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照片里看歷史,從老照片里觀未來。
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一個為讀者搜集老照片的八零後宅男。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老照片。
今天這組老照片,拍攝於1900年前後,是日本攝影師拍攝的,於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出版發行,題為《北京名勝》。這組高清老照片,保存了老北京最原始的風貌,展現北京城中軸線上的雄偉建築,記錄了帝國都城的一片蕭條景象。
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前門大街。這是北京城區一條南北向的道路,位於正陽門南側,連接了正陽門箭樓與永安路。明朝時期是土路,清乾隆年間由土路改為石板路。從照片上看,前門大街房屋低矮,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和同時期美國的大城市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帝國末期,北京城裡一片蕭條。
2.前門三頭橋。三頭橋也稱正陽橋,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橋身為三拱券洞結構,橋面為三幅結構,幅間有漢白玉護欄分割,中間一幅橋面為「御道」,故稱為「三頭橋」。三頭橋橋面寬於京城九門中其他各門的護城河橋。上世紀50年代中期,北京對正陽橋進行了改造,路面改為瀝青路面。上世紀70年代,對護城河加蓋,正陽橋完全消失。
3.前門。前門名為正陽門,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由城樓、箭樓、瓮城等建築構成。從照片上看,這座城門保存完好,高大、厚重,顯得十分壯觀。
4.前門車站。從照片上看,當時的前門車站亂糟糟的,人多、車多,配上灰暗的色調,顯得十分蕭條。
5.大清門。這是北京皇城的正南門,明代稱大明門,清代稱大清門,民國時期改名為中華門,在北京中軸線上。
6.崇文門。元代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以瓮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
7.崇文門。崇文門上的男子,顯得弱不禁風,佝僂著背,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
8.崇文門。
9.崇文門外。
10.崇文門外。
11.北京城牆。
12.北京城角樓。
筆者感言:北京的老建築,承載著一段悠遠的故事,訴說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大家對老北京建築感興趣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分享。期待你們的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