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世界上哪些人最有錢?那非商人莫屬。
我們嘲諷「無商不奸」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他們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揮灑出的血汗。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發生在明朝末年,一個在外做生意的商人,為了躲避戰亂,依靠智慧,把財產安全帶回家的故事。
李闖進北京,商人忙還鄉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
關外,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對大明朝產生了威脅。
關內,由於旱災和數不清的苛捐雜稅又導致了西北、西南、中原地區爆發了一系列的流民起義,其中李自成和張獻忠是規模最大的兩支。

面臨著內憂外患,北京城裡的崇禎皇帝雖然勤政,但是氣量狹小,濫殺大臣,導致最後無人可用。
不久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了。
賊兵們進了北京,面對著花花世界,開始了大肆搜刮錢財。
有錢的富戶們遭了災,當初崇禎皇帝讓他們捐錢他們不捐,現在賊兵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採取酷刑逼他們拿錢,很多人最後被活活的打死。
有一個在北京做綢緞生意的溫州商人,看到情況不妙,早早關了店鋪,變賣了財產,打算回老家躲避兵災。

這個時候大明王朝還有半壁江山,東南各省情況還是比較穩定的,回家也確實是上上之策。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攜帶這麼多財產,又是跨越千里,怎麼能夠安全地到家呢?
商人靈機一動,找到了當時北京最大的票號。
暗度陳倉,化成乞丐返故鄉
所謂票號,其實就相當於現代的銀行。
生意人出門做生意不方便攜帶大額的金銀,就把金銀存進票號,然後拿著票號開具的存根(銀票)到目的地的票號進行取錢。
這是一個既安全又方便的辦法。

但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取錢的時候,任何人拿了存根都能到櫃檯上取錢。
所以在回家的路上如果存根被搶被偷,一樣是血本無歸。
把它藏在衣服的夾層或者鞋底子裡面,這也有很大的風險。
畢竟現在外邊饑民遍地,餓殍千里,保不定沒出北京,衣服、鞋子就給人扒了去。
思來想去,他想到了把存根摺疊起來,插入一柄破不拉幾的油紙傘的傘柄之中,然後用石蠟封好,外邊再反覆用火漆把痕迹塗抹掉。
外人即使仔細看也未必能看出裡面的門道。
眼看著外邊越來越亂,商人準備好了足夠的乾糧,收拾好行囊,帶著破傘就回家了。
李代桃僵,存根失而復得
戰亂對國家的損害是巨大的,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自成在北京城只做了40多天的皇帝夢,就被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聯合著關外的辮子兵打敗了。
隨後他們一路向南展開了對李自成余部的追殺。
李自成的賊兵本來就是一群流民,碰到硬茬子一觸即潰。
很多人紛紛脫離了李自成的隊伍,有的重新扛起鋤頭老老實實種地,也有的干起了綠林黑道的生意。
流離失所的難民們集合成長長的隊伍,攜老扶幼往南邊行進。

商人夾在隊伍中間,跟著他們一起行進。
由於他一路上風餐露宿,從不敢稍事停留,才短短一個月,他就髒得跟一個乞丐一樣。
糧食也吃完了,行李也被搶了,欣慰的是手裡的破傘和身上的衣服還在,不過衣服已經被磨得大洞連小洞了。
在那個時代,乞丐遍地都是,越是這樣的打扮越是安全。
有道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特立獨行什麼時候都未必是一件好事,低調是為人處世中最高明的準則。
在這個時候,如果低調到了連土匪都懶得綁肉票的時候,那也就徹底安全了。
曾經也有饑民打算拿了他的破傘當柴火燒,結果他拿起石頭就跟人家拚命。

別人只當他是瘋子,也就沒有人願意搭理他了。
他自己更是小心翼翼把破傘用草繩綁到腰上。
就這樣,他最後渡過了長江又回到了大明的領土。
東南地區免受兵災,風調雨順,百姓們安居樂業,跟北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看到這樣的太平景象,再回顧前面半年來苦難的歷程,為自己死裡逃生感到慶幸。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災難即將降臨。
為了慶祝自己即將到家,他用縫在褲腰帶里的散碎銀子買了一身普通人的行頭,又在路邊的小攤上買了一籠燒麥,買了二兩女兒紅,打算喝完找個旅館睡一覺。

也是連續幾個月緊繃著神經,燒麥只吃到一半,酒只喝了一口,他就睡死過去了。
直到夜晚店家打烊,夥計給他叫醒,他才暈暈乎乎地睜開雙眼。
他下意識地去拿凳子上的破傘,結果手抓了個空。
這一下子,他登時就醒了。
他對著店家嚷到:我的傘,我的傘呢?!
店家以為他是發酒瘋,也沒把他當回事,兩句話就把他打發了。
他再也壓抑不止自己的情緒,放聲大哭。
惹得街坊四鄰和官差前來問話。
他也不敢說實話,咿咿呀呀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大傢伙以為他就是個瘋子,也就散去了。
哭罷了,也累了,他就隨便找了個地方睡下了。
睡醒之後,他開始仔細地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
後悔是沒有用的,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只有抓緊時間才有機會把傘找回來。
他一想,自己的破傘肯定是在自己睡著的那一會在小攤被人拿走的,這樣的傘普通人是根本看不上的,只有那些窮苦人才會貪占這種便宜。
這種人肯定也離小攤住得不遠。
他靈機一動,把身上的碎銀子湊了湊,拿出一大半錢,去附近的傘行買了幾十把雨傘。

他回到小攤上一次拿出十把,對外叫嚷:以舊換新,舊傘換新傘,傘越舊越破,換來的新傘質量越好。
這種好事,自古難有,所以他的傘瞬間就被換光了。
第二天他又拿出了十把傘接著叫嚷,來換傘的人更多了。
第三天一早他發現店家的鄰居拿著一把破傘前來更換,這把破傘就是自己的那把,看樣子傘裡面還沒有被動過。
他內心非常激動,恨不得立刻奪過來。
但是他忍住了,他平靜地完成了換傘。
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就這樣,他依靠著自己的智慧,讓藏有巨額銀票的破傘失而復得,保住了自己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