們的對話結束,室內只有李主席了,我到了房間內收拾,發現煙灰缸里有六個煙頭。
在這幾個偉人中,只有鄧公抽煙,如此看來,他一個半小時里抽了六根煙。」
因抽煙問題,當時醫生也勸告鄧公應該減少抽煙量或戒掉煙,不過在那時候,陳老、李老都要求趕緊拿煙,可見這次會談比較關鍵,鄧公抽煙可減壓,也可讓思維活躍。不過關於他們說了什麼,沒人知道。
80年代起,世界多個國家都設立了無煙日,在1987年召開的39屆世界衛生大會中,作出了一個決定:將1988年4月7日設為世界無煙日,並希望各國積極宣傳吸煙健康的觀點,鼓勵民眾們自覺戒煙,至少做到無煙日這天不抽煙不賣煙。
這個決議得到了世界多國人民的支持,「禁煙運動」也傳入了中國,中國方面也積極展開宣傳,指明吸煙的危害,呼籲煙民主動戒煙,並希望煙草生產者銷售者一同加入到反吸煙大潮中。
而在第一個世界無煙日的第二天,也就是1988年4月8日,人民大會堂正在召開著第7屆人民代表大會。
根據會議的安排,此大會上要選舉出國家主席、副主席等領導人,而小平同志也投入了自己莊嚴的一票,回到主席台上後,他便默默等待結果。
因感覺到無聊,且多年來的吸煙習慣,讓他空下來後,習慣性的從包里拿了一根煙出來,並下意識點燃。
然而,在會場上出現了比較尷尬的現象,當時在現場採訪的李尚志回憶稱:
「我當時就在主席台南側,一眼就能看出台上的情況。當時我發現有一張紙條從台下依次遞了過來,一直遞給了小平同志手中。當時他看了紙條後,先是一愣,隨即大笑了起來,將手裡剛吸了一半的煙給滅掉。」
事後,李尚志才知道,當時傳紙條的人是一名來自廣東的女人大代表鄺健廉,她認為昨天剛好是世界無煙日,今天小平同志就在台上當眾吸煙,並不是太合適。
因此,她立馬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著:「小平同志,請不要在主席台上當眾抽煙!」
小平同志見了後,他立馬接受同志的批評,當即將煙給滅掉。
給鄧小平寫紙條的那個人正是著名粵劇藝術家鄺健廉,那一年六十四歲,她還有一個名字「紅線女」,作為粵劇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獲得了第一屆「中國戲劇終身成就獎」,開創了非常有影響力的「紅派」唱法。
紅線女在藝術上很有天賦,她的外祖父就是一個粵劇武生,其舅舅、舅媽也是十分出色的粵劇演員,從小她就受其影響耳濡目染,走上了戲曲之路。
不過那個年代學習戲曲並不受歡迎,且戲子的地位比較低,儘管母親支持她學習戲劇養活自己,但父親卻怕她學壞。在她的再三保證下,這才被准許來到舅媽身邊學習戲曲。
鄺健廉的戲曲之路比較寬,可適應不同的表演風格和類型,並在傳統戲曲的基礎上,借鑒吸納其他流派的藝術特點,從而開創了屬於自己獨有的「紅腔」唱法。
1955年,她被周總理邀請來到天安門觀禮,此次進京改變了她的整個人生,隨即她就搬到了內地生活,積極推廣粵劇藝術。因表演作品思想進步、在民間的影響力深遠,因此1988年被當選為人大代表,參加七屆人大會議。
從此事來看,鄧小平是一個十分民主、開放、自由的好公僕。據李尚志回憶稱:「當時紙條依次往上傳遞時,現場的氣氛緊張起來,無數雙眼睛都盯著紙條。」
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鄧公的煙癮從革命時期就開始了,大家還在為鄺健廉捏把汗時,他卻笑了起來,並將煙滅掉。
事後,李尚志將此事寫入《投票前後》,此報道一經發表後引來了極大的關注,並傳向了國外,大家紛紛稱讚領袖「心胸大度」。
也正是這張紙條,讓小平同志減少了在公眾場合抽煙的頻率,並有了戒煙的想法。當時的人大常委會會場煙灰缸也就此消失了很長時間。
同年4月16日,鄧公在福建大會堂里,接見了祖籍福建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夫人。
兩人各自介紹完後,鄧小平煙癮又犯了,忍不住拿出了煙,他問道:「你介不介意我抽煙呢?」
阿基諾夫人稱:「不好意思,我無法給出答案,畢竟我並非這裡的主人。但在菲律賓內閣會議上,任何人都不被准許抽煙。」
鄧小平聽了後,隨即將煙收在口袋中,並調侃道:
「在第7屆人大會議上,我當眾違反了一個規定,那時我沒想那麼多,當即拿出了一支香煙,剛吸了一半,結果一個代表遞了一張紙條,批評我當眾抽煙影響不好,我只能接受批評,這是沒辦法的事。」
1988年底,因小平同志的身體健康不是太好,醫生再三提醒鄧公應該戒煙,要為自己的身體考慮。當時小平已八十四歲,抽煙對身體的危害也慢慢顯現出來,他的小女兒鄧榕對其的約束更嚴格,讓其少抽煙。
