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6日,這天晚上8時許,「四人幫」的主犯張春橋等人被隔離審查,而身在上海的「四人幫」餘黨分子,尤其是以開國少將李彬山為首的餘黨,他們決定放手一搏,給上海的數萬民兵發槍發彈。

堂堂的開國少將李彬山,為何會投靠張春橋一夥呢?這就得從他的特殊經歷說起,李彬山能成為開國少將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1912年,李彬山出生在湖南平江縣一個窮苦之家,僅上了幾年私塾就輟學了。
為了謀生,李彬山小小年紀就去幫別人家做工,後來他參加了農協。1931年,敵人反撲,燒毀了他家的房子,李彬山的母親和哥哥也受傷不幸去世了,他的父親、妻子和二哥也被敵人抓進獄中不幸慘死。
面對親人是犧牲,李彬山化悲憤為力量,一心幹革命,1935年,表現出色的李彬山被批准入黨了。後來他還擔任過紅16師的組織科科長,在湘鄂贛軍區與敵人打游擊,擔任過游擊隊政委等職。

紅軍主力長征之後,李彬山等人留下打游擊戰,期間他遭遇過敵人的包圍和叛徒的出賣,好在每次遇險他都頑強地活了下來,他轉戰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不僅沒有被敵人消滅,還壯大了游擊隊伍。
新四軍建立之後,李彬山被任命為第1支隊第團的連指導員,後來他還擔任過團政治部主任、團政委等職,參與了多次反「掃蕩」,抗戰勝利之後,李彬山被任命為山東軍區第一縱隊第9團政委。
在解放戰爭中,李彬山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現,他很快就成為了三野的一員猛將,擔任過三野第67師政委,參加了著名的萊蕪和孟良崮等戰役,還參與了解放杭州和上海的戰役。

建國後李彬山參加了抗美援朝,他一直到1955年10月才回國,大授銜時他被授予少將銜。回國後的李彬山調任上海警備區第二副政委,從此他在上海警備區工作多年,自然成為了張春橋拉攏的對象。
在張春橋的拉攏之下,李彬山逐漸成為了張春橋的心腹幹將,張春橋說什麼他就做什麼。為了奪取對上海警備區的控制,李彬山參與了對警備區司令員廖正國的誣陷,從此李彬山控制了上海警備區。
1976年10月6日,在張春橋等人被隔離審查之後,中央派蘇振華到上海開展工作,李彬山得知張春橋等人審查,他明白自己遲早會和張春橋一樣的下場,於是他和徐景賢等人商議,決定放手一搏。
李彬山組織成立臨時指揮班子,給上海的數萬民兵發槍發彈,試圖製造動亂。10月20日,海軍政委蘇振華擔任小組長親自到上海,蘇振華一方面穩住李彬山,一方面及時掌控部隊,從而阻止了動亂的發生。

李彬山等人被及時抓捕,1980年8月,經法院判決,李彬山被剝奪所有榮譽,考慮到他建國的貢獻,對李彬山是從輕處理,此後他消失的公眾視野。1995年,李彬山病逝,終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