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熱搜榜上看到一個新詞,「888工作制」。嚇得我一激靈,以為是一周8天從早8點工作到晚8點,這比「996」還狠啊。
再仔細一看發現是誤會了,原來是全國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的觀點,說「996」長時間工作不好,應當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個人時間,這就叫「888工作制」。
原來如此啊,等等,我怎麼覺得這麼耳熟呢?
找了一下發現原來出處是在《覺醒年代》,這是李大釗先生1921年在長辛店所發表的著名演講。
但這也不是原創,最早提出的,是被稱為「人本管理」之父的英國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他在1817年提出這一觀點,因此「888工作制」已經喊了208年。
其實8小時休息和8小時個人時間,就是一個健康生活的建議,和法定權益不沾邊。焦點是在8小時工作時間上,更準確地說,是8小時工作制如何被充分執行。
200多年過去了,先輩們所暢想8小時工作制可以說是做到了,但也沒完全做到。
說做到了,是因為8小時工作制已經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並在1994年寫入《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成為我國法律賦予每一個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說沒做到,是因為......大家都懂的。
對於這個問題,國家曾明確表態,不管是「996」還是「007」,全部屬於違法,也有不少勞動者狀告企業違法加班獲勝的案例,但問題是,獲勝者似乎多是以離職拿到賠償作為結局。
贏了官司丟了工作,總體來說對很多人而言是得不償失的,如果每次都要撕破臉作為代價和用人單位硬剛,那還是老老實實加班吧,這可能就就許多普通人最普通想法。
所以說,喊了208年的「888工作制」還能登上熱搜,這一事件本身才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