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3月15日,65歲的曹操躺在病床之上。已經剛進入彌留之際,他的眼前閃過了許多畫面。
這些畫面,有怒斥諸侯;有青梅煮酒;有橫槊賦詩,也有兵敗赤壁之後的瘋狂逃竄。最後的畫面,定格在長子曹昂死的那一刻。
儘管沒有看見兒子是怎麼死的,但是在這彌留之際,他看見了兒子一個人擋在亂軍之前,然後被人一刀一刀砍成肉醬,曹操不禁流出了眼淚。
接著,他看見自己的兒子似乎來接自己了,他跟著兒子渡過那道河流。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三國群雄裡面,最難評價的人,就是曹操了,劉備是英雄,孫權是守成之君,但是曹操,你完全不能有善與惡去評價他,只能從價值和結果才能對他的事情去進行評價。因此,曹操才成為了現代人最熱衷討論的三國人物。
熱度一高,圍繞著曹操的話題自然也就多了。其中,最出名的梗,就是「曹操愛人妻」這個梗了。
古時,敢娶寡婦的都是狠人
曹操一生姬妾眾多,為了贍養這些姬妾,曹操特地修建了一座銅雀台供給姬妾居住。而這些姬妾裡面,寡婦的數量多到驚人。
在古代,娶寡婦是一件很晦氣的事情,對於普通人而言,寡婦代表著霉運,代表著克夫,一般有勇氣娶寡婦的,就是陳平這樣沒什麼出路,迫切想要傍富婆上位的人。
曹操自然不是這樣的人,他的家族是當地豪富,即使在京城裡面,也是能夠排得上地位的。那麼,為什麼曹操鍾情於寡婦呢?這是他的愛好嗎?還是說,這是出自政治上的考量?
曹操鍾情人妻的傾向,很早以前就出現了,早在少年時期,曹操的日常娛樂方式,就是跟著袁紹去搶人妻。這對大盜在民間的名聲早就丑了,如果二人不是出身顯貴世家,可能早就被抓了。
少的時候沒有因為這件事被處罰,長大了以後,曹操自然不會覺得自己好色有什麼錯誤。
如果曹操知道,自己的好色會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甚至會讓自己的兒子因此而死,可能立馬就會改了。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張綉,張綉是張濟的侄子,早年跟著自己的叔叔走南闖北,他不僅學會了西涼軍閥的蠻橫,也學會了這些軍閥的狡詐。
當曹操大軍來攻的時候,張綉知道,自己是戰勝不了曹操的。雙方實力相差太多了,與其硬碰硬,兩敗俱傷,不如乾脆投降了。投降了以後,還能做個顯貴。
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了宛城,興奮程度有多高就不用想了,宛城位於許昌北面,距離並不遠。如果能夠拿下宛城,自己的後方就不用怎麼擔憂了。
人一高興,就容易在行為上飄起來,曹操進入宛城之後,讓部下接著奏樂接著舞。然後,就發生了我們熟悉的故事。曹操讓張繡的嬸嬸為自己演奏音樂,然後就跟鄒夫人共度良宵。
張綉第二天起來,突然發現了自己多出來一個叔叔,這不是佔便宜了,自己把宛城獻了出來,得到的東西居然就是一個便宜叔叔,這誰能夠忍受得了?因此,張綉叛變。
教訓
這次叛變發生的觸不及防,曹操幾乎是沒有什麼防備,他的長子和貼身護衛,都在這次叛亂之中死亡。
這次事件帶給曹操的觸動頗大,但是,為了大局,他沒有將張綉殺了為自己的兒子報仇,反而是給了張綉兵權。多年以後,張綉才在征伐烏桓的途中因病去世。當時有說法,這是曹丕故意去逼死張繡的。
此後,曹操再也沒有出現過強佔人妻的行為了。
當然,這不代表曹操不喜歡寡婦了,曹操之後因為寡婦鬧出來的事情,就更是重量級,甚至在很多話本小說裡面,這成了曹操和關羽決裂的真正原因。
話說在呂布手下有一員將領,名叫秦宜祿,這個人能力不太行,沒啥出名的事情,但是,秦宜祿的老婆杜夫人是相當漂亮,連關羽這樣沒咋鬧出過緋聞的人,都因為杜夫人向曹操提條件,讓曹操把杜夫人許配給自己。
結果,曹操眼看這個杜夫人長相相當俊俏,立馬把跟關羽的承諾忘在腦後,先將杜夫人收為小妾。關羽勃然大怒,宣布跟曹操不共戴天,然後拍馬而去。
這就是很多小說裡面描寫的橋段,不過這個橋段,多半是市井傳聞,或者是不真實的改變。細細想一下,曹操這個人雖然好色,但是不會因為一個女人捨棄一個大將,所以,這有極大可能不是什麼真相。
不過,杜夫人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杜夫人的秦宜祿的兒子名氣更大,是曹魏後期的大將秦朗。
根據資料記載,秦宜祿死後,曹操納杜夫人為妾,連同秦朗也一併收為養子,這就是古代版的托妻獻子了,在現代人的視角來看,也算是頗有一番黑色幽默的味道了。
其實,曹操之所以鍾情寡婦,很大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寡婦背後的家族勢力。曹操是靠打仗打出來的地盤,這些地盤上世家勢力盤根錯節。為了獲得這些勢力的支持,曹操乾脆通過娶寡婦這個行為,讓手下的這些世家放心。
結語
相較於諸葛亮的完美無缺,劉備的仁義高潔,曹操這種真實毫不掩飾的性格,更容易跨越時空,讓讀者感覺到這個人是活生生存在的。
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喜歡曹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