鄧小平深知抽煙不好,他曾說過:「像我這種沒有其他不良嗜好,又已是耄耋年齡的人,何必戒煙?就算抽煙縮減壽命,那也只能認了。」
1989年,鄧小平宣布辭掉職務,離開政界,他下定決心要戒煙,不過對一個煙癮非常大的人而言,戒煙是十分艱難的任務。每次煙癮發作時,他都會特別難受,為了能夠堅持,他只好吃上魚皮或花生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不過,伴隨大半輩子的「煙」,已成為小平同志身上的標籤,也是他身體健康好壞的標誌。
80年代末,中蘇關係開始回歸正常狀態,1989年2月,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前來訪華,並和錢其琛率先會談。
2月4日,小平同志接見錢其琛,聽其彙報工作,不過聊了一會,他的手就習慣性摸向茶几,但卻沒有摸到香煙,茶几上只有茶杯和茶葉。
他身邊的小女兒鄧榕拉下臉來,說:「爸,你不是說要戒煙了嗎,怎麼又……」
小平同志聽了後,先是一愣,隨即笑了出來,對旁人說:「你們看看,我這大把年紀也不能自由啊,還得受人管控。」
過了一會,小平同志又說:「不抽煙也行,但一定得擺出來,那些外國記者此前一直寫我抽煙的報告,如今沒有煙了,人家以為我身體不太好了呢!」
話雖然這麼說,但鄧榕並沒有這麼做。一天,小平同志在上海虹橋賓館接見謝瓦爾德納澤,發現右側的茶几上沒有香煙,頓時苦笑了了起來,委屈道:「茶几上怎麼忘記擺了煙?」
在此次會談中,小平同志說道:「結束過去,看向未來!」指出中蘇過去的歷史已過去,要看向未來。
年中,戈爾巴喬夫來到中國訪問,5月15日,鄧小平在小女兒鄧榕的陪伴下,來到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等待外賓的到來。
不過茶几上仍然什麼都沒有擺放,可見女兒對其「戒煙」問題上管的很嚴格,不過小平也沒有說什麼,畢竟女兒是為了他好。
上午十點,戈爾巴喬夫到達會場,鄧公和其交談了兩個多小時,此次會見正式結束了中蘇關係惡化的局面,兩國關係「柳暗花明」。
1986年和李先念、陳雲密探中,九十分鐘抽了六根煙,此次會談兩小時卻一根也沒抽,且小平同志也沒有任何不安表現,可見這個老人的自制力有多強。
其實,小平同志愛抽煙是所有有交集的領導人都明白的,他們也不會介意。記得1986年10月,鄧公在釣魚台國賓館接見伊麗莎白二世時,5個小時的交流中,小平同志一根煙也沒抽,當時他並沒有戒煙。
為了表達對這個英國女王的尊重,不讓其吸二手煙,鄧公一直忍著煙癮不抽,足以顯示他的自控力之強。沒多久,伊麗莎白二世寫信道:「但願幾個小時不抽煙,沒有讓你太難受,其實我對於抽煙並不是太介意,但感謝你的美意!」
1989年這一年,在女兒鄧榕的監督下,鄧小平成功戒煙,對於戒煙問題上,鄧榕說過:「我能咋辦?爸爸都八十多歲了,健康要放在首位,哪個做女兒的也都會這麼管他。」
正是在鄧榕的督促,小平同志的晚年很是規律,每天起來讀書、散步、打牌,生活中再也沒有了香煙。
而小平同志生前沒有抽完的3支「熊貓」牌香煙,一直陳列在其故居博物館內,留存至今。
當然,偉人毛主席也酷愛抽煙,他和斯大林、丘吉爾、鄧小平被人並稱為「20世紀4大癮君子」。
毛主席從18歲時抽煙,一直抽到了81歲,煙齡長達63年,他的煙癮大,常常是煙不離手,特別是在思考問題時,煙更是一支接著一支,一天要抽上幾包煙。
井岡山時期,他常常是沒日沒夜的工作,很少有自己的休息時間,而抽煙也是為了能更好的提神,身邊的同志們也四處為其找煙抽。
當然,毛主席抽的是「百家煙」,什麼煙都抽,不管是土煙還是捲煙都「來者不拒」,長征時他也抽過用樹葉替代的煙。
解放時期,指揮3大戰役時,因國共兩軍的對決十分激烈,為了能保證決策沒有半點失誤,主席神經高度緊張,每天都要靠煙來提神。
然而,常年的抽煙,也讓毛主席的身體受到了很多影響,特別是心肺功能受損,他也時常勸告別人:「一定別學我吸煙,煙里有尼古丁,是害人的玩意!」
斯大林逝世後,蘇聯伏羅希洛夫元帥出訪我國,鑒於主席煙癮很大,他勸誡道:「蘇聯專家一致認為,如果斯大林及早戒煙,不會這麼早離世。」
在其的勸導下,主席決定戒煙,但這並不容易,10個月後他再次吸起了煙。直到1974年,在醫生和身邊人的反覆告誡下,毛主席才真正戒煙。
正是在那個艱苦的革命歲月,老一輩領導人為了革命費盡心神,常常徹夜不睡,這才抽煙聚神。不過今天的我們,沒有那麼多壓力,完全可以拒絕香煙,大家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