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九月廿七是「定日」,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2024年10月28日19:50:12 搞笑 6130

轉眼之間,便來到了農曆的九月底,明日就是九月廿七了,這天是干支歷的甲辰年,甲戌月,丙寅日,民間流傳這很多的習俗,其中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這些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明日九月廿七是「定日」,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 天天要聞

明日九月廿七是什麼日子?

從萬年曆當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天是建除十二神當中的定日。定日是什麼意思?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定日是天帝眾客定座之日,定者,死氣也。 定可冠帶及安床,余作雖為事不良。招惹官非名死氣,縱逢吉曜也平常。造葬若逢此定日,好事生來卻有妨。

明日九月廿七是「定日」,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 天天要聞

這個源自古人的一個擇日觀。建除十二神,即: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十二神順序,周而復始,其排列要領為日支和月支相同之日稱為『建日』,以此類推。

除了是定日之外,這天還是清源真人誕辰,按照歷史上的說法,清源真人是指趙昱。

趙昱,字仲明,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官員和道士。他曾在隋朝末年擔任嘉州太守,後來棄官隱居。在嘉州江水大漲時,趙昱騎白馬,挾彈弓,牽獵犬,從江上越流而過,入水斬蛟為民除害。百姓為了紀念他的英勇行為,在灌江口立廟,並稱他為「灌口二郎」。

明日九月廿七是「定日」,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 天天要聞

大家可能對這個人物會比較的陌生,但是提到二郎神的話,想必就比較的熟悉了,傳言這個清源真人,也就是我們說二郎神,在道教信仰中,二郎神被稱為「清源妙道真君」,也有其他名稱如「灌口神」、「二郎真君」、「赤城王」等。

九月廿七有啥傳統?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1要拜:拜二郎神

二郎神,司職包括水神、獵神、護國神、蹴鞠神、戲神、兒童保護神、農耕神等。在民間關於它的傳說更是非常的多,如二郎治水、擔山趕日、搜山降魔等,反映了他在民間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明日九月廿七是「定日」,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 天天要聞

因此在這天祭拜他,也是希望可以保佑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在來年的時候,可以五穀豐登。

2不動:不出門遠行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這天乃是定日,也就是不適合出遠門的日子,古人認為在這樣的日子出門的話,容易帶來禍端,所以為了安康吉祥,一般在出遠門擇日的時候,都會避開這個日子。

明日九月廿七是「定日」,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 天天要聞

3不去:河邊

二郎神其實也是水神,這天要接受人家的供奉,所以就不能保佑人們,因此,古人認為,在這天的時候,一定要遠離河邊,還有水邊,這樣不容易帶來水禍的一個風險,尤其是孩子要格外的注意。

明日九月廿七是「定日」,記得:1要拜、2不動,3不去,4不碰 - 天天要聞

4不碰:大葷之物不能碰

這個也比較的好理解,因為要祭祀二郎神,那麼自然要表示虔誠,所以一些大魚大肉,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去碰了,以免引起他的一個不滿,然後不降福於自己。

明日是九月二十七,民間習俗講究頗多,這些都是人們內心美好的一個期盼,希望,在以後的日子當中,可以順順利利,福壽安康,日子越來越好。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 天天要聞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談起三國這本書,相信大多讀者不會陌生,在這部四大名著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更有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而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有著幾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良將謀士,也正是他們的錦囊妙計相助魏蜀吳三國在亂世之中行程割據。