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2025年01月16日20:40:46 搞笑 2019

01卷首

讀名著,猶如看人生,都講究一個「悟」字。因此往往越是有故事的人,悟得就越深。

就如讀《水滸傳》,年輕時讀,跟經歷過人生風雨後再讀,完全是不一樣的。當你成為有故事的人後便會發現,原來水滸江湖猶如人生江湖,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那些被忽略的「冷知識」。

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 天天要聞

02王進和林沖,為何同運不同命

王進和林沖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級別上王進要高於林沖。兩人可謂難兄難弟,都遭了高俅迫害。不同點僅在於高俅是主動迫害王進,而林沖則是由於他「不懂事」和高衙內所致。(關於林沖不懂事:前面談過多次,是他跟陸謙喝酒時,含沙射影辱罵高俅)

但兩人的結局卻是,王進隱退江湖,高俅也懶得再追查了,落得一個逍遙自在。而林沖卻遭到了高俅的趕盡殺絕,一直追殺到滄州。哪怕逃脫上了梁山,也沒跳出高俅手掌心,征討完方臘後,回汴梁前病死六和寺。為何兩人同運不同命?

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 天天要聞

理由是,王進由於知道高俅老底,他老爸曾揍過當潑皮時的高俅。而如今高俅卻成為大人物,自然這等過往醜事,就必須要掩蓋,否則他如何統領殿帥府?因此王進必須消失。而王進也聽話地逃了,並脫離了原有秩序,對高俅再也行不成任何威脅,因此高俅還有必要趕盡殺絕嗎?

林沖卻是「不懂事」或說「不識抬舉」,這對高俅來言,意味著權威遭到挑戰:我本來很看好你林沖,結果你卻在背後含沙射影的辱罵我。再加上高衙內的事介入,等於二罪歸一。

因此林沖無論冤不冤,都必須「錯到底」!只要林沖沒脫離這秩序,他就必須死。如此才能保證高俅的正確。所以林沖最終病死六和寺,實在是死的是時候,若他真回去了,會死得更慘!

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 天天要聞

分析:對於有故事的人,恐怕都明白這個「冷知識」到底有多冷。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你服也好,不服也罷,都跟你無關!你只能有兩條路,一條如王進般自動消失,一另條就是林沖的選擇,隱忍等待,能否活下來或翻盤,都需要看機緣!

之所以言稱容易被忽視,是因書中一上來,就把高俅定位在了壞人角色,而讓人忽略了高俅的職責,跟他行為之間的必然性!而這種必然性,卻跟好人、壞人,沒多少關係的。

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 天天要聞

03看不懂史進,卻能看懂他的悲哀

《水滸中》中,有三位號稱「大官人」的,最著名的是西門慶。最名副其實的是柴進,而最讓人看不懂的則是史進,朱武曾言:自從史大官人上山以後,好生興旺

之所以言稱看不懂,是因史進的人生太過凄慘。本來是大官人角色,哪料混著混著就成了強盜,上了梁山後如同夢遊,先慘敗給了樊瑞,後被妓女出賣入了大牢,最終稀里糊塗的被射死。

敢問,史進這種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一路下滑到底的人生軌跡,你能看懂嗎?那麼本擁有無限美好前程的史進,咋會成了這種模樣?就一個原因:江湖中所謂的道義,從來多是說給別人聽的。若聽了並照做,那很遺憾,就等死吧!

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 天天要聞

史進為了保護鄉里,沒殺陳達等並最後放歸,這是對的——畢竟殺,是為了解決問題。若殺了對方後,問題更嚴重,這不是犯傻嗎?宋江就一貫如此套路,比如為啥他私晁蓋卻沒事?

你瞅瞅捉拿晁蓋時,死了多少當差的——好在是何濤帶隊。

為何朱仝、雷橫,也不約而同的要放走晁蓋?因朱仝、雷橫帶隊,若死了兄弟,人家的妻兒老小,會不會找上門去?若外鄉人何濤帶隊,那就好辦了!

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 天天要聞

宋江更懂這個道理,若經他之手引發了出啥事來,他還在鄆城縣混不混?因此,讓晁蓋這伙亡命徒去別處,就是皆大歡喜,各方都能交代的局面!於是,宋江高舉江湖道義,通知晁蓋。

反觀史進卻糊塗到家了,竟然聽信了傳說中的江湖道義,跟朱武等結拜了。這就等於脫離了正途,成了「通匪」。雖跟宋江貌似是相同的行為,但宋江卻是在,運用這套道義,而史進是相信這套道義

所以史進後來燒了自己的家而逃亡,活成了他曾討厭的強盜模樣。而他被射死後,當初拉他下水的朱武,卻只哭陳達和楊春……

水滸傳中,容易被忽略的2則冷知識:能看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 天天要聞

分析:這個水滸冷知識,之所以冷,且容易被忽略,是因外面包裝了一層「江湖道義」,極易對年輕人產生誘惑。

所以,不要相信所謂的江湖道義,須知自古以來就沒幾個人能做到,因此這才會被不斷強調!牛人從來都是運用,糊塗人才相信!否則,看看史進這樣的大官人,最終被吞噬得渣都沒剩下。

對這種現象,有故事的人都有體會,因此無不這樣告誡後人:離那所謂的江湖都遠點。要走正途,這才是開啟真正人生路的根本!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 天天要聞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談起三國這本書,相信大多讀者不會陌生,在這部四大名著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更有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而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有著幾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良將謀士,也正是他們的錦囊妙計相助魏蜀吳三國在亂世之中行程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